陶涛 马俊峰 王腾
摘 要: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以经济增长速度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为新特点的经济新常态。江苏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通过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致力于发挥江苏省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作用,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49-04
一、江苏省科技创新资源的现状
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14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0%,全年授予专利2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万件;专利授予量在15年间从6 000多件猛增到了20万件。江苏省现在也在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科研投入比重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1 630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8.89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68.96万。可见,政府与企业目前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江苏省逐步从制造大省迈进了科技强省。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1项,省资助资金投入11.8亿,新增总投入105亿。截至2015年,江苏省共有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有23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从2005—2014年,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苏北、苏中增长了12倍、30倍。苏北基量小,增长速度较快,随着政府不断对苏北实施政策支持,使得苏北高新技术产值成倍增长。徐州市作为战略要地,经济发展可谓苏北最好,高新技术产值也是苏北最高。苏中由于南通地理位置相对于扬泰要突出,产值也相对两城要高;但从增长幅度看,扬泰增长率超过南通市。苏南的高新技术产值占据着江苏省的绝对优势地位,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经济排头兵,高新技术可谓是一枝独秀。
虽然江苏省近几年科技投入比较大,但取得成果较小,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的问题尤为突出。从科技政策机制分析,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还不够、导向还不明显。政府科技投入虽然总量较大,但是占GDP比重不高,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传统模式的惯性还比较大,许多地方仍然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重大项目开工率等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创新考核力度和导向效应不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数据模型选择
1.产业结构熵数指标:以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公式:
et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表示出产业结构的质变关系。et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态越趋向于多元化,即各产业的结构比愈趋向于均等;反之,趋向于专业化,即各产业的结构比趋向不均等。
由表1数据可得,农业值是逐渐变小的,可见农业是逐渐趋于专业化的,资源的分配更具选择性。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产业越趋于专业化,各部门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资源的配置也就越趋于不平衡。而从15年来的工业发展规模来看,值先小幅下降,后小幅上升,可见,工业的发展规模总体是趋于专业化的,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服务业的发展变动幅度相对较缓,科技资源在服务业中投入不足,资源的导向性从目前来说,对服务业还是存在着较大的歧视。
2.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型:以分析出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状况
变量Xi(i=1,…,m)代表产业结构各指标,Yj(j=1,…,n)代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综合水平的各指标,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把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即:
式中,αi、βi分别为Xi的上、下限值,χi、δi分别为Yj的上、下限值。则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综合水平f(X)与产业结构(Y)的综合评价模型分别为:
式中,ai,bj分别为各指标的权重,且
bj的确定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层的权重,权重由表2可得。
协调发展度是度量各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状况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于定量评价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我们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度模型,以评判近些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T=αf(X)+βg(Y) (4)
C=
D=
C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度,f(X)为产业结构的综合评价值、g(Y)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综合评价值,T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数,D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度,反映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整体协调效应,其取值为[0,1],值越大,表示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越好。k为调节系数,一般k≥2。
(二)数据计算及分析
我们选取了2002—2013年江苏省各项指标数据,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数据从2001年的0.5398先是升高到顶峰0.6525,即从2006年开始综合评价指数连年下降,2013年下降到了0.253,可见在这十几年间,虽然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不断提高,但是综合评价指数却是大幅度下降。可见,科技投入的行业倾向化比较严重,资金的使用率没有配置完全。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先上升了4年,之后出现了大幅下降;协调类型从初级协调发展类型先是发展到了中级协调发展类型,而在2008年之后,由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下滑到了2013年的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可见,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出现了瓶颈,资源的配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三、结论与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由高耗能向高效率、低耗能和低污染的转变,由粗加工向产品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做强第二产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之路,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此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加快石化、染漆、钢铁等重污染行业进行转移,摆脱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江苏目前的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
(二)高起点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把苏南创新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辐射带动苏中、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创新示范区。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建立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定期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制度。加强创新型园区建设,更大力度吸引省内外高校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高新区,引导支持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
(三)建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
随着2015年“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亚投行的相继提出,企业应该抓住发展的契机,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朝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相靠拢。建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对投资于农业、服务业的创新科技进行资金贷款免息、半息等政策性资金扶持。减少对于过剩产业的资金扶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政策、人力资源的支持,从源头促进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加快服务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金融、餐饮、互联网企业的资金贷款扶持以及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技术、资金扶持。
(四)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促进创新大力发展
加速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万企升级行动计划,推动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协调产业结构的关键,建立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以及创新集成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