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食粮。本文就如何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措施做了分析。
关键词:水稻产量;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5.014
水稻的产量关系到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整体水平,因此说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收入情况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以提高水稻作物的总产量为目标,在水稻的种植中注意为水稻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同时要加强水稻外在生存环境的改进,不仅仅要做到气候等因素的适宜,还要注意加强极端情况出现时的防御工作,以全方位地提高水稻作物的产量。
1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
1.1气候因素
水稻的产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和水分。光照能够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有效的光照可以提高水稻光合作用的有效积累,让水稻在光合作用中将太阳能转变成体内的能量,来促进水稻的生长;温度则不宜太低,由于水稻是喜阳的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促进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水分对于水稻的生长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分可以直接由根部吸收,运送到水稻的各个组织,促进水稻各方面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细胞的呼吸,对于水稻的生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水稻有理想的产量,水稻必须能够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只有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才能够间接地保证水稻产量的提高。
1.2 环境因素
关于水稻的产量,在给予水稻合理的光照、水分和温度的条件下,还要提高其生存的客观环境。要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必备的氮、磷、钾等元素,促使水稻吸收必备的化学元素;要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宏观上的环境及设备上的保证。要积极地对水稻的种植投入必要的技术设备,用这些技术设备代替人力的劳动,既能保证生产中的高效还能保证做工的精准性,提高水稻的产量;要及时地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了解水稻作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对其进行细致地耕耘,对于生长情况不好的水稻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并纠正,若在生长的后期才发现,则纠正已为时过晚。这些客观因素都间接的影响了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因此外在的客观条件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关注和考虑。为了水稻能有较高的产量,必须严格地控制各个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争取水稻的产量能够继续增长。
2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2.1明确绿化与水稻种植的关系
我国为了防止沙漠化的出现,明确地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地处理好绿化和粮食作物种植的关系,既要积极地响应国家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提倡,同时也要重视水稻作物的生长。一方面我们要保证支持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的生长,让其继续为我国的粮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努力地改造环境。因此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要严格地保证水稻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样才能在耕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总产量的提高,所以对于绿化和水稻的种植关系的处理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估量和探讨,这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2 改善水稻的种植条件
改善水稻种植条件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如气候环境的改善,从本质上说这不容易达到,因为气候环境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但是可以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适时地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在天气极为干旱的时候,可以采取井水灌溉的方式来为水稻提供必要的水分。还可以根据水稻的具体生长状况为其及时施肥,保证水稻的正常快速生长。此外对于水稻的栽培需注意要保证密集适中,太过稀疏不利于总产量的提高,而太过稠密会影响水稻对自然资源的摄取,影响到其光合作用的效率,这也是不利的。总之,水稻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合理的外界环境,才能保证水稻产量的提高。
2.3 采取措施应对极端天气
极端天气的出现容易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打击,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所以积极地采取防御措施来保证水稻不受外来极端天气的影响是很关键和很有必要的;合理设置排水设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防止水稻的烂根现象;在遇到冰雹天气时可以及时灌深水来保护水稻不被冰雹损毁等。全面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外界极端天气,还要想尽办法来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给农作物造成的伤害,谨防影响到水稻产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赵文彬,本科学历,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试验示范以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