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慧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8—0105—01
一、多调查、多交流、多总结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说话幽默的教师,喜欢和颜悦色不呆板的教师,喜欢教师在教学中以故事或者具体情境引入新课,希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达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可见,多调查、多交流、多总结是提高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时,笔者首先就想到了这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所以教学伊始就创设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真实经历购物活动。笔者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师生模拟购物的情境,这样就为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以此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教学新课打好了基础。
二、多听课、多学习、多反思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是学问,人人都可以做教师。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和提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听课是教师自我学习并提高,进而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听课后,及时对授课教师的成功之处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对他们的不足进行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经常这样做,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例如,在教学“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时,不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而且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子,在举例中编出应用题,在教师的提问中还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种环环相扣、独具匠心的设计和非常巧妙的安排的确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因为有了以上扎实的基础进行铺垫,巩固练习(解决问题)部分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给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多请教、多研讨、多归纳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笔者所在学校经常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教学观摩课活动,以便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展现的模式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教师通过教学不但让听者清楚明白,而且让学者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而有的教师讲了一节课不但让听者云里雾里,而且学生的反应也是稀里糊涂,不清不楚。这就使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为什么这样设计,设计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同时做到多研讨,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说出来,和别的教师一起来研究教学方法、手段的优越性和弊端,以及这样做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上是否得到了突破等等。
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教师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工作中,教师要多归纳、多积累。实践证明,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保证,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总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为了学生,为了家长,为了社会和国家,我们教师要有意识、有责任去提高自己。然而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得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持续的反思中不断总结。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