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上的主体性

2016-05-14 14:58金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评价

2014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掘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主动读,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水平现状堪忧,朗读教学也困难重重。针对目前学生在语文朗读教学上的各种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教师更好地实施朗读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的次数多,却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意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朗读机会;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新课标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朗读,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但是,这种做法所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就书本上某一段文字,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但结果除了读得熟练之外,学生原来怎么读,现在还怎么读。至于朗读水平、技巧或是对文本思想情感的体验几乎没什么变化。例如,在某小学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先是自由朗读,接着同桌互读,然后是分小组读,最后几分钟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要思想感情。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显然是存在很多误区的。教师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本意是发展学生的朗读个性,但现实情况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对文本的感知有限,掌握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也不多。这种放任自流的朗读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反而会不断加固学生在朗读上的误区,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朗读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朗读造成不良影响。

(二)朗读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活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课堂,以往单一枯燥的朗读形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课堂的朗读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用自读、对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读或全班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这种朗读形式在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行之有效,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读,在随大众朗读过程中流于形式,缺乏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思考,大部分都是“有口无心”,甚至出现一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三)朗读情感单一,缺乏个性化

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学生读完一篇课文之后,对文中的一些段落或词句加以分析解读,突出重点词句,让学生遵循着这种处理之后的效果再来进行朗读,学生读出来的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文本理解。文中哪个句子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哪个词需要重读,都是教师在讲述,缺少学生积极参与和讨论,忽视了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本的解读。

(四)朗读评价抽象化,缺乏针对性

在现代课堂中,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以往对朗读的评价不够,为了能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评价。但是,这些课堂评价多是一些诸如“你读的真好”、“不错”、“真棒”。这类评价方法虽然带有鼓励性,但是缺乏针对性,并没能带给学生实际的朗读指导,既不能成为学生朗读的动力,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甚至有些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没有注意审听,而是忙于板书或是将学生的朗读当做思考下一步教学的过度和缓冲,这样得出的评价自然就谈不上有实际意义或有针对性了。

二、培养学生朗读主体的对策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对策。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作为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加深对学生在朗读训练上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主动朗读,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我们朗读的文本并非空洞无物的文字,文本中的语言都是作者情感意蕴及思想的承载。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朗读并不仅仅停留于对文字的感知,而是要在对文本的整体解读之上,体会文章情韵,在品析感悟的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思考与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适当运用语言描述、范读、音乐渲染以及现代科技等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创造真切舒适的环境,让学生很快进入到朗读的氛围里,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古诗《小池》,其中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学生能够较流利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对夏日池塘美景的描绘、媒体的呈现,或是有条件将学生带入自然,再现诗歌场景,让学生感知夏日池塘的悠闲、宁静,将课本上的插图化为灵动的实物,将诗歌场景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朗读就不再是机械的对文本进行记忆,而是融入了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中。当朗读与自身感受和生活体验相碰撞交流的时候,朗读便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地去尝试、发掘文本的情感意义,去完成与文本更深层次的对话。

(二)丰富朗读形式

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课堂中的朗读方式主要有齐读、单人朗读、分角色读等等。不同的朗读方式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草原》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配乐朗读法,通过优美的旋律,营造出适当贴切的意境,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知草原的辽阔,有助于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而在同一册第三单元的《半截蜡烛》中,则适合用分角色朗读法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仔细揣摩人物在语言上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如哪里该停顿,哪里该紧张,再穿插适当的肢体表演,让学生在自由发挥中身临其境,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每种朗读形式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局限,因此教师应该基于文本的研究,结合课堂的实际,采用多种朗读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甚至同一个句子,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师不该以自身的解读替代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对于文本的解读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摒弃传统的“以讲代读”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权还给学生。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这篇课文中,孩子的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出神,孩子摇着他的腿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孩子的这一句话,有的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用的是惊喜的语气,表现出了孩子初见白杨时的激动心情;有的学生则在朗读中加入了撒娇试的语气,配合着摇腿的动作,表现出孩子想引起父亲注意的天真的孩子气;还有的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出来,让人感受到文中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

无论哪一种读法,都与文章的思想情感相契合,从不同的侧面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充分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只有读出自己的思考,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四)教师要及时评价指导

将学生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要让学生漫无目的的“为读而读”,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很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形成错误的朗读习惯。因此,在朗读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把握课文的情感,明确给出朗读任务,让学生养成“读思结合”的良好朗读习惯。比如,在进行课文《草原》的朗读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读前指导:“想象一下你自己就是文中的作者,第一次来到大草原,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那么就请你怀着这种心情,跟着同伴坐着车,看看接下来会发现什么美妙的事物吧!”

在学生完成朗读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及时地、清晰地做出评价。

第一,针对性评价

教师在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时,语言要具体。比如:“你这个段落读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悲伤的心情,非常不错。但是,如果把朗读的节奏放慢一些或许会更好”、“不错,将这首诗的意境读出来了,但是其中的一个字你试着重读看看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更易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朗读。

第二,示范性评价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朗读,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既可以是教师亲自范读,也可以借用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或是将两种方式一起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比较老师和名家的朗读哪里有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朗读方式?

第三,学生相互评价

当某个学生在朗读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评评哪里读得好,哪里有欠缺,要是你,你该怎么读?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又把学生带入主动思考的学习状态。

三、总结

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更多的是创造朗读条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朗读、个性化朗读,并且通过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体会朗读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赵巧虹.浅谈小学生口语教学有效方法[J].新课程(上).2015.04:108-109.

[3]毛明月,王玲玲.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89-91.

[4]吴飞.浅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5.10:75.

[5]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6]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7]祁文翠.浅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15:38.

金静,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