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研究

2016-05-14 16:00卜珺
党史文苑 2016年8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

卜珺

[摘要]在近代中国革命的舞台上,曾活跃着一批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浙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先驱。这一群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和一般规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浙江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曾出现一批又一批革命家群体,他们都是由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成长起来的,例如浙籍、湘籍、川籍、京籍、鄂籍等等知识分子群体。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既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一、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众形成的原因

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共二大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浙江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集合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初期阶段,中共开展的革命活动还处于探索时期,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明显地表现初期特点。这一阶段,浙籍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接受和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投身早期工农运动,参与建党活动,成长为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主要成员有胡公冕、邵力子、沈定一、陈望道、沈雁冰、宣中华、王一飞、叶天底、俞秀松、施存统、沈泽民、庄文恭等。

经考察,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抑之愈久,发之更烈”,这是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社会基础。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近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期。求和平、争独立、要富强,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积压已久的共同心声。浙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除了个别来自官僚地主家庭,大部分出身社会底层,对阶级压迫、民生疾苦有着沦肌浃髓般的感受,他们在领导“一师风潮”和“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等“学运、农运中走到了革命的前台。

(二)“灯之愈明,照之更彻”,这是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理论基础。“五四”前后的中国舞台,暗夜沉沉,无数知识分子上下求索,苦无出路。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等问题的论述,如暗夜中的一盏明灯,一下子照亮了无数双苦苦求索的眼睛。一批批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背负行囊,踏上了赴海外求学的历程。在这些知识分子中,就有沈定一、王一飞等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身影。他们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边参与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例如邵力子创办的《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便成了浙江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

(三)“寻之愈苦,求之更切”,这是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实践基础。在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胡公冕、沈定一等在参加辛亥革命中受到了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逐步打开了接受进步思想的闸门;邵力子等在关注女权运动、沈雁冰和沈泽民兄弟在参与新文化运动中,与各种封建残余思想进行了勇猛的论争。正是这无限丰富的个体实践汇成了汹涌向前的共产主义“洪流”,为推进中国革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挫之愈甚,志之更坚”,这是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精神基础。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从少到多、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在血雨腥风中孜孜以求的奋斗过程。他们并没有为途中的榛莽所绊倒,反而在失败和斗争的历练中越发成熟和坚定。例如“一师风潮”之后,庄文恭、叶天底等进步青年相继赴上海寻求个人发展和革命真理,社会上的各种逆流并没有击倒他们那颗坚定执著的心。

二、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研究的时代意义

(一)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1]p432一批又一批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传播马克思主义。有的还宁愿与自己生活优裕的旧家庭决裂,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无穷魅力。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强大法宝,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无限丰富的实践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当前,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议,不断吸取今天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思想精华和文明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进一步锤炼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践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力量。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空话。在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身上,我们看到,实践始终是他们追求进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无论是早期同各种封建旧势力的斗争,还是与各种旧思想旧观念的论战,以及后来开办报馆、组织社团、领导学潮等,都是锲而不舍的革命实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实践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从事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仅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引,更离不开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亲身实践,知识生产、产品制造、科学实验等都是实践。不仅一般民众要实践,领导者更要实践。

(三)进一步发挥党在领导亿万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作用。作为党的事业奠基者,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领导革命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他们不仅是党领导人民解放事业的开拓者,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殉道者。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其核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陈望道第一个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俞秀松、施存统参与党团组织的创建,沈定一、宣白民领导“一师风潮”,等等。当前,我党已经勾勒了“两个一百年”理想的美好蓝图,这个“蓝图”能否变成现实,核心在党。党要向当初带领亿万人民革命一样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这种领导作用,一是体现在具有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上。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正视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复杂因素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牢把握发展进步的主动权。二是体现在善于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激发社会蕴藏的巨大力量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目前总体趋稳向好,但也面对各种不利的因素。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者,党要善于区分主次,截长补短,统筹推进,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争取迎头赶上,早日圆中国梦。

(四)进一步锤炼一支思想过硬、素质出众、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浙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中,就聚集着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激情、有斗志、有知识的青年志士。他们思想纯洁,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出身,都坚决与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划清界限;他们理想坚定,为着心中的信仰赴汤蹈火、筚路蓝缕,九死而未悔;他们学识渊博,有很多都是当时知识界的佼佼者。面对当代知识分子责任的缺失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公民的道德实践,更是理性的反思和敢于担责的勇气[2]。今天,党的周围也聚集着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面对推进社会转型、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要切实加强党内干部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本领,切实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代际传承的重任,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努力把自己锤炼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永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以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为视角[J].宜宾学院学报,2013(9).

责任编辑/彭月才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