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雯 刘薇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医疗卫生事业十分重视,创建医疗卫生管理组织,设立医疗救治机构,培养医务技术人才,开展卫生防疫运动,有效地解决苏区军民“生病害疮”问题,开启了人民卫生事业的先河。
[关键词]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
一、创建医疗卫生管理组织
中央苏区时期,医疗卫生工作分军队和地方政府两个系统进行管理。军队系统方面,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军委成立了总军医处,下设医务科、卫生科、材料科和事务科。1932年10月,总军医处改名为总卫生部,总卫生部下设总务处、医政局、保健局、卫生材料厂和医院政治部,贺诚分别担任处长和部长。地方与此同时也相继设立了卫生管理组织。1931年12月,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卫生管理局(由贺诚兼任局长),下设医务科和保健科,统管全苏区卫生工作;1933年3月,随着卫生防疫运动的兴起,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卫生运动委员会;1934年3月10日,卫生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卫生防疫委员会”,指导地方卫生防疫运动。苏区各省各县苏维埃政府设卫生部,区、乡设卫生委员会或卫生员,管理辖区内的卫生行政、卫生建设和卫生教育等事项。
中央苏区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表明了苏区广大民众就医看病问题纳入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之中,并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此时的国民党政府,似乎对卫生工作也重视,强调以推行卫生事业为救国救民的重要方略。但是认识归认识,政策并没有到位。江西省国民党各级政府以防“匪患兵燹”为由,“无暇顾及卫生行政”。直到1934年6月,中央苏区的卫生工作已开展两年有余,江西省国民政府才设立“全省卫生处”,来统管全省卫生事业。然而,在人口占到85%以上的广大农村,则无卫生院、卫生所或卫生室,农民生病患疾,只能采用草医草药,或求神拜佛,一些少量的西医医院或教会医院,都集中在城市里。可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执政理念存在本质差异。
二、设立医疗救治机构
中央苏区时期,红军部队征战东西南北,横跨闽赣湘数省,先后建立了蛟洋医院、茶岭总医院、小布总医院、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中央红色医院、苏维埃国家医院等中央苏区知名的红军医院。其中,茶岭总医院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所较大的医院。1930年,红一方面军数次攻打长沙失败,产生1700多名伤病员,后转战江西。10月3日为了攻打吉安,将这1700多名伤病员安置在吉安青原山的一个寺庙里。红军攻占吉安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去拜访吉安城内的名医戴济民,戴济民同情革命,欣然同意毛泽东提出的帮忙救治伤病员的提议,并创办了红色第一分院。不久,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医院随红一方面军转移,后到兴国茶岭,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考虑,医院院址最终在茶岭确定下来,并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医院。中国工农红军总医院在茶岭存在三年多时间,是中央苏区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所医院,也是红军部队最高级别的医院。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随着革命战线的扩大,红军总医院因处于后方无暇顾及前方伤病员,这时,在宁都小布又创建了一所医院,即小布医院,由戴济民任院长。中央红色医院和苏维埃国家医院都是由傅连暲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而创办的,中央红色医院是傅连暲在长汀福音医院的基础上创办的,后与迁往瑞金的红军总医院合并成红军卫生学校的附属医院;苏维埃国家医院是一所高级别的国家医院,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它创办于1934年5月份,但存续时间不长。
此外,各级苏维埃政府也十分重视劳苦大众的医疗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疮害病、生小孩、疾病卫生问题。1933年秋,中央政府内务部要求在各县区内务部卫生科之下设立诊疗所,替群众看病开单,不收看病费。照此,各县、区、乡纷纷建立起工农医院、药业合作社、公共看病所、诊疗所等形式的医疗机构。正如当时报刊中所记载,福建才溪区“合作社还聘请了两个医生,免费与社员红军家属诊病,甚至群众都不取诊病费”[1]。
三、培养医务技术人才
苏区时期,红军医务人员的来源主要有:应征参加红军的当地中、草药人员和医务人员,来自武装起义部队中的军医和卫生兵,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后“解放”过来的医务人员,各部队及地方医疗机构自己培养的医务人员。虽然通过以上途径,中央苏区有了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但对整个反“围剿”战争所产生的伤病员救治来讲,终究还是杯水车薪。因此,创办自己的卫生学校培养军医,自然而然被提到党政军领导干部议事日程上来。
1931年9月,贺诚向中央军委提议创办军医学校,并获得批准。11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开始筹建,贺诚兼任校长,陈志方任教育主任。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中央苏区时期一所重要的医务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医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培养的大批医务人员战斗在中央苏区的各个战场上,为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成为我军医务学校的摇篮,培养了大量医务技术人才,也为后来我国医学院校的建立和医学教育的开展树立了典范,其实践中凝练的办学精神成为新中国医学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开展卫生防疫运动
中央苏区时期,大规模疫情频繁爆发,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环境影响。中央苏区地处江西福建山区,属亚热带气候,雨季多、湿度大、气温高,为各种病菌的生存提供了温床。二是卫生习惯落后。当地的经济文化落后,居民分散,交通不便,群众缺乏卫生知识、不讲卫生,加之广大农村地区长期落后习俗与封建迷信行为流行,例如生病叫魂、停柩、弃婴河内等,促使疾病的传染和蔓延。三是国民党军队祸害。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经常处在紧张的战争状态中,战场尸体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随便掩埋,甚至抛露或者任其腐烂。再加上敌军全面封锁,使苏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得不到解决,一些伤病因为缺医少药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极大地损害了苏区军民的健康,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20世纪30年代初,中央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的疫病侵袭,成为当时“苏区的一大仇敌”。疫病的发生尤以1931—1932年最为集中,呈爆发之势,波及的范围极广。天花、鼠疫、霍乱、疟疾、痢疾、烂脚和疥疮等疫情、疾病在苏区大范围蔓延,其中疟疾、痢疾、下肢溃疡和疥疮被称为中央苏区的四大常见病。
1932年1月12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提出,“为保障工农群众的健康和预防瘟疫发生起见,决定举行全苏区防疫卫生运动”[2]p66。具体来讲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1.颁布《卫生运动纲要》,强调“卫生运动是广大群众的”[2]p151事。要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家家做、村村做、乡乡做、个个圩场做、个个城市做,卫生运动是群众生活与生命的保障。2.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城市、乡村、机关和部队均要求成立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小组。3.广泛开展卫生常识的宣传。4.举行卫生竞赛。5.规定卫生运动日,每月一到两次的大扫除。6.进行卫生检查、评比。
这场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保护了军民的健康,通过卫生防疫运动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红军部队中的痢疾、疟疾、下腿溃疡的发病率也大幅降低,疥疮基本消灭,其他各种疾病也随之减少。其次,广泛宣传了卫生科学知识,提高了苏区文化卫生素质,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广大军民自觉做好自身卫生和公共卫生。再次,为以后党和政府在各时期开展卫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卫生防疫运动中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卫生防疫思想。○
参考文献:
[1]红色中华[Z].1934,1,1
[2]刘善玖,钟继润.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史料汇编(第1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