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庆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改变的背景下,由企业主导或推动的,将其产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所在地转移到新的国家或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是生产部门所处空间位置的转移改变,其发生的内在动力是由于生产部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动因包括: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国家间或区域间要素成本的差异、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政策影响因素等。所以,在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原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改变,生产要素价格诸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租金等逐渐昂贵,使得生产部门的边际利润减少;如果将低收益生产部门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低要素成本的后发地区的预期收益大于转移成本时,产业转移活动就会发生。而就其发生机制的不同,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家间产业转移、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产业转移和行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是沿着产业梯度逐级转移,由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高梯度区域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拥有资源、要素成本、广阔市场或政策扶植的低梯度区域。产业在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和地区之间发生转出和承接,一方面有利于产业转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从而推动转出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接收大量的资金、相对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料,拉动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在雁阵模型的基础上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将处于或即将处于生产边际劣势的产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转移出去,并以此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
荒山裕行1995通过对中日两国三次产业转移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出产业转移对就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更改和就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
James H.Love,Mica Ariana Mansury2009指出跨国企业对外贸易的模式选择与其单位生产力之间有关,而产业转移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方式。
Jones R..指出将劳动力密集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的生产部分向外转移,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三、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金煜,陈钊,陆铭(2006)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空间上工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利用1987~2001年各省工业GDP的份额分布数据来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集聚现象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我国工业空间布局现状。
陈建军(2002)从国家和地区两个角度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内发生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地区产业结构的内在调整、企业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经营边际成本的最小化。
吴雪萍(2010)基于2003年至2007年皖江城市带九市两县市级截面数据,对其承接产业的转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再运用OLS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要素成本、基础设施投入、产业集聚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五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中的对外开放程度、要素成本、基础设施投入三个变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影响显著。
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2012)认为区域经济联系是发生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先提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皖江城市带内各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体量大小、与长三角地区最短可达距离、城市流强弱等影响了其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差别,从而影响了皖江城市带内各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竞争力的差异。
四、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程必定(2010)认为产业转移过程中不仅存在区域经济联系,而且也存在“区域粘性”,产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运营成本、地方政府的推动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会使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区域粘性”,从减少“区域粘性”对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的阻碍作用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布局思路。
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通过将雁阵模型理论运用于中国国家内部,用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之间的差别,来解释中国的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间发生的产业转移现象。指出中西部地区应该利用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诸如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等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国劳动力密集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同时有利于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郭元晞,常晓鸣(2010)提出“内生性发展”的产业转移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要素需求不同、技术要求水平差别和生产结构差异等因素出发,对产业跨区域转移进行类别的划分,以推动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对应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卢根鑫(1997)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由低效地区流入高效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调整就业结构和经济总量提升。
六、产业转移效率研究
宋可2010年采用了DEA模型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基于2004年至2007年4年间江苏省苏北五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出发,测算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以此评价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情况。
姬顺玉,胡静寅,王静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以产业承接地的区位条件和承接产业的质量两个指标作为投入方面来考量,以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变化率、产业结构的优化、税收增加量、出口额增加量、净就业增加量、工业三废排放量等为产出方面的指标,并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以FDI值衡量)中效率的不同,得出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2014)以江苏省为例,利用从1500家企业实地调研的数据,定量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这三个要素的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指出经济发达地区要素供给不足,而欠发达地区却存在着要素供给的相对过剩,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速度落后于要素转移的速度,存在着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出缺口,应该进一步推动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进程。提出要积极调整产业转移和要素转移的方向,增加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推力”及加大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引力”从而提升产业转移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率。
朱佩枫,张浩和张慧明(2014)通过构建DEA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从2007到2012年间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效率,指出由于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将会对产业转移效率产生影响,大部分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效率改进空间,经济先发城市比经济后发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效率更低。
李丹,李翠兰(2015)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9个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中西部各省经济数据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投入产出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测算了2013年19个省的承接产业转移效率,再分别从投入过剩和产出低效两个方面指出各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七、产业转移中非期望产出相关研究
冯之浚: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产业布局和结构差异的存在,由此从经济先发地区到后发地区会形成一个产业梯度。与此类似,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产业梯度,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也会逐渐沿着产业梯度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迁移。
龚晓菊;刘祥东(2012);基于西部十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出各省哪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再结合各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要素禀赋,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好的对西部各省在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做出产业选择,进行重点行业的承接。
戴宏伟2006提出产业梯度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的不同,导致区域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呈现出阶梯状的差距。即国家或地区间在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在地图上的阶梯状表示。
由于产业梯度差距的存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调整升级自身产业结构时,会将一些低产能或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参考文献
[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45-49.
[3]吴雪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6(6):111-113.
[4]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3):43-49.
[5]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4):24-27.
[6]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4-14.
[7]郭元晞,常晓鸣.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33-37.
[8]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宋可.2014.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1-46.
[10]姬顺玉,胡静寅,王晶.2015.基于东西部对比视角下的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兰州学刊,(1):173-180.
[11]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2014.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2):130-142
[12]朱佩枫、张浩、张慧明.2014.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7):105-114.
[13]李丹,李翠兰.2015.基于DEA模型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13):27-30.
[14]冯之浚.200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5]龚晓菊,刘祥东.2012.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4):89-94.
[16]戴宏伟.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