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

2016-05-14 13:54陈宁
书屋 2016年9期
关键词:唐英典籍整理

陈宁

《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以下简称《校注》)是由陈雨前教授领衔主编的、群体编注的一部有关陶瓷典籍整理之作,于2015年7月由岳麓书社出版,是目前中国陶瓷典籍整理的最新成果。

当然,这个新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出版时间的“最新”上,更表现在陶瓷典籍校注整理的“创新”上:

首先,文献收录之“新”。查阅中国古代文化史,不难知晓中国古代“重经史,轻理艺”,这一思想导致作为“艺”的陶瓷文献编撰数量十分稀少。而经数百年的风雨洗涤,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据笔者统计,1911年以前比较重要的陶瓷专论文献如《陶记》、《陶书》、《阳羡茗壶系》、《陶冶图编次》、《陶人心语》、《陶说》、《南窑笔记》、《清高宗咏陶诗》、《阳羡名陶录》、《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匋雅》、《斗杯堂诗集》等,总共不过二十余种。这些陶瓷典籍记述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生产场地、制作工艺、风格特点等,还涉及与陶瓷有关的人物事迹、社会习俗、经济贸易、审美趣向等。它们对于梳理和明晰我国古代陶瓷生产的发展脉络,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的陶瓷技艺,对于发展和弘扬我国传统的陶瓷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的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古今陶瓷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有关这些陶瓷典籍的校注整理,以往也出现过一定成果,如傅振伦译注的《陶记译注》、《陶说译注》、《景德镇陶录详注》,赵菁整理的《阳羡名陶录》、《匋雅》,熊寥、熊微编注的《中国陶瓷古籍集成》,连冕编注的《景德镇陶录图说》,杜斌校注的《陶说》、《匋雅》等。但是,它们不是失之单一,不够系统,就是整理过于简单,校注不够完善。而此《校注》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不仅全面系统地整理了这近二十种重要的陶瓷典籍,有些陶瓷典籍(如《陶人心语》、《斗杯堂诗集》等)还是第一次被校注整理收录,并对每种陶瓷典籍作了不同版本的核校和比较详细的注释,可谓既系统又完善。这就是《校注》的文献收录之“新”。

其次,版本“校记”之“新”。《校注》是编注者在整理《中华大典·艺术典·陶瓷艺术分典》、《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两部大部头著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三书可称得上是中国陶瓷典籍整理的姊妹篇。编注者在整理这两部大部头著作时,收集了中国陶瓷典籍众多不同的版本,这为《校注》版本“校记”部分的编纂打下了良好基础。《校注》中参引的一些版本,如《阳羡茗壶系》“校记”的版本是“以《檀几丛书》本为底本,以卢文弨精校精抄本、《粟香室丛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为参校本”,不仅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阳羡茗壶系》不同的版本情况,而且参用的卢文弨精校精抄本是流传甚少、十分珍贵的善本,以前很少被人知晓,更少有人参考引用。《校注》的参引核校,便可改变这一现状,不仅使世人更加全面地了解《阳羡茗壶系》的版本流传情况,还可从中窥探出清代乾嘉学者卢文弨对《阳羡茗壶系》内容的一些见解,由此也反映出清代乾嘉学者对工艺美术类著作的逐渐关注和重视。

又如清初督陶官唐英的个人诗文集《陶人心语》,是一部全面研究唐英最为翔实可靠的著作,尤其对于清代陶瓷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参引价值。笔者曾对其版本流传情况做过系统考察,得知乾隆三年顾栋高编的《陶人心语》五卷本是其最早版本,也是未经后人修改、保持唐英原作最好的版本。可惜该本存世稀少,加上乾隆三十七年后唐英次子的老师华岳莲编排的《陶人心语》六卷本畅行于世,故该本少有人知,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湮没不闻,今人则更是难觅一见。但是,由于华岳莲在编排《陶人心语》六卷本时,为求诗文对仗工整,富有文学性,修改了唐英原作的许多文字,而顾编五卷本编排时,经过了唐英的亲笔审定,基本保持了唐英原作的文字,因此顾编五卷本较华编六卷本,更能体现唐英的本来思想,也更符合唐英作诗“发乎性真,不重技巧”的本意。由此可见该本参引的重要性,可惜它很少被人知晓,更少有人关注。《校注》编注者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第一次将该本参引其中,为学界做出了积极贡献。这里以《陶人心语》卷一收录的《上元夜渡扬子江》这首诗为例,来说明《校注》中两本互校的情况(圆括号中的文字为顾编五卷本的唐英原文):“雪压富春江,除夕清无比。明月照上元,送我渡扬子。飘飘五两风,浩浩长江水。巨浸向黄昏,千舟万舟舣。一叶忽凌(凌鲸)波,疾逾脱弦(铁背)矢。回首望金山,拳石盆盎里。快哉列御寇,仙乎迹可拟。汐气迷太虚,月销光似纸。冲破水中天,飞涛声撼耳。江豚吹腥风,蛟蜃出窟底。篙师力不胜,僮仆骇欲死。匪懈一臣心,范驱御非诡(险冒同舟否)。(孟浪恨北人,胆觕昧测揆。我生不好奇,亦不邀倖诡。守拙听因缘,随境决进止。)鸿毛与泰山,重轻勘物理。兹役关陶工,涉险岂(跋涉宁)容己?讵云躯命轻(何敢嗟贤劳)?臣心聊可恃。自不作风波,风波何处起?崩腾万里涛,直可蠡勺拟(逝水笈流光,身世终敝屣)。(心眼空长江,直以蠡勺拟。不为声势惊,何有顺适喜。江险世皆知,竞渡无停晷。)奇险不在江,人心险于此。”可见,这段文句被修改了六处之多,且有多处诗文直接被华氏删去。这就是《校注》的版本“校记”之“新”。

最后,内容纠谬之“新”。《校注》对所录的每种陶瓷典籍的原文内容作了系统纠谬,尤其是补正了他人未曾发现或未曾注意的谬误,这对研读者合理地使用陶瓷典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如《景德镇陶录》原文中的“江阳瓷”,被《校注》纠正为“阳江瓷”;原文中的“孟铣”,被纠正为“孟诜”;原文中的“《垣斋笔衡》”,被纠正为“《坦斋笔衡》”;原文中的“《拾青日札》”,被纠正为“《留青日札》”;原文中的“《博古要览》”,被纠正为“《博物要览》”;等等。又如清末陈浏所著《匋雅》、《斗杯堂诗集》两书,受时代的局限,其研究多出于感性,主观色彩浓厚,缺乏亲身的实践考证,更缺乏合理的科学分析,所记内容甚至含有一些道听途说的成分,讹漏之处时常出现。如《匋雅》原文论及支钉的一段描述:“瓷钉有二种。有垂垂如足者,所谓爪者是也。又有以竹签支撑皿底而入窑者,迨火候圆满,撒去竹签,则亦有釉如钉形(即挣钉也)。”稍知瓷器烧造工艺的人都会知道,为了防止坯件黏连,一般选用耐火原料或与坯泥同质的泥料制成支钉,而不可能用无法经受高温灼烧的竹签作为支钉。以竹签作支钉,明显属于作者个人的主观臆想。《校注》在对“瓷钉”作注释时,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并作了详细说明。而《斗杯堂诗集》所录内容亦是如此,错漏之处时常出现。如《粉奁引》中的诗句“国初良工谁,金成字彤映。善画古月轩,颇肖李思训”,将珐琅彩瓷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两枚闲章“金成”、“彤映”,误当成一位著名制瓷工匠的名字,实属望文生义。《校注》对此作了特别阐释和说明。如此之类颇多,不再一一列举。这就是《校注》的内容纠谬之“新”。

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校注》在内容编排、版本选用、格式统一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该书缺少必要的插图和全文翻译,这使作为古文呈现的陶瓷典籍原文不易理解,以致其普及性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次,个别陶瓷典籍的版本“校记”不甚完整。该书一般只选用两三种有代表性的参校本,没有将其版本全部比校核对,尽管所作已比较完善,但挑选毕竟会有所遗漏,甚至会有个别比较重要的版本被遗漏的。如《陶说》有乾隆三十九年鲍廷博刻本、乾隆五十二年刻本、《龙威秘书》本、清末抄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文友本、《说库》本、商务本等十余种重要版本,但《校注》只参用了鲍刻本、《美术丛书》本和文友本三种,其余诸本均未被参用,尤其是比较重要的乾隆五十二年刻本、《龙威秘书》本和清末抄本被遗漏,这不能不算是该书的一点遗憾。另外,该书为了保持尽量客观的态度,凡是有“校记”的内容,只作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比对,不作孰正孰误的判断。这种“校记”方式有优有劣,优点在于客观准确,不给读者以误导;但缺点是无法给读者以参考或判断正误的方法,只能靠读者自己把握。再次,由于该书是由多人校注而成,学术背景不尽一致,学识水平亦参差不齐,故所注文献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偏重工艺,有的偏重鉴赏,有的偏重历史,有的偏重文化,且有同一词在不同校注典籍中出现而作的注释有不一致的情况。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所致,很难做到绝对的整体划一。最后,该书在校注陶瓷典籍时,不是每种典籍都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南窑笔记》标识的作者“佚名”为例,以往学界采用《南窑笔记》的通行本是民国初年邓实、黄宾虹编辑整理的《美术丛书》本。该本在书名“南窑笔记”下仅注其依据的底本“旧抄本”三字,没有提及著者及成书时间,这使学界常将其著者视为“佚名”,其成书时间被限定在不太确切的“雍正、乾隆时期”。而后口口相传,以讹传讹,逐渐成了“定论”,很少有人深探其究竟。直到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南窑笔记》稿本的问世,才使该研究有所推进和发展。该稿本由王婧点校整理,她在《整理前言》中认为该书乃清代学者张九钺编撰而成,初稿于乾隆四十二年。这一说法逐渐被学界知晓和接受。笔者在刚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从史料记载、正文内容、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与作者《晋南随笔》稿本在编排体例、流藏经过、装帧形式、书法风格大都相同等几个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而《校注》仍采用学界的传统做法,将其作者标为“佚名”,这很可能是校注者未能采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校注者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持有不同意见所致。所幸的是,该书在版本“校记”中参引了张九钺稿本,算是对这一缺失的弥补。

猜你喜欢
唐英典籍整理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唐英
唐英的督陶经历与戏曲创作考论
弋阳腔 芦花絮 根据清代唐英《芦花絮》和二十四孝故事改编(演出本)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唐英油画 风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