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将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据说是要努力实现“教育家办学”。
说起学校的级别,让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位少年。2011年,手臂上戴着“五道杠”的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部副总队长黄艺博曾引发广泛关注,不光是他“官样小大人”的做派,还有他手臂上那显眼的“五道杠”。
“三道杠”已经满足不了少年儿童“官阶晋升”的需要,这才有了“四道杠”和“五道杠”。多两道杠,无非是想强调一下职务很高、身份有别。有的地方,学校班干部“超编”严重,甚至膨胀到了出现“班长助理”“学习委员助理”“课代表助理”等。
媒体曾报道,哈尔滨一所中学初一(3)班全班72人,班干部竟有37人,看后让人咋舌。看来,“官本位”思维已经“传染”到了本应很纯净的校园,这才让年少的孩子也萌生“官念”。这些现象看起来滑稽,但却真实地存在着。要是问孩子的纯真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是被大人扼杀了。
回头再看青岛“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这件事,未必就能像新闻中校长所说的那样,从此“可以潜心研究教学和学校管理”了。我记得有一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就表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高校如此,中小学不也一样吗?或许这正是青岛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这项改革面临的最大尴尬吧。
(转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