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理论设计教学促进“乙酸”知识内化オ

2016-05-14 17:58赵佳越�オ�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乙酸过程设计

赵佳越�オ�

以PBL(问题式学习)教学法为核心,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本文对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乙酸部分进行了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中“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一、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概述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教学法,是在问题教学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而问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动性学习为主,于问题中自主探究,提高思维水平,反思学习内容和过程.

在建构主义的教改思路中,PBL教学法是核心之一,旨在把学习情境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技能.PBL理论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首创,一度风靡全球,旨在解决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注式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目前,PBL理论在众多教育领域受到重视,也获得良好的成效.

二、基于PBL理论的乙酸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学情分析:从内容角度看,在初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获知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从分类角度讲乙酸还是一种酸.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充分体现乙酸作为调料的社会应用价值.在现代社会,乙酸除了以上作用,还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结构角度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可以电离出H+,高中必修阶段需要知道这是由特定的官能团体现,选修阶段还需要了解其断键方式,对学生思维认识的要求呈螺旋上升的趋势.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PBL教学法应用的关键就是在课堂上设计合适的教学问题,该问题必须与教材紧密结合,同时与实际生活相关,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合理应用.最重要的是,问题要用一定的开放性,在书本上查找不到,这样学生才能展开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下问题:

问题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已经了解了酸的基本性质,比如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碱反应等等.设计实验时只需根据自身搭建的知识框架,从中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设计,通过明显的实现现象证明即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2结构决定性质,从分子中原子的组成出发如何搭建乙酸的球棍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初中知识及课前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通过前面甲烷、乙烯、苯等几种物质的学习,“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理念慢慢渗透进入学生进行物质性质探究的过程中.经过问题1的讨论,很自然激发起他们进一步探究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了乙酸具有酸性.搭建C2H4O2这种物质的球[HJ1.35mm]棍模型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会忽略“碳原子形成共价四键、氧原子形成共价双键、氢原子形成共价单键”的基础.

问题3根据球棍模型,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原理又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在得出乙酸的正确球棍模型之后,必须要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特别是酯化反应过程中,酸中的羧基、醇中的羟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断键形成酯基,是这堂课的重难点.此时,需要教师通过问题的不断引导,少数同学会发现可以使用不同的氧原子(即对氧原子进行标记),从产物乙酸乙酯中找寻氧原子的位置,从而得出“酸脱羟基醇脱氢”的正确答案.整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具有思维力度,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5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举例说明乙酸有哪些应用?并分别说明利用乙酸的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性质决定用途,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书面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发现自身未知的化学知识,获得情感认知,对获得性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课堂组织过程

1.学生自主预学

针对课堂先前设计好的问题,学生个人可以在图书馆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获取与问题相关的化学史和最新动态的信息.在这一个人行为的活动中,学生带着已有问题深入自学并获得初步结果.

2.组成学习小组,组内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4~6人组成的课堂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组长、课堂实录记录员、汇报人等,每位同学都分工担任一定角色,共同完成小组活动,完成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回归小组内部交流时,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协商解决既有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成员实现知识的共享,此时个人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增强,也能相互协调出现的矛盾.

3.成果展示,班级内部交流

在组内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代表每个活动小组的汇报人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成果,以达到全班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汇报人讲的丰富多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每到汇报的精彩之处同学自发性的给予阵阵掌声.

4.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评价过程中,先由小组内部成员互相评价,再由全班同学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在课堂活动结束前,每个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做了什么、学到什么、有哪些收获,如有遗憾以后将怎样改进.为了让学生的反思有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设计合适的问卷.

5.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得当,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设计问题之一“乙酸的用途”,学生在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能轻松总结多种用途,答案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较高.同时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这些用途的性质,由“应用”再次升华到“结构决定性质”,加深学生的理解.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在学生活动的最后,教师需要用民主的方式对小组活动过程、学习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时,教师切忌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应该以先前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综合分析并评价.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上课时学生的课堂反映和课后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在“乙酸”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PBL的问题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拓宽了知识视野;事先设定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创造性思维也大大提高.通过这种民主的教学方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课堂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乙酸过程设计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乙酸”知识导视
BUBA台灯设计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