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方向

2016-05-14 20:14秦永亮
魅力中国 2016年9期
关键词: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环境

秦永亮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我国环境评价制度脱胎于相关法律,已经实施了十四年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形势以及环境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方向创新;

前 言:当前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在此阶段,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日益紧密,建立生态体系良好,经济发展顺利的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对此,政府的环境评价机构在完成经济体的环境评价的同时,还应当结合我国环境评价制度的现状,积极推动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的环境评价制度改革。以正确的改革方向为前提,推动制度建设与执行能力的共同提高。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概述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处于战略转型期,不少企业在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上已经逐渐向注重环保的生态生产体系转变。但是在我国大城市经济体辐射不到的地区,不少乡镇企业在环保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约束和规范。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经过十年的环评工作,我国火力发电总量下降14.2%,SO2减排效果明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环评不合格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工厂都限期搬离原址。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上,环评制度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分配资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我国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完成转型和发展,并采取针对性政策,提升了我国宏观调控在生态层面上的建设力度。总的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保护上了一把“锁”,约束了经济的不合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现状与不足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我国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首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体系过于陈旧,当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实施起,期间并未做出较大的调整,导致法律对客体的约束较为狭窄,而且评价主体责任划分不清,影响了环评的执行管理的积极性和跟进力度。第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划分不清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测评内容,应当分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前者指大型项目或者战略规划型企业的布局;后者指中小项目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当前的环评制度对两者的审批缺少层级划分,导致环评效率低下,专业性不足。第三,环评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环评机构是根据环境评价制度设立的,含有一定量的社会参与因素。这导致容易出现各种腐败和暗箱操作问题,同时在收费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使得不少地方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形同虚设。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2.1 合理划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层级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依然强大。不少地区执行“精简放权”的政策,解放企业的生产力。导致不少地区需要进行环评的项目骤然增加。对此,建立和完善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划分制度,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进行分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规划环评的项目,需要根据项目等级进行专业的评价操作,给项目以合理的规划评价,增加政府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于中小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么,适当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结合社会上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环评测定,再有权威机构给出评价认定书。最终提高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效率。

2.2 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对此,要不断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制度建设。首先在立法层面,丰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内容,各地市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并提升司法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适当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范围。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环境影响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手段,所以,要不断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扩展,从政策、法规、战略、公约和协定等领域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范围。

2.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大众化战略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要不断增加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和宣传。当前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程度尚欠缺,对于某些项目、企业往往在破坏生态环境之后,才会采取社会媒体监督的方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如果增加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宣传,就会增加社会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机构的监督,达到预防污染的前置管理效果。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追求日益提高。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对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拓展,转变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最终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改革。

参考文献:

[1] 贺丽娜.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建设思考「J」.北方环境,2013(29)

[2] 耿海清.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在、问题及展望「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5)

[3] 吴庆瑜,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浅析[J].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猜你喜欢
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环境
环境清洁工
残膜污染防治与可降解地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营改增”对国企税收的影响评价
漫观环境
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影响评价探析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