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品德核心素养 完善课程理论体系

2016-05-14 13:58孙民
中小学德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品德课程标准理论

摘 要生活德育理念的出现,除了给基础德育课程带来深刻变革,也给德育课程实践者带来了自觉建构德育课程理论的启蒙。随着实践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目前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缺乏理论支撑,表述过于宏大,缺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此,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理论应运而生。德育课程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还需要所有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与深入研究。

生活德育理念;品德课程核心素养;课程理论体系

G41

A

2095-1183(2016)09-00-03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有幸历经了从思想品德课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乃至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迁。在此过程中,我对小学德育的认识与理解的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孙彩平教授提出的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理念,让我又有了那种久违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小学德育课程呼唤原创课程理论

“知屋漏者在宇下”,上世纪90年代,围绕怎样使自己的德育教学更具实效性,小学德育课程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就已经开始教改的尝试与变革的努力。就如同暗夜里偶有灵光闪现,给困惑中的人们以欣喜与鼓舞。回想起来,那时的德育课程教学实践是走在课程理论前面的。

可以想见,当生活德育理念迎面而来,真是如沐春风,实践中的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作为一线教师,我体会到的幸福就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一种强大的理论支撑并引领着我,不仅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也使我们的教学实践创新有了依据,让教学实践成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观照。

我想,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论意义,学界在合适的时候是会进行全面总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听到过一些“杂音”,如说课程标准是一份文件而已,是各种力量平衡妥协的产物;又如课程标准没有特定的理论依据,更不用说“生活德育论”……对此,我不以为然。但事实胜于雄辩,2011年版课程标准给我国德育课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启蒙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一大批一线教师。

鲁洁老师曾说:“如果能够从我们走过的脚印中看出我们将要走的路向,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即使不能,最起码我们能够清楚什么路不能再走,什么路不能回头。”[1]我们的德育课程曾经缺失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引领。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原创缺失,出现了诸如“问题在域外、解释在域内”“对别人的问题的研究,不是对自己问题的关注”等现象,“应当说,从其他成熟学科移植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建构课程理论是必要的,从国外引进理论来建构本土的课程理论也是必需的”[2],但我们的德育课程始终还是需要自己原创的本土的课程理论。

正如高德胜教授所言,“回归生活的理念,经过将近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既能解决‘直接德育课程困局,又能回避‘间接德育课程缺陷的全新道路,为德育课程的设置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道路。”[3]“生活论德育”也好,“生活德育论”也罢,是时候亮出德育课程自身的理论的旗帜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不断深入研究,完善课程理论体系

随着实践的深入,在消费完生活德育理念最初带来的“红利”之后,我们发现,更多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只不过这次我们没有像玻璃瓶里的苍蝇那样毫无目的地乱碰乱撞,经过启蒙的我们也学会“斗胆”质疑课程标准,希望在课程理论上寻求实践前行的方向。“德育课程的落实还需要理论工作者的踏实的研究。这样,广大一线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师才有可能对课程标准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这绝不是为一线教师开脱,而是对问题与挑战的思考与自我救赎。”[4]现在,我更加真切的感到,指导我们的课程理论不是单薄的某个理念,而是一个理论体系。课程理论体系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如同理论与实践在泳道里你追我赶的竞渡一样。只不过我们不再像童话故事里的那个下山的小猴子,见了西瓜就扔掉桃子,而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在德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三个问题始终是实践者要追问的,那就是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教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怎样教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什么教则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当前,生活德育的理论很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问题,而为什么教,也就是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轮课改前,实践中对教学目标问题的关注似乎不太突出。究其原因是,在当时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人为地建构出“关于道德”的知识体系,一线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个知识体系中的某个“概念”开展教学。可见当时一线教师至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且不谈这个“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如何。

正如鲁洁老师所说,“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5]

问题在于,当德育课程以全新的话语风格出现,当教材远离了那些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不可企及的要求时,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却模糊了。

对此,首先我认为是很正常的,这也许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小学德育课程理论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其次,出了问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抱怨甚至责难,什么教育教学理论是先进的,我们的教学实践很落后;什么顶层设计是好的,小学教师素质不尽人意;什么德育课程可有可无、时有时无……我们承认小学德育课程实践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我个人是乐观的。我的乐观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作为校长,我常常在学校巡堂,“偷听”到老师最自然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老师的话语不一定精致、“正确”,但却很真实。我常常可以发现,一线老师的“神来之笔”与“点睛之处”恰恰体现了当前先进的德育课程的理念。我“偷听”的课堂教学与“公开课”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两个世界!我想说的是,“偷听”的课堂教学也许才是我们教育的常态,专家们研究的课例反倒可能是例外。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我们的道德传承每时每刻都在校园里发生,是不会在我们手上中断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面对问题,破解问题。

关于教学目标缺失的问题,我认为还需要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如果理论上有了突破,进而体现到课程标准上,小学德育课程新的局面就一定会到来。这也是我对课程标准将来修订的重要期待。

品德核心素养研究是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大叙述有着客观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但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过滤掉直接关注现实和实践细节变化的内容。”[6]确实如此,在课程教材建设中,由于缺乏课程目标的理论指导与统筹安排,导致课程目标被课程内容所覆盖,有的甚至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要点作为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导致一线老师使用教材时出现“为了生活而生活”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课程目标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空白,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感到迷茫与失落。

“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德育课程实践中,已经有教师开始动脑筋尝试破解这一问题,也出现了一批好的案例或闪光点。我们隐隐约约觉得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从生活常识上升到生活智慧,进而揭示意义与价值,这样的课往往让人感到立意高远,效果显著。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规则、规范这样一些肤浅的层面,则感觉课堂教学不那么通透,欠缺点什么。

2009年,香港《南华早报》上刊登的《真正的繁荣来自内在富有》,对我们思考教学目标不无启示。文章说,“街边便利店的顾客向街上乱扔垃圾;在一家海鲜饭店里,衣着光鲜的就餐者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毫不理会邻桌咳嗽的顾客;当我就要踏上一辆小包车的时候,不知从哪里突然跳出来的10多个年轻人插队上了车……从有损公众利益和不替别人着想的行为,到完全无视他人的权利。许多中国人表面似乎颇为富裕,但是内在却缺乏良好品质。” [7]的确,我们的德育课程教学不乏行为的规则与规范,但是核心的价值观的培育还很不够。一次在与鲁洁老师闲聊时,鲁老师谈到日本教育很重视“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教育不仅仅拘泥于林林总总的行为表现,而有着核心的价值引导。

2016年初,孙彩平教授提出的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理论让一直困惑的我一下子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她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这唤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让近年来在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也有了“回家”的方向感。我想,这也许就是实践遭遇理论关照的感觉。

我有幸加入鲁洁教授、孙彩平教授的团队参与教育部小学德育课程低年级新教材编写工作。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很庆幸有这么多教授对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全心与投入。“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是否迫切需要、研究者本人有无研究的欲望和热情这两个维度来审视教育研究者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把教育理论研究问题大致区分为四种。第一种就是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去解释与解决,且研究者本人也有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的问题。”[8]我觉得孙彩平教授研究的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理论完全契合第一种。当然,这只是破解实践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开端,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与更深入的研究,最终丰富与完善我们课程的指导理论。

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理论与生活德育论也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生活德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洁老师说,“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9]对于小学德育课程的明天,我们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1][5][9]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序,1-2.

[2][8]李斌辉.课程改革中实践者为何轻视课程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9(4):17.

[3]高德胜.坚持中明确,完善中提高[J].中小学德育,2012(4):21.

[4]孙民.在坚守中创新——《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推进[J].中小学德育,2012(4):30.

[6]王芳,刘俞.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及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94.

[7] [8]冯强.真正的繁荣来自内在富有[N].南华早报,2009-08-0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品德课程标准理论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好学者贤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