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玉琼 邱淑玲
摘 要: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刻画了很多性格鲜明的角色,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方鸿渐与赵辛楣。方鸿渐作为小说的男主角,人生就是一部“围城”自述。而好友赵辛楣的存在,却是“围城”中一道隐秘的曙光。近些年,对于《围城》这部小说的研究已经更加的多元化和细致化。通过研究《围城》中方鸿渐与赵辛楣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围城”态度,进一步了解《围城》这部作品所蕴含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赵辛楣;人文底蕴
《围城》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部灰色系的小说。人们看着主人公方鸿渐的漂浮人生,哀之叹之,怜之悲之,认定《围城》就是方鸿渐一生的悲剧记录,他的境遇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肺腑之言。但是《围城》中就真的一点光亮都找不到吗?其实不然。《围城》中人物众多,除了与方鸿渐有情感交集的几位女士,作者其实花了很大一部分笔墨在他的同性挚友赵辛楣身上。明明是性格大相径庭的两人,作者却巧妙地安排他们两人为好友。一路同行,对比陡生,展现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两种精神状态——困顿与振奋。
一、方鸿渐与赵辛楣的爱情观
方鸿渐与赵辛楣,在《围城》这部小说中都有各自的情感线。通过分析他们的情感经历,我们能更加了解到两者在爱情“围城”中的妥协与坚持。
方鸿渐钟情唐晓芙,是因为唐晓芙符合他的爱情理想,纯真美好。可是他却禁不起苏文纨的挑拨离间,连一个完整的解释都没有,就破罐子破摔地痛失至爱。从此不相信世间爱情,也再无心追求其他女子,最后对现实妥协,与孙柔嘉结成连理。他对爱情虽然有着美好的憧憬,却扛不住现实的挑战,最后还是把自己困在了自己建立起来的婚姻“围城”里。
反观之赵辛楣,爱慕苏文纨三十年,这点已是非常不易。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苏文纨倾心于方鸿渐,心生妒忌,但仍然积极争取,不肯放弃追求苏文纨的机会。而后苏文纨下嫁曹元朗,赵辛楣惊讶不解之余,仍然为她送上祝福。这份潇洒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对方还是自己痴恋三十年的女人。虽然难过却不颓丧,依然积极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后来虽与汪太太有一段插曲,却仍然是因为汪有一点像苏文纨,痴情让人动容。他没有像方鸿渐一样屈于现实,内心深处始终坚持着最初的情感。所以他挣脱了爱情“围城”的束缚,也让自己有了更广阔的天空。
二、方鸿渐与赵辛楣的事业观
除了小说中的情感线,《围城》还花了不少篇章在小说人物的职场遭遇上。
方鸿渐的职场遭遇经历了三次变更,分别是:小银行职员—学校教授—报社职员,其中后两次的工作都有赵辛楣的帮忙。小说结尾方鸿渐最终选择“出走”,他还是打算去投靠在重庆的赵辛楣。小说第五章写的是方鸿渐赵辛楣一行人同赴三闾大学的路途诸事,在到校前夕,赵辛楣说只有一起经过长期苦旅行的人,还能够互相不讨厌,才能够结交为朋友。方鸿渐便问赵辛楣觉得他讨厌不讨厌。赵辛楣回了一句: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尽了方鸿渐这个“多余人”的尴尬。
而赵辛楣呢,小说中对于他个人情感部分的描述虽然不多,可是却花了很多笔墨在刻画他的职场经历上。小说中女相士说他有南方贵宦之相,将来一定会名位显赫。这其实就是对赵辛楣事业成功的一个伏笔。的确,在这一点上,赵辛楣做得十分优秀。不管在什么时候,赵辛楣给人的感觉都是意气风发、诸事通达,就算是偶有挫折,也能够迅速找到新的出路。存在感极强,在哪里都受人待见,与处处受气的方鸿渐可谓天壤之别。
三、比较方鸿渐与赵辛楣的现实意义
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人类始终是在社会这个大圈子中不断打磨、成长。就算经历时代变迁,周围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始终没变,人类作为“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也始终还在。《围城》中所描述的生存困境,不只是发生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方鸿渐作为“无毛两足动物”的典型代表,从头至尾都背负着一个接一个的“围城”枷锁。也正是因为这个中心人物的人生际遇,大家往往忽视《围城》中一些积极的因素存在。方鸿渐和赵辛楣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其实他们身上都反映了作者自身的遭遇与想法。两种精神状态的刻画,两段不一样的人生走向,说的就是人类面对生存困境下的双面状态和双面人生。
钱钟书的《围城》一直为人称道,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反映了人类面对生存困境时的真实表现,关注“人”剖析“人”,凸显了博大的人文情怀。方鸿渐和赵辛楣作为“无毛两足动物”在“围城”中两种精神状态的典型代表,他们一个困顿,一个振奋,体现了在现实社会压力下,不同的人对于人生困境的不同态度。这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共鸣,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深度,也开发了人物形象的一个新的视角。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围城》这部小说有了更多的色彩,也让读者对于“围城”人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37.
[2]肖爽.信任危机下的君子之交:浅析《围城》中方鸿渐与赵辛楣的友情[J].青春岁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