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龙
摘要:本文以新疆伊宁卫校《医用汉语》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的性质、理念、教学设计等十一个方面浅谈如何加强中职预科医用汉语教学,目的为预科汉语教学总结一点好的方法和思路,以此来提高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实践中;完善;预科;医用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13-01一、掌握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新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少数民族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汉语基础课,它不同于预科期间的基础汉语课,但又同基础汉语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以医学知识为内容,又有别于医学专业课。医学汉语课是少数民族学生从普通汉语向专业课过度的工具课。学习《医用汉语》的目的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用汉语听专业课、阅读专业书籍等困难,进一步打好语言基础。医用汉语课以汉语知识为主,以专业知识为辅、合理掌握了“专”的标准。
二、注重课程的理念和思路
(一)理论教学设计:根据“需要为准,实用为先”原则,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发展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从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控制生词量,增加医学词汇量(约4500-5000个词),补充扩展和深化基本语法项目,利用汉语的词、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医用汉语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主要不是靠逻辑思维推论,论证和分析,而是要进行高密度、快节奏、多形式的语言操练活动和交际活动。教改实验证明,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又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汉语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技术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利用幻灯片和投影教学,可以用来放映静止的图像,便于学生观察;利用录音和广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促进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利用影视和录像教学,可以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获得一种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实践教学设计:从新疆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以语言学和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规律,较好地体现了一下思想:第一、是教学换位,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现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角;第二、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即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转换;第三、是全程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1、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所谓汉语实践教学就是语言技能训练,包括阅读训练、听力训练、口头表达训练和笔头表达训练。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汉语理论知识就存在于语言技能训练中,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理论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汉语教学的目的。
2、多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如举办汉语演讲、演唱汉语歌曲表演,表演课本剧以及词汇竞赛、作业展评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全方位营造汉语语言学习环境。
3、严格实行考试。考试是医用汉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医用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到“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又考虑到学习者为初中文化水平起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原有的汉语水平的衔接,对以后专业学习与实践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加以提炼,用准确,生动,有趣,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体现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
四、《医用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医用汉语》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突出预科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强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结合、理论与专业的结合。优选了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疾病防治,求医问药,保健与环境,运动与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等。体现了以汉语知识为主,以专业知为辅 的原则,强化医用汉语教学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1、知识目标:掌握医学专业词语的认读,理解和书写,掌握课本中出现的语法规则,并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去进行语言实践。
2、技能目标:通过一学期的汉语学习逐步提高医学专业内容的阅读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结构和较为复杂的句式,语段,语篇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为听专业课,阅读专业书籍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
3、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训练,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协作精神。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方法的和理应用,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如何使基础有限的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学到必备的知识,培养必备的能力,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同时基于医用汉语教学特点,要将专业词语常用句式和专业书面用语,固定表达形式等基本内容和语言技能,训练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为此设计以下教学模式:
(一)理论教学中,将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中,多设问,对重点词要求根据不同的词性特点从语音, 语义,语用等方面做详细的讲解,专业词语的侧重点放在认读理解和书写,并处理好课文教学中医学内容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串讲,启发,引导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在语段中理解句意,在语篇中加深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二)实践教学中,以医学内容为依托,加强技能训练。依据课文材料,运用医学专业汉语的表达方式,将所学的普通词语和医学专业词语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使学生的医用汉语的运用能力迅速提高。
(三)练习是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的重要环节,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篇课文后的综合练习都是根据医学汉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加强练习,及时反馈,充分利用。利用网络资源,将习题和答疑置于网上,使学生随时进行训练和评价。
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医用汉语”课程组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不断探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语言对比法:
由于汉语和学生母语在语音、词汇和语言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在初学汉语阶段,语言错误中半数以上的语法错误来自母语对目的语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语言的同时,把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不同、词义对应的词汇、语法结构的句子的对应表达式、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律和表达式。
(二)问题提出法:
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启发的角度,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当学生“卡壳”时要耐心诱导,鼓励其说下去,说清楚,使学生在无意注意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到老师预定的说话训练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以及归纳课文能力。
(三)视听说法
视听说法是视和听说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医学汉语教学中把课文内容制作成课件,充分利用幻灯,声,光,电等视听教具,建立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学生通过生动的图像情景和生动地道的录音能加速理解,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让学生能直观的看见教学内容,破解教学难点,即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七、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
学校应加强多媒体配备,加强多功能教室建设,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件。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教师应注意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充分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增加直观教学的效果。
(二)网络教学手段的利用
课程组应通过精品课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将《医用汉语》的教案、习题置于网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通过网上答疑的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网络资源的应用,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八、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定位要准确
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针对中职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完成学生从普通汉语向专业课过度。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语言对比法、视听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和实际语言操练等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和语言训练,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本课程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在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
(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并将“读”、“思”、“说”、“听”、“看”、“写”六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建立了学生评教、校级评教、教师评学的三重教学评价体系。
九、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加强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重要性和双语型专业人才培养紧迫性的认识,挖掘更多潜能。
强化师资团队建设,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建设精品课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注重课程网站的宣传,在师生交互中发现问题,完善和优化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发挥本课程的更大作用。
教学课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完成的课件内容大多还是以教案为主,课件中的词语讲授、课文讲授,习题类课件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还应进一步提高,以进一步突出课件的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不断更新和丰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本课程团队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加强本精品课程的同时,加大学科学术研究投入,深入研究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加强理论教学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本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十、课程建设规划
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为目的,进一步提升学校预科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以医学汉语课程为核心,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扩大学生的汉语实践,拓宽汉语习得环境,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汉语的范围,强化语言交际功能,并创设条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汉语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MHK三级通过率。
十一、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重视精品课的建设,制定有关精品课的管理、评选办法等文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评选、管理和研究正在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做到投入、政策、组织管理到位,鼓励有实力的课程组积极参与精品课程的申报。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科林·贝克主编.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4):1.
[2]王运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1.
[3]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民族出版社,2005(10):1.
[4]刘涌泉主编.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出版社,1991(8):1.
[5]万世丰主编.医用汉语.新疆教育出版社,19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