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6-05-14 17:11崔婷玉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介语对外汉语

崔婷玉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从语言对比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中介语的内容和特点,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提高语言学习效果,促进学习者能尽快的向目的语靠拢。

关键词:中介语;对外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09-01中介语理论的有关学说最早是在西方兴起,它是在语言对比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之后便广泛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把“中介语”理解为:学习外国语言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很准确的归纳了目的语的一些特点,从而发展成的一种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它不属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属于学习者的目的语。

一、 中介语理论的内容

塞林格发表了《中介语》一文标志着中介语理论的正式建立。塞林格指出,“我们在建立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理论框架时,人们假定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可以观察到的、以言语输出为基础的语言系统。我们把这个语言系统叫做‘中介语。”中介语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构成第二语言的知识系统是不固定的,它不断变化着并向学习者的目的语靠近。中介语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是母语与目的语的之间的过渡带,是学习者在目的语习得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学习者在目的语实际运用中,根据自己的母语经验和对目的语认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而随着对目的语新知识的了解和水平的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补充和修正,又形成了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

二、 中介语的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对中介语的定义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又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程向目的语不断的发展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在对中介语的研究中,根据鲁健骥先生和于根元先生的说法,将中介语的特点归纳以下几点:

1.系统性和渗透性。中介语的渗透性是指学习者可以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规则和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母语和目的语两方面。分别是母语的正负迁移和干扰的结果,和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目的语的规则过度泛化的结果。 中介语它既不属于学习者的母语也区别于目的语,但它作为语言也有语言应该有的一些特征。从结构上说,它是由语言的内部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系统规则。学习者可以运用这些特点衍生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话语,即使是错的但依然根据一定的原则,不是任意的。从功能上说,它也是一种交际手段,不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他们的本国语言是什么,都可以运用中介语无障碍的和他人沟通。

2.顽固性和反复性。顽固性是指中介语的语言僵化问题。一方面表现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功能,使得学习者能达到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水平,而中介语达不到与目的语一样的水平,总是与目的语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有的学习者学到一定阶段就滞留在某一水平无法进步。反复性是指中介语在向目的语靠拢的过程中是反复的、曲折的,有的错误虽然得到了纠正,但仍然会重复出现。这是因为学习者在想使用目的语交际时,因为没有完全掌握而退回来使用中介语来交际,中介语不仅仅是初学者使用,即使汉语水平很高的人有时也会使用中介语。

3.动态性和能动性。作为一种语言,中介语也是运动发展的,是个动态的系统。中介语的动态性指中介语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固定的,它可以随着时间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学生在目的语获得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规则,作出新的假设,让中介语向目的语靠拢。能动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第二语言学习者并不只是单纯的去模仿,有时也会采取一些主动措施。一旦母语和目的语有类似的结构,中介语中就会出现第一语言的类似形式,如果母语中没有目的语的部分结构,那么学习者在学习起来就有困难,如果需要这些结构的时候,学习者就会采用中介语中相关的概念来表述。

三、 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语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人用汉语进行交际表达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理论里中介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介语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路。我们应当汲取前人的语言学理论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得学习者的中介语不断的向目的语接近。

第一,对于学习者的错误。科德将学习者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失误是一时之错,由于口误等引起的。偏误是指偏离了目的语轨道出现的规律性错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失误和偏误,不论偏误还是失误都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错误都存在于中介语的系统之中,在起始阶段教师不应该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只会挫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学生其实是可以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逐步提高语言能力,纠正语言系统,向目的语靠拢。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纠错,一般的失误不用太过于担心。第二,要注重文化教学。学习汉语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会出现不符合我们本国心理文化特点的语用失误,这就要求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文化教学,不能单纯的只教语言,不教文化,只会造成语言僵化的现象。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使用语言的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文化。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语言知识,课堂内容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练习不能重复,同时教学方法要善于启示和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中介语的有效发展,避免“化石化”现象。

四、 总结

中介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渡系统,它是学习者建立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是一个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介语学习和研究能够有效的指导教师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并最终掌握目的语。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14.

[2]朱桌.中介语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9).

[3]李丹青.中介语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9(4).

猜你喜欢
中介语对外汉语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探析
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