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作文的创新写作技巧

2016-05-14 13:31王倩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考创新作文

王倩

[摘 要]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考生提高很大的分值。但是很多考生恰恰是因为作文没有创新,因此很难拿到高分。其实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和得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考生从思想、内容以及表达观点和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情感,那么写出优秀的作文,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关键词]高考 作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29

写作能力是当下高考语文的核心考点,同时也是考生语文水平的综合展示。当今的高考语文,作文占据了很大的分值比重,作文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考试成绩的好坏。但是在现在的学生当中,新颖的作文屈指可数,大多数学生的作品都非常一般,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究其原因还是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精神,学生选材的思想高度不高,七拼八凑抄袭现象严重,或者是陈词滥调,内容严重脱离现实。这样的文章批阅起来,很难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想要得到高分,就要在作文的内容与思想上下手,另辟蹊径让文章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在众多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作文观点要新颖

作文质量的好坏,其中心思想与立意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或者是时间紧迫,难以对文章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与思考,因此导致文章的观点不够新颖,仅仅是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一些较为平庸的方向。但是想要作文得到高分,就要努力克服这方面的不足,在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要仔细思考,从全局出发对文章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多方面思考,因为现在的作文题目很多都不是绝对性的,而是要考查学生对于问题的辨析能力,从多方面入手透彻地分析作文题目,找到其中正面积极的内容,还要发现一些需要引以为戒的事例。比如201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其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对说话的方式进行讨论。考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应当从正面、反面以及侧面,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看法对我们传统的定论形成质疑,但是只要是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现状的,那么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加上考生的合理描写,创作出一篇新颖的文章的可能性就已经具备了。那么在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之后,应当如何进行具体的大纲编辑,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剖析问题,这就是作文写作之前最为关键,同时也是影响文章走向的重要因素。现在的考生面对文章时,总是习惯性地站在分析者的角度,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中规中矩,但是难以融入自身的感情,同时也不利于创新。文章想要吸引人,情感是最主要的。考生可以将描写的视角转换为第一人称或者是进行一定的反转。这样一来,读者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而考生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阅卷老师。

二、文章要具备合理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联想

内容是一篇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的布局与适当的联想,是令文章丰满的重要手段。创作离不开想象,一篇好的作文融入真情实感固然重要,但是作文属于创作,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同时文章的题目要求不尽相同,涉及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高中生的阅历很难做到事事经历。所以适当的想象是有助于文章升华的手段。对于事物,还要具有合理的联想。比如我们听到洛水,就会联想到那风姿绰约的洛神,甚至联想到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又或者我们听到苏轼的词,会想到他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妻子,或者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万丈。这些联想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描写这个主题的素材。由此可见,联想可以拓宽写作的空间,丰富写作的素材,让文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叠或者是名人名言的抄袭。丰富的素材描写,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合理且突出地表达出来。

三、写作要融入感情贴近实际生活

文章就像是一道数学题,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天马行空,而是非常严谨,非常贴近生活。文章的写作,最主要的就是真情实感,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文章,才有说服别人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会说,我的生活很平淡,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对于这类情况,学生就要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边的事情当中去。比如描写风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那么他很难将自然风光描写得准确。所以想要在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就要积极地留心生活,将身边的小事积累起来,这就是写作时宝贵的素材。

作文的创新,是今后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只有学生冲破固有观念与思维的禁锢,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新思维;只有大胆地思考,严谨地运用,才能在写作时下笔从容,写出观点新颖的好文章。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高考创新作文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