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碧 杨运东 李兰
摘 要:以常规药剂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对照,比较了生物农药几丁聚糖防治莴笋霜霉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施用几丁聚糖防治效果不明显,建议与常规药剂烯酰·嘧菌酯混用,不仅防效增加,且可使莴笋增产。
关键词:莴笋;霜霉病;药效试验
彭州市常年大面积种植莴笋,栽培面积达
9 333 hm2,莴笋是四川彭州市特色蔬菜之一。霜霉病是莴笋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强的特点。使用杀菌剂防治莴笋霜霉病是目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长期使用药剂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性,最终导致防治效果降低。为此,以常规药剂烯酰·嘧菌酯为对照,比较了含有多种几丁聚糖交合的双核抗逆因子的生物农药几丁聚糖(太抗)单用和与常规药剂混用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0.5%几丁聚糖水剂(成都特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0.5%几丁聚糖水剂300倍液;处理2:0.5%几丁聚糖水剂300倍液+70%烯酰·嘧菌酯1 500倍液(几丁聚糖50 mL加烯酰·嘧菌酯10 g对水15 kg);处理3:70%烯酰·嘧菌酯1 200倍液;处理4: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 m2。
1.3 试验实施
①试验品种 彭州市地方品种黑牛皮莴笋。
②试验地 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镇楠新村,土壤为砂壤土,有机质丰富,前作为莴笋。
③施药 莴笋于2014年10月12日移栽,苗期共施3次药,即11月5、13、19日各施药1次。施药时莴笋生长势好,处于霜霉病发病初期,且均是晴天施药,对药效试验无影响。
④施药器械与方法 采用卫士-16型手动喷雾器对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用量50 kg/667 m2。
1.4 调查和统计
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共调查50株,分别于3次施药后的第7天调查田间发病情况,统计病株数、病叶数与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及校正防效。
病害分级标准[1]: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4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4~1/2;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
1/2~3/4;4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3/4以上,或叶片枯干。
病情指数=×100,防效(%)=[1-(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防效
由表1可知,单用几丁聚糖,3次用药后防治效果分别是88.43%、57.93%、37.45%;几丁聚糖加常规药剂(70%烯酰·嘧菌酯)混用效果明显,3次用药后防效分别为84.08%、98.20%、100%;单用70%烯酰·嘧菌酯防治莴笋霜霉病,3次用药后防效分别是84.08%、85.85%、98.08%。
2.2 安全性
从开始施药到试验结束,各施药处理的莴笋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说明施用的药剂对莴笋安全。
2.3 增产情况
第1次药后7 d田间观察,施用几丁聚糖的处理莴笋长势整齐,叶色厚、绿,平均株高比对照莴笋高1 cm,全生育期内长势明显增强。12月30日测产结果显示,单用0.5%几丁聚糖处理莴笋,小区产量877.3 kg,0.5%几丁聚糖+70%烯酰·嘧菌酯处理的小区产量为915.0 kg,70%烯酰·嘧菌酯处理的小区产量为786.0 kg,均高于对照的586.4 kg(表2)。
3 小结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单一使用生物农药几丁聚糖或者单一使用常规药剂烯酰·嘧菌酯防治莴笋霜霉病,效果均不明显,而将2种药剂混用后,防治效果明显增加,且莴笋长势增强,产量增加,667 m2增产11.6%~16.4%。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中国蔬菜病虫预测预报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