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东 吴胜虎 郭金涛
摘要:于2014年5月~2015年8月,结合工程实践试验,对部分树种的大树进行了抑制蒸腾剂应用研究,探索了一套通过合理使用抑制蒸腾剂提高大树成活率的办法。试验结果表明:大树移植益选择少阳的阴天于16:00后进行,起挖前分别对落叶树、常青树、喷施200×10-6、300×10-6抑制蒸腾剂。
关键词:抑制蒸腾剂;夏季;大树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20002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设于信阳市罗山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示范园内,地处亚热带向暖带过渡地域,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每年降雨量900~1200 mm。
试验材料为柿树、梨树、桂花、七叶树、樟树、枇杷等难生根树种和带果树种。
该工程中,由于是炎热夏季栽植,为提高成活率,选择16:00后起挖,傍晚起运,夜里进行栽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树种起挖前和起挖后使用效果
在大树移植过程中,分别对七叶树、柿树、梨树、桂花、香樟、枇杷进行了起挖前和起挖后使用抑制蒸腾剂试验对比,喷施浓度均为200×10-6,喷施后30 min观察叶子表现症状,并在栽植后每隔7 d定期观察各树种叶子的表现症状及恢复期,结果见表1。
表1说明,6个参试树种在起挖前和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效果对比明显,在起挖前喷施,叶子保湿效果好,只有七叶树叶片稍有枯萎,而在起挖后喷施的,从起挖到运输到工地,叶子有枯萎落叶状,而且后期长势也较差。这说明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对叶子水分蒸发抑制作用不大。该试验也充分证明了抑制蒸腾剂对落叶树种在起挖前喷施要比在起挖后喷施效果好。
2.2 抑制蒸腾剂喷施浓度对比结果
在大树移植中,对各树种均喷施了抑制蒸腾剂,主要有柿树、梨树、七叶树、香樟、桂花、枇杷各15株,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喷施对比试验,即各树种均为全冠栽植,试验分3次重复,每5株1区,喷施浓度分别为100×10-6、200×10-6、300×10-6。喷施8 h后进行观测,记录每个树种叶子变化表现,并于栽植后定期观察各树种叶子症状及生长表现。各树种喷施不同浓度叶子表现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柿树、梨树、七叶树分别喷施1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叶子卷缩是因为其浓度低,不能起到抑制保湿的效果,从而使叶子失水而卷缩;喷施300×10-6浓度的蒸腾抑制剂产生叶子卷缩、枯萎甚至灼伤等现象是因为其浓度太大,灼伤了叶子所致。喷施200×10-6浓度的抑制蒸腾剂则叶子无变化,而这3个树种叶子均为纸质。香樟、桂花、枇杷喷施100×10-6和200×10-6浓度的抑制蒸腾剂叶子出现卷缩是因为其浓度低,不能起到保湿效果,致使叶子失水,喷施300×10-6浓度的抑制蒸腾剂则叶子无变化,而这3个树种叶子均为蜡质。由此总结可得:纸质树种适宜较低浓度抑制蒸腾剂,蜡质树种适宜较高浓度抑制蒸腾剂。
从表3调查结果看,柿树、梨树、七叶树3个树种和香樟、桂花、枇杷3个树种喷施不同浓度抑制蒸腾剂后期叶子表现和生长表现有很大差异。其中柿树、梨树、七叶树喷施2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叶片及栽植后生长期表现较好,喷施1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和3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叶子及长势均不如喷施2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效果好。而香樟、桂花、枇杷则喷施3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叶片及后期表现均较好,喷施1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和2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叶子长势均不如喷施300×10-6浓度抑制蒸腾剂效果好。
由此总结出:纸质叶子树种使用200×10-6抑制蒸腾剂最佳;蜡质叶子树种使用300×10-6抑制蒸腾剂最佳。
3 结论
苗木起挖前喷施适量抑制蒸腾剂。大树移植时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无风的天气,在16:00以后起挖,大树移栽前,落叶树可喷施200×10-6抑制蒸腾剂,常青树可喷施300×10-6抑制蒸腾剂,对所有切口涂抹愈合剂加以保护植物,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朱磊,刘艾芹.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2]彭丽芬,李新贵.大树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论计,2015(4):211~212.
[3]文忠勇.现代园林中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