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汕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林改工作的不断深化,林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农业生产与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分析了贵池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其促进当地林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农林复合经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08402
1 引言
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将林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型生产系统[1]。该经营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关边缘效应与因子互补作用,将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结合,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通过林农业的协同发展,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力地预防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
2 贵池区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
贵池区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在1400~1700 mm之间,森林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但目前,贵池区农林复合经营才刚刚起步,现有林地14.7万hm2,其中,适合林农复合经营的有1.2万hm2,截至2015年底已经营近0.17万hm2,年产值为3820万元。生态林5.14万hm2,占林地总面积35%,经济林0.882万hm2,占林地总面积6%。林粮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牧模式、林渔模式均得到广泛应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创造出不错的经济效益。相关产业基础已初具规模,林地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3 贵池区农林复合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资金支持,造林树种单一,规模小
由于很多树种生长周期较长,加上资金周转缓慢等原因,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尽管地方财政对农户发放了一定的资金补贴,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加上农户贷款难等因素,很多农户缺少资金,难以将现有的复合经营规模做大做强。目前,退耕造林与荒山荒地造林所用树种比较单一,混交林、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林地偏少。比如,贵池区周围山地通常种植的林木均为杉木、外松、马尾松、杨树等。
3.2 农户不了解复合经营模式,参与意愿不高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能否成功推广,除了需要科学合理的模式设计外,还取决于农民对这一新型发展模式的认知程度。当地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缺乏了解,更无复合种养的经验。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中都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而本地的农技服务体系比较滞后,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另外,林木生长的周期较长,而复合经营获得经济效益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造成农民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参与性不高,更愿保持原状,采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林木种植,因此,获得的效益很低。
3.3 缺乏专业性人才,科技含量低
贵池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身的经验与自主创造,因此,科技含量偏低。同时,林农方面的技术人才较少,在职人员年纪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难以为农民提供先进、实用的林农技术。目前,当地种养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合理的规划设计,忽视了林农综合效益,随意占地毁林,随意放牧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林业环境资源[2]。此外,由于纯林面积较大,树种单一,病虫害防控能力较低,极易爆发病虫害,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侵扰。
3.4 信息化程度不高,市场流通机制不健全
当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仍是以传统的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农户之间缺乏交流,加上信息流通不畅,能获得的市场信息十分有限,容易跟风种植,导致复合经营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本地的相关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信息化与组织化程度均不高。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出行业组织的优势,不能为农户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与专业指导。这样造成了当地林农产品市场流通滞后,极大影响到产品的市场销售,也明显阻碍了贵池地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
4 贵池区林农复合经营发展对策
4.1 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发展目标
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明确当地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指导思想[3]。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池州市林改工作思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将林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带动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将贵池地区打造为生态林业地区、林业产业高速发展地区。
4.2 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贵池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农林复合经营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林业长远发展规划中。同时,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从有关单位抽调管理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并公开招聘专业人才,确保备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邀请专家对农林复合发展模式出谋划策,并开办讲座,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相关部门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主要经营模式与成功经验。
4.3 创新经营机制,增加发展活力
在大力实施兴林富民的发展战略时,贵池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效益中心,创新运作机制。首先,要放活产业政策,遵循“谁投资谁受益”与“谁受益谁管理”两个原则,进一步放活林业产业方面的政策。通过优惠政策与优质的服务对外积极招商引资,并继续扶持林业产业大户、行业龙头企业。其次,要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对辖区内的林地与“四荒”资源均根据“不变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活化经营权”的原则,通过租赁、转让、买断等方式,促进林地资源的合理流转[4]。再次,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通过业主式经营、反租倒包等手段来有偿开发林地资源,进一步调度公众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4.4 加强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积极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开展讲座,对村干部、种养大户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同时,由区农林部门组建相关技术服务小组,上门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向农民介绍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治、科学种养等知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林业人才、复合农业人才,并抓好对镇街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4.5 健全市场流通网络,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由当地政府牵头,积极引导各镇街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组建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其组织化与信息化建设,及时为农户与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切实为他们解决林农产品的销路问题[5]。另外,要以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品牌体系建设为依托,利用互联网+林业模式,加快推进林地综合开发重点项目的网站建设,打造覆盖贵池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为农户与企业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信息服务。
5 结语
林业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贵池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因此,要坚持走农林复合经营之路。通过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推动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兴.农林复合经营在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4):120~124.
[2]陈 静,叶 晔.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5):84~87.
[3]洪文智.浅议当前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35(8):36.
[4]李玉航.辽西地区农林复合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5,19(6):47~51.
[5]杨桂芬,童国富,曾广林.南漳县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7,42(6):60~65.
Abstract: As China's deepening reform of forestry work, forestry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groforestry, fully using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organically combin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forestry production, which has multiple benefits of ec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oforestry models in Guichi Area ,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promotion of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forestry economy.
Key words: forestry; agroforestr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