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翔
【摘要】油画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变化。为了更大限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成就,更彻底真实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油画艺术家的心声,达到促进人类社会交流发展的目的,就必然拥有一支具备较高跨文化翻译技能的翻译队伍。
【关键词】中国油画 跨文化翻译 英语
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油画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变化。为了更大限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成就,更彻底真实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油画艺术家的心声,达到促进人类社会交流发展的目的,就必然拥有一支具备较高跨文化翻译技能的翻译队伍。
一、中国当代油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1.中国油画是西方油画中国化、民族化的产物。中国文化几千年昌盛不衰,其精髓是对外来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以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处理方式。油画走本土化道路是合乎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一百年来中国油画家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中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瞩目。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苏天赐等中国油画的巨匠毕生都在进行着西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油画的民族化最根本核心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油画语言中得到张扬。它包括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对语言形式的独到认识等等要以我们的文化母体为核心。
2.中国油画是市场化与国际化共融的结果。油画在过去被人们当作“洋货”一样顶礼膜拜。在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油画在某中程度上也被打上了商品的印记。画家无法像曾经那样在“象牙塔”里潜心创作。面对生存问题,他们必须学会向市场低头。在目前,中国文化市场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是实力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及具有财阀背景的西方投资人。他们推崇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往往是那些既符合西方文化背景的审美要求,又具有中国民族化表达方式的作品。中国油画的发展必然要充分考虑商业利益,这也是满足市场化要求的必然趋势。
二、 翻译之于中国油画的意义
翻译,尤其是艺术作品翻译正如香港翻译协会会长金圣华女士所言,“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这说明虽然译者的任务是担当语言中介,职业操守要求我们要尊重艺术家及作品。但与此同时,译者亦不能妄自菲薄、放弃立场,甚至是讲自己当作卑微低下的次等角色。艺术作品的翻译,尤其是油画作品的翻译过程是译者重构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尽力体味画家在创造时的情感状态、思维方式及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而后凭借本国语言符号转述原作者的思想意义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意义。译文可读方为可取的翻译,艺术译文尤其要先求朴实通顺,表意清晰。
三、 中国油画跨文化翻译策略
1.针对大众欣赏者的翻译策略。面向大众欣赏者的翻译要求比较简单,就是要通过跨文化翻译读懂画作传递的最直观、浅显的讯息,保证大众欣赏者能够流畅地理解。这类翻译策略应采取归化策略,通过翻译尽量让画作贴近西方文化,避免欣赏者可能碰到的跨文化障碍,提升画作欣赏趣味。
2.针对一般收藏者的翻译策略。面向一般收藏者的跨文化翻译,要充分考虑收藏者具有一定的油画欣赏水准和较强的认知能力,他们希望透过画作了解异国风情,所以要通过跨文化翻译尽可能地详尽而准确地传递信息,较多地保持原作的艺术风貌,会增加他们的兴趣。这类翻译要采取归化与异化并举策略。首先通过异化翻译将画作特色进行原汁原味地传达,而当产生误读时,可适度归化。
3.针对精英投资人的翻译策略。面向精英投资人的跨文化英语翻译。此类翻译水准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他们不仅对西方油画具有深刻的研究,同时对中国油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极高的专业欣赏水准。这类翻译应该精确地反映原著的内容与意蕴。他们要求翻译不仅要能表达清楚表达作品本身,还要准确的传递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深意,“希望知其然,更希望知其所以然”。此类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力争把原文的所有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他们。其中可以借鉴西方历史事件或典故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当涉及油画技巧和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时,应加以必要注释,以利研判。
四、结论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不同文化之所以产生跨文化障碍源于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养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两种文化越是不同,这种冲突越是激烈。如果将两种文化的不同称作文化距离,那么当使用不同语言、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产生的文化距离就会更大。在翻译实践中,跨文化翻译是实现两种文化顺利过渡的必然手段。合理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中国油画翻译实践中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各个国家、不同民族间存在着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但是对未知文明的探索和对美的向往是全人类永远不变的主题,是不存在理解的鸿沟的。
参考文献:
[1]潘义奎.油画的突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油画民族化路径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