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华 В.М.菲利波夫
学界普遍认为,人文交流、公共外交与争夺国际话语权、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密切相关。近年来,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主体、对象、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基于雄厚的语言人才培养与储备,依托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作为国家间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体,高校担负着在国际合作方面实施国家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战略的重要使命。此前的研究多从宏观或个案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问题。本文从高校国际教育合作入手,探讨高校在国际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定位、路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为中俄两国国际教育合作推动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提供新的观察角度和案例。
一、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
一般而言,人文交流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的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大动力。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相互促进和补充,与文化外交、民间外交等相近,但人文交流不等同于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并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言之,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主导(主体),以他国民众为对象(客体),通过国家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内容)增进国家间理解与认同,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国际关系行为。
公共外交是对传统外交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交流则是由政府和民间双向推动,其范围更广,手段更丰富,对象更多元,对双边关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随着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行为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加入,使公共外交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公共外交场域由早先的政治经济逐步扩展到人文交流领域,公共外交的问题领域、议题设置、媒介与路径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高校作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地位、作用、路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公共外交主体的历史责任,成为推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文化先行者。
(一)多语种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基地
公共外交以他国民众作为对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多语种人才的支持。目前,以非政府组织作为行为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急需各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满足公共外交需要的多语种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成为公共外交实践中的一块短板。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依托多语种人才培养优势,成为公共外交外语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基地与储备库,探索公共外交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公共外交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拓展以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中俄两国国际合作。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内容提供者与实施者
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孔子学院承担着境内外汉语人才培养与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重要抓手,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日益发挥着推广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俄罗斯俄语中心及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承担着俄罗斯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职能。中俄两国高校凭借多语种优势,应在两国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发展语言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目前,以国学、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体育文化,以及以戏剧、舞蹈、民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艺术,正在走进孔子学院课堂,或以团组出访模式深入驻在国社区,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俄罗斯电影、芭蕾、油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最近两年,俄罗斯红色旅游线路受到中国旅行者的青睐。中俄两国高校应继续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角色定位,发展两国间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服务。
(三)公共外交国际化平台建设者与维护者
公共外交实践需要国际化平台。国际化平台建设是高校发挥公共外交行为体作用,进行公共外交实践所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依托中俄两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中俄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俄语言文化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俄青少年国际交流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研究中心、孔子学院、俄语中心等。中俄两国高校参与建设的这些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已经成为两国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平台公共外交功能,维护基于公共外交实践的平台运行,是中俄两国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重要任务。
(四)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主渠道之一
与官方外交重在政治经济领域不同,公共外交关注政治经济利益,更重视人文交流。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高校在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跨文化对话具有共通性。高校有着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外语流利,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有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显著优势,从而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在中俄教育国际合作中,两国高校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互派访问学者、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实行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合作建设国际化平台等活动,推动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通过影响对象国的政治文化精英及公众来影响决策层,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构建友好合作的基础。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对话,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互信,努力扩大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国家软实力输出。中俄两国高校作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主渠道,应该讲好中俄故事,传播中俄声音,争取有利于中俄双方国家利益的国际舆论,提升两国软实力。
二、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
分析表明,高等院校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成了公共外交“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三位一体整合运作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中,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中俄两国高校,在该体系中承担着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职能,在中俄公共外交实践中应着眼于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国家公共外交整体战略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可操作工具。
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应遵循跨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跨文化对话主体双方基于不同意向,都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争取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和政策取向,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中俄两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外交平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包括传统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及论坛等,针对不同对象,如政府官员、公众人物、商界领袖、知识分子、智库、民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既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和实践舞台。为满足公共外交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项目先行、平台依托、人才培养、储备与输出并进的工作思路,服务公共外交实践,同时为公共外交顶层设计与规划提供智库咨询与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认识论、方法论资源。
三、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项目依托
中俄两国高校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资源。其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建立合作办学机构及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项目。专业方向涉及语言学、区域学、艺术、经济、管理、设计、国际贸易等学科领域。除此以外,中俄高校还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和访问学者项目,其主要形式是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合作出版科研成果、进行学者互访等。利用校际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是高校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中的公共外交活动更多为以公民个人为主体,以他国公众为对象,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公开活动或私下交往为主要方式,以传递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
(二)平台建设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诸多机会。这些国际化平台包括设孔子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中国及俄罗斯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俄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既有机制化项目,又有依托国际化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实践,从而具有影响驻在国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简称上合项目)的框架下,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俄罗斯多所上合项目院校合作进行的区域学专业人才培养联合项目、孔子学院中小学生夏令营和海外文化巡演、俄语中心系列活动等。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由于该孔子学院在当地进行持续深入的汉语语言文化教学,其影响力不断加强,获得了亚美尼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亚美尼亚教育部将汉语确立为该国国民教育第一外语的法律地位,进而使汉语专业进入了包括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斯拉夫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位授予体系。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还建立了中国汉语与文化中心。由于汉语教学在亚美尼亚的持续升温,中国外交部和亚美尼亚外交部已签订协议,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合作建立第一所汉语国际中学,由孔子学院负责教学与运营管理。该案例说明,基于国际化平台的公共外交实践能够促进语言文化推广传播和国家软实力提升。
(三)目标驱动
在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中,高校应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亦应尊重驻在国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从而为公共外交实践争取良好的人文环境、有效的人脉资源和充足的项目运营保障。除了技术性、操作性的因素以外,人们还应当在更宽广的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公共外交的崇高使命和未来发展道路。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应为两国公共外交服务,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提供人才支持、智库咨询和科研支撑;发挥文化先行者作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服务,为建设区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发挥作用,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外国家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认同,促进国家间跨文化对话,增进彼此理解与互信,避免文明冲突,促进区域内外国家经济社会和平发展,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四、高校公共外交活动中的文化认同:
原则与策略
如前所述,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公共外交负有促进 “民相亲,心相通”的使命。公共外交对象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合作与交流等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与这些外显因素相比,人文因素,特别是文化认同是影响各方合作前景,并可能造成现实阻碍的深层原因。中俄两国高校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人文交流与合作达成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文化对话,避免文化冲突,突破现实与潜在障碍,完成和实现公共外交的任务与目标。
(一)认同、文化认同与公共外交
夏建平认为,“认同”作为一种关系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身份的认同,二是对观念的认同;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国家行为体之间获得国际社会成员身份,并逐步认同国际社会规范的过程。这里,我们将认同概念引入对公共外交行为体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互动关系分析,并尝试从文化认同入手,揭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中的文化认同因素及其正面与负面影响。
与认同概念着重从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中的社会化现实运作不同,我们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及其国民作为行为体对自身民族文化共同性的自我身份认知和民族个性主导观念的普遍接受与经典阐释。
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行为体文化认同、接受、理解与阐释的正面与负面评价,是导致国家间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正面与负面走向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因此,应当从将国家作为国际合作主体的角度,通过建构公共外交活动中互为理解和接受的正面文化认同来促进各方双边及多边合作,通过不断消除彼此间负面的文化认同来解决和克服合作中的问题与障碍,从而形成良性的主体间性文化认同互动,正面引导、合作共赢,从政策、项目、操作、人文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广泛充分的公共外交活动,促进各国文化认同的良性互动,努力避免和消除消极文化认同的误解与障碍,为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间人文合作提供内发动力,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战略,构建良性的国家及国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二)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原则与方法
文化认同概念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打开了新的观察视角。从文化认同理论入手,可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中的文化对话提供基本概念与原则、策略与方法。
1.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原则问题
分析表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不仅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人文价值更具本质性。
(1)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文化冲突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对作为合作对象的异文化的认同。遵循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通过文化对话消除误解、排除障碍、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促进各国民众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奠定民意基础。
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应当成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可用来指导公共外交行为体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单一文化认同,为世界各国推行多极化战略和反对超级大国单极化战略提供了内在文化解释。
(2)和而不同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致力于加强跨文化对话,增强理解与互信,扩大多元文化认同。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各方都有各自坚持的核心国家利益,也有在合作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预期。公共外交行为体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尊重对方利益关切,尊重多元文化差异,多元互补,互利共生。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消解西方单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克服合作中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化解中国威胁论、大俄罗斯主义、泛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在公共外交中给各国民众的交往与项目建设带来的潜在与现实障碍。
因此,“和而不同”原则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某种能被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扩大各方共识,形成文化认同。人文交流各方不再是一方胜过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的胜负关系、零和关系,而是形成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利益,在各民族文化对话中找到契合点,构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双赢与多赢格局,致力于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
(3)宗教信仰多元认同原则:避免实用主义倾向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注意尊重各国宗教信仰,遵循宗教信仰多元认同原则。国际合作中应注意项目建设与宗教信仰的和谐统一,避免利益驱动、结果至上的实用主义倾向。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也有不同。宗教信仰多元带来的潜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偶发因素突然出现,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坚持宗教信仰多元认同原则,除了要避免实用主义倾向外,在公共外交实践操作层面,应尊重自身与合作方民族宗教政策与信仰,避免因宗教背景知识不足带来的跨文化障碍。因此,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宗教、语言与文化认同背景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2.高校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为多元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文保障。
(1)建立高校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需要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中俄高校应当以大学合作为基础,建立高校间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对两国人文交流具有基础意义。分析表明,具有多元文化认同及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建设。第一,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外国语大学联盟或建立联合大学的可行性。第二,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高校对象国语言文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各国语言学习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俄两国开设各小语种专业的高校还不多。我们建议,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将语言专业教育与区域学专业方向相结合;同时,建立区域学、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区域学、语言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2)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研合作机制
公共外交对象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推行各自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框架下,推动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学研究的合作机制,对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应当在“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建立由各国多学科学者共同参加的非官方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制定合作科研项目,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就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主题联合展开科学研究;就课题设计、资料公开、科研合作、分歧讨论与解决、成果发表与共享等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制度化安排、政策与资金支持、科研成果推广等可操作性问题上形成结论,由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落实。
此外,应当在联合科研机制框架下,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国别问题研究、民族文化语言对比研究,对各国间频繁出现的文化误解和误读,国家及国民刻板印象,定型观念、大众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民族语言世界图景共性与差异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形成科学严谨的结论,供决策部门参考。
多元文化认同的联合科研攻关十分重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科研合作,以最终达成共同接受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这对逐步建立各国多元文化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方核心国家利益关切的同情与理解,建立“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国家及民众间相互认同与信任,构筑民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多元文化认同智库建设
多元文化认同需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建议,“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联合各国科研机构,推进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建设。智库的建立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有力的政策咨询、项目调研、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同时,区域内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也应发挥智库功能,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科研与实务服务。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教育合作中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对象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策略方法等问题,并着重从文化认同角度尝试提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与方法。公共外交主体各方可以从文化认同入手,相互调整适应,以增进理解与信任。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中俄两国高校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方法,希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飞.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 外交评论, 2005 (3).
[2]尼古拉斯·卡尔. 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国际新闻界,2010(7).
[3]吴白乙.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 国际政治研究,2010(3).
[4]周庆安,吴月. 公共外交研究需要构建“新常态”——2013-2014国际公共外交研究的新动态[J]. 对外传播,2015 (1).
[5]李志永.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 外交评论,2009 (2).
[6]吴勇毅. 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7]廖宏斌.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8]赵可金. 人文外交: 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 外交评论,2011 (6).
[9]赵启正. 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 外交评论, 2009(5).
[10]陈力丹,熊壮. 201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 对外传播,2015(1).
[11]刘雯,刘笑盈. 2014年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综述[J]. 对外传播,2015(1).
[12]郑华.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2012(2).
[13]王义桅. 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
[14]于朝晖. 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 国际观察,2008 (1).
[15]叶皓.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J]. 现代传播,2012 (6).
[16]胡百精. 公共外交的语境、内涵与形态[J]. 国际公关,2009(2).
[17]夏建平. 认同与国际合作[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编辑 潘雅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