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6-05-14 14:42梁琛柳苏芹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中国化邓小平

梁琛 柳苏芹

【摘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宝库中,有关宗教问题的专门论述虽然为数不多,但与其它方面的重要思想一样,同样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处处闪烁着中国特色的理论光辉,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解决中国面临的宗教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宗教和睦、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史贡献

研究邓小平对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邓小平本人对宗教问题的论述;其二是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央书记处专题研究了宗教问题,并于1982年3月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即中发[1982]19号文件)的重要历史性文献,这个文献集中代表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理论价值

1、对“什么是宗教”,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宗教”进行了新的概括,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内涵的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内涵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诞生以来最为权威的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论述,但这种侧重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揭示宗教的本质是不能全面反映“什么是宗教”这一更为广阔的内涵的。19号文件开宗明义,对“什么是宗教”这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首要概念作了如下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辟概括:“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在这儿,我们党首次以中央文件的权威表述,提出了宗教本身是由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四要素组成,并且明确指出了宗教这种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这一显明结论。这就给我们明确地揭示了“宗教是什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针对当时存在的某些“左”的错误认识,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全党同志对此务必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的警示。

邓小平在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明确指出了“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终究是要消亡的,但是只有在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自然消亡”的基本认识之后,着重针对当时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明确警示全党“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全党同志务必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上述“不现实的”,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在关键的时候,邓小平以伟大的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领袖无私无畏的气魄,冒着个人声誉可能会受到威胁的风险,力挽狂澜,使党和国家免于动乱,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继续稳步有序的深入推进,现如今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了强国之林,而世界上的众多第三国家却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自由化之后,生产力长期停滞甚至严重倒退,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相比之下,邓小平的胆识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在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把它作为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9号文件全面阐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内涵,这就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即是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的完整表述,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定自己无神论信仰的同时,真正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坚定信念,同世界上一些号称维护宗教信仰自由,实则只有信教者的自由,而对不信教者进行多方限制的虚假做法,对于一些拿“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说三道四,横加干涉的霸权主义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号文件强调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当然绝不能被利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绝不能被用来禁止某种宗教,只要它是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为此,就必须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绝不允许”,这就是:“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宗教压迫剥削制度;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在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19号文件水到渠成地明确提出了我们党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这就是“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奋斗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郑重宣布任何背离这个基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受到党和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二、现实意义

纵观邓小平在各个时期的宗教观,都贯穿着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明确的目的性,即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纲领服务;二是清晰的务实性,即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民族宗教政策;三是鲜明的党性,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这种党性又体现为民族性;四是精湛的辩证性,即在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防左,也要防右。

1、有利于处理好我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19号文件在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具有五性说(即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在解放以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宗教的状况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但宗教问题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和判断,对待现阶段我国的宗教问题,应立足于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张皇失措,是不对的;忽视实际问题的存在和复杂性,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也是不对的。

2、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进步

与爱国宗教信徒结成统一战线,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我们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在世界观上,马克思主义同任何有神论都是对立的;但在政治行动上,马克思主义者和爱国的宗教信徒却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应当成为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所领导的规模广大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就必须努力做好争取、团结、教育、引导、培养和安排宗教界人士的工作。作为党的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各种宗教中培养一大批热爱祖国、接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代表人物。

3、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建国后,我们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推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的正确方针,使天主教、基督教变为中国信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在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中,废除了封建特权与剥削压迫制度,使广大信教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实现了政治上、经济上的翻身解放和宗教信仰上的真正自由。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一贯主张,1981年12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副书记科隆博时指出:“梵蒂冈必须尊重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独立自主、自传、自办教会的政策,这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必然要提出的政策”。但是,我們党和国家从来不反对宗教界正常的对外交往,因为它能促进中国与外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我们在坚持平等友好、独立自由、自办教会和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原则的指导下,积极正确地开展了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宗教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友好交流。通过宗教界的友好往来,消除了国外教会组织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解,增强了我国宗教界代表人士与国外宗教界友好人士的交往与合作,对促进中国与外国人民的友谊和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我国的政治影响,撒播了和平友谊的种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祖国的腾飞做出了很大贡献。邓小平这种鼓励宗教界的正常对外交往,是整个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宗教问题的一条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邓小平自述[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3] 吉米·卡特, 著. 汤玉明, 译. 刘亚伟, 校.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M].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

[4] 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 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M].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思想年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梁琛(199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齐鲁工业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柳苏芹(199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齐鲁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中国化邓小平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
红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