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琛 柳苏芹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繁荣。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領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一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对宗教理论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宗教观之间的继承、发展、创新与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性。本文将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之历史渊源、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内容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求明晰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进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它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思想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关宗教的思想与理论政策,还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中的有关党的宗教理论、方针以及有关宗教的相关政策和思想,形成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邓小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贡献,可以从时间上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而内容涵盖了有关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的本质、价值、作用,以及方针政策等。其蕴含的政治和思想智慧,对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贡献
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佛教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道教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也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国有10个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藏族、蒙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信仰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佛教。同时,由于旧中国是个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社会,各种迷信思想繁多,宗教与迷信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各种对宗教的错误认识在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宗教的广泛性、群众性,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并为党制定相关的宗教政策奠定了群众基础。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邓小平便十分重视统一战线中的宗教工作,尤其强调要保护庙宇和教堂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1948年,在他担任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期间,就曾根据当时中央有关土改的文件指令和中原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土改政策和整党政策,并起草成文,题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文中指出:
我们对于城市乡村的公共建筑物、工厂、作坊、学校、文化事业、教堂、庙宇、乃至地富的房屋、家具、树木等等,作了相当普遍的严重的破坏,且以军队最为严重,引起人民的极大反感。群众说:“共产党军事好,政治不好!”我们许多领导同志,至今还没有真正觉悟到这种农业社会主义的破坏性是反动的罪恶的行为,对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政治影响都是难以估计的损失。
这其中有关保护宗教“教堂、庙宇”的政策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和支持,毛泽东随后在写给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的信中提及:“有了中原局的这个文件,中央就不需要再发类似的文件了。”这个文件是我党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保护宗教“教堂、庙宇”的正式文献,它表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坚决把宗教“教堂、庙宇”当作是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和参与宗教活动的权利,将破坏教堂、寺庙等行为视为“反动罪恶的行为”,并指出要对教堂、寺庙等宗教建筑和文化事业加以保护,严禁人为地加以破坏,邓小平关于保护“教堂、庙宇”的观点与毛泽东有关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不谋而合,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的宗教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宗教政策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先后于1947年、1948年在陕北的白云寺、山西的五台山考察时曾指出,宗教建筑、宗教哲学、宗教美术、宗教音乐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要好好保护。但即便毛泽东提出了这些有价值的言论,但仍未见诸笔端,后世只能够从回忆录中窥见当时的相关言论。而邓小平的此份文件便弥补了此项缺憾,该文件以党政军机关的名义下发,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一致认可,成为中央文件之一。在此之前,我们曾一度认为毛泽东在1952年会见西藏致敬团时提到要“发展西藏的文化”既具有“文化包括宗教”等内容。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有关“发展西藏的文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进程,搞好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贡献
在宗教的本质观上,宗教界和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把它作为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定义。而学术界主要是从人们的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来看待宗教的,是从“反映论”来揭示宗教的本质的。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从本质、价值和历史,以及从对待宗教的政策和原则等方面全面阐释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邓小平的宗教观更多的是体现在以他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1982年中央19号文件,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迄今为止,邓小平对于宗教的本质观没有详细的记载。而仅就党的宗教政策而言,1982年中央19号文件中有关宗教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因此,邓小平在这里把宗教视为一种历史现象,表达了宗教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意识现象。在宗教本质观上,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论”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符合宗教的发展状况。正是由于我党对于宗教本质有着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会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宗教政策。
邓小平从文化的角度支持我国宗教的文化交流。1980年4月19日他在《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一文中,对中日两国的宗教交流活动做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文化界和佛教界人士,把国宝鉴真像郑重地送来中国供故乡人民瞻仰。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它必将鼓舞人们发扬鉴真及其日本弟子荣誉、普照的献身精神,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事业作不懈努力。”1981年,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副书记科隆博时还指出:“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教会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这其实是对宗教消极作用的一种肯定。
邓小平在宗教的价值观上持二重性观念,但考虑更多的则是宗教的适应性,这成为我党积极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渊源。这一认识具有历史性和辩证性,是符合国情、世情的,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马列经典作家在宗教历史观上不主张人为地消灭宗教,他们认为只有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1982年中央19号文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曾指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文件体现了邓小平的宗教历史观即宗教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个过程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历史上曾适应过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是我们不能否认又必须正视的历史现实。否则,我们的宗教政策就有可能脱离现实而成为空谈。邓小平的宗教历史观,体现了与马列经典作家宗教历史观的一致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邓小平自述[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M].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3] 吉米·卡特, 著. 汤玉明, 译.刘亚伟, 校.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M].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
[4] 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 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M].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邓小平思想年编[M]. 中央文献出版, 2011.
【作者简介】
梁琛(199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齐鲁工业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柳苏芹(199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齐鲁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