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14 17:33刘华为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办学特色课程设置

刘华为

[摘 要] 民族学校的课程建设,既要体现民族教育特色,又要满足教育教学功能。在课程开发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沈阳市满族中学提出并构建了“海东青”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国家基础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满族特色课程等共四大类,旨在使学生充分表达自主选择的意愿,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以实现统一与灵活相结合、深度发掘与宽度拓展相结合的需求。

[关键词] 民族教育;办学特色;课程设置;满族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现在,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往往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环境与背景下不断凝炼、丰富,这些“特殊”就在积淀中形成了学校的特色。

沈阳市满族中学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城市满族中学,至今已有385年历史。从1631年皇太极颁发的“劝学会”开始,历经宗室觉罗学、盛京宗学、奉天维城学校等名称,1991年在原皇学旧址重新恢复满族中学,爱新觉罗溥杰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12年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沈阳市民族特色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学校提出“为每位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海东青”课程体系。

一、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沈阳市满族中学把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有专长、求实创新、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学校依托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等高校重新设计并优化现行的课程结构,完善课程配置,加强“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的建设。通过研发学校课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课改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得到最大的帮助和发展。

(一)海东青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该课程体系包括国家基础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满族特色课程四大类。除国家基础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为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充分表达自主选择的意愿,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以实现统一与灵活相结合、深度发掘与宽度拓展相结合的需求。

(二)海东青课程体系的名称由来

海东青,满洲语音为“雄库鲁”,汉译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满族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满族精神。

沈阳市满族中学的标识是在征集全体教师和学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完成的。标识的主体是满文的“满”字,变化成龙的造型,在龙的两侧伸出一对羽翼,象征满族中学的腾飞;标识底部采用绿色圆盘制作,代表希望,代表绿满校园;标识正中是“满族中学”四个字的汉语拼音缩写;整个标识采用四种颜色,象征满族的八旗,充满浓厚的满族特色。

(三)海东青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

海东青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来自《康熙家训》,即勤、慎、精、敏,学校又将这四个字重新定义成学校新的文化精神和育人目标:勤即勤劳俭朴、勤勉好学;慎即诚实守纪、谦虚谨慎;精即钻研求真、精益求精;敏即敏锐果敢、开拓创新。

学校着力培养具有勤勉、谦虚、求真、创新精神的满中学子,把勤勉作为培养基础、谦虚作为必备品质、求真作为研究方式、创新作为实践结果。

(四)海东青课程体系的核心素养

学校在全面培养合格人材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通过课程与活动因势利导,从而培养具有“勤、慎、精、敏”的优秀学生,既注重课程中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养提升,又强调塑造思想道德方面的素养,发展与加强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学校结合育人目标,编写了满族中学誓言,激励学生将“勤、慎、精、敏”的誓言化为一点一滴的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社会担当、人文底蕴、品格高尚、乐学善学、身心健康、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的合格人才。

学校关注学生艺术体验的培养,并在“创造适合的教育”理念下,为学生多方面提供学生素养成长所需的环境与训练,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设一些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形式多样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程,以张扬学生的个性。新课程的建设发展了学生,学生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中得到了成长。

二、课程结构

学校通过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建立以国家基础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满族文化课程四大类课程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在四类课程中,我们将课程目标设置不同的指向,即做到“勤、慎、精、敏”,这样又在课程目标上,可分为四大体系,称为“勤课程”“敏课程”“慎课程”“精课程”。

三、课程评价

在推进课程的实施中,学校特别注重用好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在课程评价环节上,分为活动评价、体验教育评价、作品评价三个方面

活动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教育评价要侧重学生体会与汇报成果,而作品评价要通过班会、作品展示等环节设计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

(二)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每一节课都设有前期学习,中期实践,后期总结

保证每次学习的完整性,实效性。同学们以记录,绘画,资源网站,作文、摄影、摄像、海报等生动的形式记录他们在场馆中的收获。

该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课程。同时,课堂的开发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四、实施案例与研究成果

作为一所民族学校,沈阳市满族中学始终以传承弘扬满族文化为使命,以创办优质民族学校为宗旨,努力将学校打造成现代化优质民族学校。学校深入挖掘民族资源,力推满语教学品牌,铸就珍珠球品牌项目。为传承满族文化、推广满族语言,学校在七、八年级学生中开设满语课程,向学生传授满文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满语会话和句型用法。

(一)“三位一体”因地制宜立根本

“三位一体”指的是教师队伍、开设课程、教材研发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三位一体”的扎实推进是有效传承满族语言之根本。本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想,“三位一体”的规划部署既要高屋建瓴,更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师是推广满语的重中之重。我校于2006年成立了满文教研室,由素有满文基础的黄桂周主任主持工作。聘请市满族联谊会肇乐群会长、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院佟悦主任为学校满族特色文化教育顾问,定期指导我校开展相关工作。选派两位年富力强的满族籍教师参加脱产培训,承担学校满语教学工作,专门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开发与研究。

满文教研室对教师进行了2期满语培训,参加培训班的教师有满族籍教师和热爱满语的教师20余人。教师们主要学习了满文字母基础知识、古诗5首和教师课前课后的问候语。随后教师的满文培训扩大了培训范围,加入到学校的培训工作中,成为固定的、常态的培训。经过系统持续的培训,全校教师都具备了一定的满语基础,如今教师每天的上下课都实现了用满语向学生问候。

2011年9月,学校加大了满语教学的力度,增加了课时,七年级和八年级都开设满语课,每周每班一节,纳入正常的教学课程表中。授课内容由满文基本语法、口语会话练习、基本句型、古诗欣赏和三字经五部分内容组成。课堂上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编撰适合学情的满语教材是在校园内推广满语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几年的满语教学工作积淀基础上,在我校民族教研室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满语课教材初稿。今年学校计划出版《满语》基础篇、中级篇和高级篇,这套教材适合所有满语零基础的人学习满语。

2015年3月,满族中学被东北师范大学确立为满语教学基地,这为满族中学更好地开展满语教学、推广满语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特色活动学以致用增活力

在教学满语的过程中,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语口语比赛、满语故事会、节日寄语、满文单词书写展示、满文书法比赛。满语口语比赛最具挑战性,采用班班之间对抗打擂的形式,最终产生月冠军、年度冠军。满语故事会最为师生所喜爱,生动的故事、流利的口语、精湛的表演令大家艳羡推崇。极具特色的节日寄语现已成为学校的时尚。每到重要的节日,满语教师都会组织学生制作贺卡,用满语写上自己的节日祝福。满文单词书写展示、满文书法比赛,不仅让师生切实地领略到满族语言文字的精美,同时也在师生中掀起了书法的热潮。在活动中,学生们愉悦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享受到了收获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信心。

(三)立足校外,辐射社会

作为一所民族学校,传承满族文化,推广满族语言文字,责无旁贷。2012年3月学校面向社会开办了满族文化教室——盛京昂吉满语班。

为传承满族文化与历史,学校推出校本教材———《满语100句》《满族知识》《满族珍珠球》等系列教材,开发了满语课与满族知识课,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为其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把会表达、善运用、能创作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充分放开学生的思想和语言,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力求体现自主性、趣味性、综合性与活动性,使满族语言与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曲洪刚.符号视角下满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1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孙锦涛.略论我国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3).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办学特色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