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方君
摘 要:近年以来,青少年自杀事件频繁,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对这种现象加以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学校教育对策,意在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 自杀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77-01
近几年,我国每年自杀的人数总计为10多万人,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资料显示,在中国,15-30岁的青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自杀。中学生5个人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青少年的生命观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实,生命教育必须提上日程。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分析自杀背后的原因,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关注学生心灵,引导青少年走好人生之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花季,正是身体强健、求学就业的好时机。那么为什么要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呢?主要原因有:
1.1 意外的挫折和打击
如考试失败、交往受挫、失恋、失去重要财物等,而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又过低。选择轻生之路的中学生往往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过高,父母期望也很高,而一旦受到挫折,便承受不了,感到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或者受到挫折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往往走上绝路。
1.2 家庭危险因素
有些父母管教过严,家庭中缺乏交流,孩子时常处于不被人理解、看重的地位,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有可能以自杀方式唤起父母的关注;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包袱,再活在世上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使孩子任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很低,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批评,就可能自杀。另外有些父母自身关系不好,对孩子感情上的关注很少,孩子从小感到“世态炎凉”,可能变得自卑、抑郁,在遇到挫折时,可能采取轻生方式。
1.3 人际关系的僵化
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她)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痛苦、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
1.4 精神障碍
据有关资料统计,因精神障碍而自杀的青少年占13,2%,因此也不容忽视,其中抑郁症是导致青少年自杀最重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低,认为自己无能、毫无价值,时常流露出轻生念头等。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担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针对这些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学校应该采取各种对策来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健康。
2 学校教育对策
2.1 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课因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在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构建生命化的教学课堂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与关爱他人,以及珍惜我们的生命是极有现实性的。在品德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教材,提示生命教育的丰厚的内涵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容了当今人类生命的观念体系、行为体系,如初一上册《成长的烦恼》《正视自我》《假如我是你》,初一下册《承担责任》,初二上册的《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与挫折同行》等等,具备了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诸多素材。把这些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教材在编写上也有意识地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老师要随时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
老师只有随时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的问题。如果心理出现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化解学生的消极不良情绪。具体做法: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交往、情绪、行为的动态变化,与其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无故缺课的学生,立即通知监护人:勿给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注意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学生,若发觉有上述征兆性异常情况,出现如流露出自杀意念或企图的同学,立即报告老师;警惕学生身上任何细微的上述征兆性的异常变化;相信你的怀疑,学生可能自杀,并直接地提问其是否正在考虑自杀,如果这样,是否有自杀计划。在第一时间告知学生的监护人,并建议其向心理医生求助;不要对学生所告诉你的自杀意念表现出震惊,不要与其辩论自杀是对还是错,或问他们你自己是否称职;不要承诺保守自杀企图的秘密;如果你认为自杀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应让人守护着,确保其安全,通知其监护人,积极地与其呆在一起时刻关注着。
2.3 学校要做到家校携手,合力呵护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组织“家校活动日”、“发放家长信”、“寒暑假教师进行家庭普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信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生命教育,重视学生的校内外活动安全,家校一体,主动积极为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生命是可贵的且具有不可逆性,关注生命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忽视生命教育将会给他们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健康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各界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安全的堤坝。
参考文献:
[1] 姚红.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原因及反思[J].当代青年研究,2009(3).
[2] 周月英.青少年自杀心理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月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