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筱雨
摘 要: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社团建设、如何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学社团的功效、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值得思考。
关键词:社团建设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21-02
校园学生社团在中学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亮丽风景线。社团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在课余生活中适时、适当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成就团队合作意识,更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1 中学校园学生社团简介
中学校园学生社团是青年中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在自愿的前提下,在学校团委等相关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中,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目的组建起来的非正式组织。中学校园学生社团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是面向厦门外国语学校学生的一个非正式、非盈利的学生组织。作为厦门外国语学校连续十年获得校园十佳社团的老牌社团之一,创意社一直致力于举办具有创意性、参与广泛的特色学生活动。例如,轻质粘土制作大赛、星光许愿瓶制作、跳蚤市场等。除此之外,该社团还承担了厦门外国语学校学生社团的对外交流活动,不仅负责接待来访交流的各姊妹学校的学生社团,还代表厦门外国语学校外出参加其他姊妹学校举办的中学生社团交流分享会,分享社团建设管理的经验。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在厦门市中学社团联盟乃至福建省中学社团群体中已经小有名气。
2 社团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学校,对社团管理制度的缺失
从现实的中学社团发展情况来看,许多新的中学社团在成立之初,轰轰烈烈,社团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极高。但在热情过后,由于没有社团长远的发展规划,社团活动开展的形式趋于形式化、单一化,甚至社团成员和活动开展次数都在慢慢萎缩,尤其是当某些社团负责人毕业之后,社团活动便后继无人、社团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最后消失了。
以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为例,从表面上看,目前创意社的活动仍旧办得红火热闹,但是创意社内部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社团骨干学生干部断层、社团干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社员涣散的现象,有的社员们好像并不在意社团活动,有时候开例会人都到不齐,社团学生干部的工作不够扎实,部分社员没有积极性和参与感。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学校社团管理制度的缺失。许多学校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不对中学生社团进行任何形式的管理,只是将社团做简单的备案,很大程度上,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校方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再好的学生社团,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出现机构、组织和人员的涣散,丧失凝聚力和影响力。
2.2 社团,完善自我管理的缺失
由于中学生受年龄、心理、阅历、课业负担等的限制,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限,还不足以规范社团的管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领,中学社团在运行过程中,在自身管理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不能像大学生社团那样规范有序。
从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规范性,社团自我管理章程不完善、不系统、不具体,活动单纯靠成员的一腔热情运行,导致社团活动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效果;二是在社团的运营过程中,内部管理不完善,分工不明确,评价机制缺乏,导致社团内部凝聚力不够,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脱节,社团活动的宣传、吸引力不足;三是社团成员不稳定,由于进入社团的门槛较低,没有规范的审核和约束,离开也很随意,导致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以上种种原因,影响了中学校园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健康持续发展。
2.3 人才,干部梯队培养意识缺失
在中学社团中,社团干部梯队的培养意识缺乏,也是影响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采访中,部分社长有提到,社团存在换届时候人选缺乏、主要干部断层等情况。现任的社团负责人由于学业压力较大,不能有效地管理时间,忙于社团事务的安排,对培养社团负责人计划的进展关注不够,导致未来的社团负责人可能无法全面链接社团运营,甚至履行社团负责人职责,在换届之后可能影响社团的运营和活动的成效。究其原因,是学生自主运行的社团缺乏干部的梯队培养意识。
3 社团建设新思路的探索
3.1 以创意赢得支持,打造精品社团
创意社,顾名思义是以创意活动为灵魂,其主要宗旨是举办创意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丰富住宿学生的校园生活。因此,创意社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创新创意为核心,通过创意策划、创意活动等,赢得学校广大学生和校方指导机构的支持。
就中学校园来说,学校是社团最大的支持和保障方,无论是社团的管理制度制定,社团的长远建设等,都需要有校方的支持,社团才能长远发展。社团应争取能够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社团干部的培训、交流和指导,并由学校指派指导老师,指导社团工作。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当尽量争取学校提供场地、基础设施甚至经费支持。
3.2 职权细化,提高社团自我管理能力
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需要从每一次的活动当中锻炼、总结、传承。社团的组织者可以在借鉴前任社团负责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社团内部的自我管理机制,从社团的宗旨、社团的人员分工、社团的工作职责、社团的活动计划、社团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逐条具体规定,是社团的整体运行更完善,从而保障社团的持续发展。
具体到每一次活动当中,则应该从活动内容的确定、形式、组织、分工、预期效果到总结等环节,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每年都会举办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在活动筹备阶段,创意社应该先召开筹备会,针对活动的时间、活动的项目、经费的筹集、所需物品的准备、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宣传方式、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案等,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方案,并按照小组分工,各小组要把工作安排到每一个社员身上,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在活动结束后,社团组织者应当做好活动之后的经验总计和活动效果分析,给予每一位社员反馈和评价,让每一个人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3.3 “1+1”培养模式,保障社团骨干梯队建设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课业压力较大,课余时间较少,为保证学生社团干部衔接无断层,社团得以顺利传承,学生社团可采取梯队培养模式。即:当现在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可及时补充和顶替,而这批接班人的未来接班人也同时在进行培养和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仿佛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形象称为梯队。
学生社团的干部梯队该如何培养呢?以本届厦门外国语学校创意社为例,首先,在社团纳新时,要有目标、有计划的纳新,吸纳社员应该以社团的宗旨为导向,吸纳社团需要的人才,比如创意社的宣传部,就应该要求社员具备一定的特长,比如绘画、设计等;其次,要在纳新之后,健全社团干事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对社团社员的表现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对考核优秀的社团成员进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我成长的成就感;同时,在考核当中,发现和培养下届接班人,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平台,提条件压担子,着重培养。在社团的干事中,通过培养和考核,选拔优秀者成为下一届社团的主要干部,下一届社团主要干部上任后,由进行新一轮的社团纳新。如此往复,一届一届,老部长或社长把经验传给干事,犹如“梯子”一般,一届一届往下传。社团便得以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锻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良好载体。其中,社团干事的选拔和筛选是基础,社长人选的引导和培养是关键。在这样“1+1”(1年社团干事,1年部长或社长)的培养模式下,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就能保障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在中学校园里,学生社团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因此,青少年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增强自身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雅.促进中学生社团正常运作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3.25.
[2] 潘敬芳.对中学社团发展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