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96-02
高中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考虑不同的写作对象,恰当安排结构,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推敲、锤炼语言,实现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来。可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写作的水平却日益下降,文质兼美的作文如凤毛麟角。为了解决学生不会说话、不会作文这一难题,笔者力求对症下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 学生作文差的表现
1.1 言之无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统领和主宰着文章的一切”,写文章应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新课标实施建议: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但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却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刻意追求辞藻华美,追求时代气息,热衷于排比句、名人、时髦话语,反而忽略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嬉笑怒骂的真感情,忽略了深邃而厚重的真思想。
1.2 言之无物
文章或言论空洞,没有实际内容。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写人说理要充分,材料使用要充足,可是高中学生作文中很多是空话、套话。叙事文章老生常谈,缺乏细节。议论文说理空洞,材料匮乏,实在没办法就拿李白、苏轼、杜甫、屈原等历史名人来说事,或者摘选诗句来装点门面。生硬干瘪,矫揉造作,东施效颦。
1.3 言之无文
作文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语言苍白,词汇匮乏,句子不顺,文笔不畅,甚至强词夺理。学生作文中,“这位年轻人太不应该了”、“大错特错了”、“在此我要批评年轻人”、“如果我是这位年轻人,我应该怎样”、“古人尚能如此,我辈如何如何”……口水话连篇,诸如此类苍白无力的语句屡见不鲜。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同样,一篇好作文得有文采才行。“‘有文采是对文章语言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底蕴。”
1.4 言之无序
近几年一些高考考生的文章,多数考生喜欢开头来一段排比段,中间三段,三个分论点加三个事例,再加一个结论,结尾段和开头段内容形式相似。这样的结构模式本来具有清晰的特点,但由于行文过程缺少跌宕起伏的艺术处理,分解的分论点之间缺少必要的段落过渡,以致内容上分不开,排不顺,互相重合,本是清楚的结构反而显得紊乱,呆板的模式化写作,它使文章没了章法,没了灵动,剩下的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材料和干巴巴的几条框框,令人生厌。
2 小学生作文差的原因
2.1 缺乏生活阅历
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学生每天的生活无非是从家里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再从学校到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生活阅历较浅,语言苍白,思想肤浅,怎么能够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呢?
2.2 缺乏阅读积累
阅读对积累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大有好处。“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了“源头活水”,材料自然就新了,思想自然就深刻了,文章自然就有了生气。
2.3 缺乏深入思考
任何文字下笔前都要构思,组织材料,还要阅读材料。可是考场时间有限,学生往往草草扫上几眼作文题,顾不上构思就开始行文。这样以来,审题偏颇、立意肤浅、文章杂乱无章等毛病就接踵而至了。
人缺少思考,就没有全局构思。另外,有的学生不考虑论点是否经得住推敲,不考虑论据是否能证明论点,将论点与论据生硬地链接,不对论据加以分析,不考虑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导致的。
2.4 缺乏正确指导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大部分比较僵死的搬用写作知识,作文与社会生活脱节,功利主义色彩太过浓厚,老师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就像一同装窑烧制出来的瓷器一样。
3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激发写作欲望
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观察、真情的释放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
3.2 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独立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和问题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作文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做人。一旦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
3.3 引导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
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是就要多读,持之以恒,十几年耳濡目染,充分吸收文学营养,写出的文字自然就优美了。
3.4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养成自由表达的习惯
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性,要尽一切可能解除束缚,让其体现出写作的自主性、自由性、个性,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写作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自我。既可以写经验世界,也可以通过想象去写理想世界。学生自己选材,自己命题,人物速写、景物素描、音乐欣赏、书画评析、诗文鉴赏、影评剧评、时事评论、旅游观感、读书笔记、知识小品、经验介绍、思考一得、科技信息、市场印象、街谈巷议、社会调查、学校新风、家庭琐事,以及各种文体的习作,或虚或实,或长或短,即兴命笔,均可写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写作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他者和自我展开对话,从而创造生活、完善生命。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潜力,精心呵护学生写作的主体性。
3.5 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目前的作文评改中,教师太多在越俎代疱一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这种传统的评改方式苦了老师,却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帮助不大。
笔者尝试让学生先自己修改,然后学生相互改。自改和互改,给学生提供了“改”的用武之地,学生自改互改,从实际批改中,获得修改文章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既发扬了各自的长处,也医治了各自的弊病,取长补短。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也不容忽视,为让学生更有效的修改,教师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提供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