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筠
“Our research on beards and voices shows that beards probably evolved at least partly to help men boost their standing among other men.”
男人究竟为什么会长胡子?人们探讨男女之间的性征差异时,通常会将差异归结为进化过程中性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进化过程中两性中的一方会选择令自己能够吸引更多异性的特征。虽然并不是所有女性都喜欢蓄胡子的男性,甚至很多女性认为不蓄胡子的男性显得更加干净整洁,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胡子的确起到确立男性在同性当中的优势地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都认为长有胡子的男性更加成熟、强壮和有进取心。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年代,男性需要竞争来吸引女性的注意,胡子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胡子不会完全决定男性的吸引力,但是蓄胡子的男性显然更具有优势。
“The Doorway Effect occurs when our attention moves between levels, and it reflects the reliance of our memories—even memories for what we were about to do—on the environment were in.”
打开了冰箱门却忘了自己想拿什么东西;上楼拿钥匙,到了楼上却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被朋友的话打断思路以后再也想不起来刚才想要说什么了……相信你也有过类似的尴尬经历。这些都可以称为“门口效应”(doorway effect)。每天,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行动的不同层级不断转移,即具体行动——策略计划——目标的过渡。“门口效应”就发生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它反映了我们的记忆力对所处环境的依赖性,环境甚至会影响我们对要去做的事情的记忆。“门口效应”发生的原因或许就在于我们同时改变了生理和心理环境,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环境并且思考着不同的事。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些短暂失忆,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烦恼。
“From ancient tales of demonic(魔鬼的)night visitors to contemporary reports of alien abductions(绑架), theres a long history of terrifying tales that may be linked to sleep paralysis.”
你有没有经历过“鬼压床”?明明意识是清醒的,却好像被定在了床上,整个人动弹不得,连眼睛都难以睁开,无端地陷在无力甚至恐惧的混沌状态——这种清醒的噩梦着实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但其学名叫“睡眠麻痹”(Sleep Paralysis),更准确地说,是“睡眠麻痹期间意识”(Awareness During Sleep Paralysis)。人在快速眼动睡眠期会做梦,此时的大脑是近乎清醒的,眼睛不停地左右转动,而身体却不会动弹。原因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我们大脑一做梦,身体也跟着起劲,那就没法睡了。但有时控制身体醒来的“开关”—— 一系列的神经传导物质由于某种原因反应不过来,所以大脑醒来了,身体还是不能动,在这一状态下人普遍会感觉到胸口有压迫感且被人注视等,从而导致了各种类似“鬼压床”等怪力乱神的解释,不同的文化中还有不同的版本——随着人类集体想象力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被外星人绑架的说法。
“The pain of isolation may be what motivates people to make friends.”
芝加哥大学在对孤独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把孤独从心理学领域和文学领域带入了生物领域的范畴。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动物,作为一个物种能延续至今的原因正是通过沟通合作而得到的社会保护。但为什么人类一开始会想到去“抱团”,会主动去找别人组队呢?原因是害怕孤独。一个人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孤单感源于基因遗传,如果孤单感是有害的,那相关的基因早就被淘汰了。但孤单感的存在,或者说,孤单带来的痛苦感正是生物适应性的体现。孤独所带来的痛苦,正如口渴和饥饿所带来的痛苦一样,会驱使人不断地寻找陪伴,以缓解这种痛苦;而社交则会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和保护,有益于长期生存和发展。然而,这种痛感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有人会非常依赖他人,而有人则可以离群索居,不以为然。
“But whatever comes of Apples new patent (or its car), one thing is for sure: Cars will continue to become more technologically tied to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多,出门似乎只携带一部手机就够了。最近,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又申请到了一项新的专利—— iPhone电子车钥匙(iPhone Car Key)。此项专利的全名为“使用可携带设备解锁车辆”,即车主可通过解锁iPhone上的数字密钥,依靠蓝牙无线启动车辆。车主还可以和他人的移动设备暂时共享解锁权。此项功能无疑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其安全性受到了诸多质疑。人们普遍认为,云端上的任何数据都具有安全隐患,智能车钥匙可能会方便黑客盗取车辆,或者造成一些更糟的后果,但苹果公司声称会始终优先考虑保护顾客数据的安全。此项专利也引起了不少人猜测苹果公司将推出iCar的打算。无论这项专利能否在将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车辆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
“Creativity is nothing more than doing the same thing in a unique way.”
印度的交通安全一直是个问题,仅在2014年,就有139,671人因交通事故丧命。据统计,在印度,平均每四分钟就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每天死亡人数高达382人。到底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市的一对母女给大家送上了一份惊喜:3D斑马线。司机从车里看地面的3D斑马线时,3D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由于颜色醒目,而且此类斑马线在印度尚不常见,司机越靠近斑马线,斑马线的3D效果越明显,由此引起司机的好奇和疑惑,从而令其减缓车速。这样一来,过往行人的安全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Today I'm going to make the Louvre Pyramid disappear.”
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不见了?别慌,这只是法国街头艺术家JR的一个小小“魔法”。玻璃金字塔是著名设计师贝聿铭的经典之作,1989年起成为卢浮宫入口,此后每日总有众多游客滞留在入口处自拍。而如今,若是仍站在入口处自拍,照片里可就没有玻璃金字塔了。为什么?因为JR利用光学效果,用巨幅博物馆照片遮住了整个金字塔,从特定角度看,照片与背后的建筑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从正面看,金字塔本身消失无踪,游客要想与玻璃金字塔合照,只能离开入口,另寻角度。这已经不是JR第一次利用细节处的伪装达到目的了,而这些作品总能引人深思。
“The point of the artwork is to show the creators libertarian ironic attitude towards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right now. The idea was to show two conservative leaders with huge egos finding comfort in each other.”
近来,立陶宛一家烧烤店外墙上的涂鸦在网上疯传。墙面上,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与美国共和党领跑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亲密拥吻。这幅画显然是在讽刺近几个月不断吹捧称赞对方的两位政要,普京称特朗普“杰出而有天赋(a really brilliant and talented person)”,特朗普则表示他会跟普京处得很好,因为他“一直对普京有好感(always had a good feeling about him)”。很多评论者都注意到这幅画很像1990年画在柏林墙遗址上的那幅“共产主义同志之吻(Socialist Fraternal Kiss)”,那是东德领导人昂纳克(Erich Honecker)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之间的亲吻。不过,那幅画基于两人在1979年的真实拥抱,而如今普京与特朗普的拥吻则是虚构出来的,少了一丝放松,多了一层僵硬与怀疑。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立陶宛的这幅墙画中,两人都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正如现实中的状况,不论两人如何给对方戴高帽,他们之间真实的政治相容性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