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来琦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与尝试的权力,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能力的发挥,摧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希望。本文根据个人的一些学习和思考,以及在一线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积累,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含义;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83-02
1.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含义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我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对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我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我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在教学结构上,主要体现在:我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我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初步结论--交流总结与提高这么一个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有意注意,使学生注意观察,保持持久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里,创设情景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因为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发现问题从而明确提出问题的来源,而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使学生产生困惑和求解的强烈愿望。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借助生活实例创设情景,引出问题。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二)猜想与假设。问题呈现之后,不要急于用实验去检验,更不要直接说出答案,此时正是启动思维的大好时机,我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大胆猜想问题可能的答案。一般来讲由于问题所涉及的定律、规律、性质是学生还未学过的,因此他们的解释或提问题只能是一种猜想。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经验或生活经验,自由而具体地提出各种设想,也可以凭直觉进行设想。对于学生的猜想,我要引导学生进行筛选,突出重点,加以综合,形成"假说",以便确立探究的方面,这一点在科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假设和猜想作为铺垫,有了前面筛选出来的问题,学生便跃跃欲试,他们极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必须通过实验途径来解决问题。那么,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这时,我又要发挥"导"的作用了。首先,不考虑实验的操作细节或仪器的组装和用处。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展开讨论,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从中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检验假设的真伪。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明确了实验的设计方案、器材和实验步骤以后。探索活动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学生可以开始进行合作探究了。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我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同桌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各自发挥探究优势就相关的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索,合作小组可以是4人或是6人。小组应该是一个班集体的缩影,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基础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学生。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全班集体同做一个实验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题。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现象,而忽略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得出,我及时引导学生把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并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扼要记录下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注意巡视,在关键处加以指点、启发,要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提出的假设猜想可能很多,涉及到的实验可能不少,这时可以对其中学生不容易完成的操作加以示范。
(五)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第一步是:对实验数据和观测资料的解释。所谓解释,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探究过程中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理解。学生的理解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现象相一致。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第二步是:依据实验数据判断一个被检验的假设是否正确,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挫折与成功。当然,我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前述探究,然后作出初步结论,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有所收获的喜悦与兴奋。
(六)交流总结与提高。相互交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同组实验者之间已经进行了内部的讨论和小范围的交流,这时可以让学生扩大交流的范围,如组与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展开更为广泛的交流。在交流的活动中达到"切磋"的目的,实现思维的碰撞。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对巩固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意义重大。得出结论与知识运用。在学生演示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提出新问题。这一步是总结整节课的收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物理课离不开老师的演示实验,它是物理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教学的好方法。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及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探知兴趣,甚至有一些好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终身难忘。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学习一门学科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动机诸因素中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教材中有一些实验可见度较低,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看清实验的过程和现象。久而久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事物理教学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考察。为了能够提高物理课堂中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实质上就是将演示实验放大化。同时将演示实验摆在中心位置上,以便于学生们的观察和对于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对于一些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提高教育。总之,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用重要地位。我们要创造条件做好教材中所有的演示实验,同时还要积极补充有价值的演示实验。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尽可能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实验操作台上完成。有些演示实验会受时空的限制、学生观察的视角小、清晰度低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我在领会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质的基础上,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合理可靠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积累与能力发展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
[2]吴永熙;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4]刘文义;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中小学管理,2014-7;
[5]裴绨娜;高中物理教学,学周刊,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