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

2016-05-13 05:40王冰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过程

王冰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47-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消耗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灵活的运用电教手段,正确进行电化教学,不失是一种达到"优化"的良好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化抽象的内容为具体的事物,化静态为动态;它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并通过声、色、形象等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高度积极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电教手段不容忽视。下面,我就从小学数学角度就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交互平台、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益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即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向老师、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实现互动。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的功能,展示学生的各种解题的方法,留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

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网上调查学生喜欢玩的小游戏,并做好记录,然后改变了用纸和笔来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大胆运用WORD中的统计表工具指导学生制作统计图,在40分钟内完成了手工操作所不可能完成的内容,用WORD制出好统计表后,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合作交流,说出设计的意图、思考方法、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从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到电脑上整理,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又把握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动静结合,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这些内容的设计是静止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像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见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致死的本质。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把圆柱体模具切开、拼凑。但它确实凌乱无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电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切割成许多小份,再拼凑,这样,过程就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割补法,帮助了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有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有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许多同学说,因为不喜欢数学,所以学不好。为什么有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抽象性思维不是很强,单纯的说教会使学生产生数学课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以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验中掌握数学规律。

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从学生最关注的每日上学、娱乐时间出发,让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契入点,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概念。在处理"时"与"分"的关系时,我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转动的分针与时针,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时=60分;在感受1分钟时间多长时,我让学生观看了1分钟时间的flash动画,在欣赏动画片段的同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时间的长短,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在感受秒有多长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了奥运会百米短跑的镜头,让他们不仅了解时间的长短,还了解在短时间也能做好多事,让他们有珍惜时间的意识。

4.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整合

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可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一位教师以网页的形式设计了如下的学习计划:①播放一十字路口的交通场景,启思:你用什么方法能概括出这个路口各种汽车经过的状况呢?②页面显示:划"正"字统计或列表统计(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统计任务)。③集体交流,说说你从这项统计任务中知道了什么?④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各城市人均收入、各国森林面积等信息,整理数据,自己进行相应的统计,并阐明统计意图。学生在这一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尽情地汲取知识,而且深深地领悟了其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和正确对待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成果甚是丰硕。

我们只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就可比较"放心"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任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使教育不再是"模子印造厂"。

参考文献:

[1]孟云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 现代教学. 2007(0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数学过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