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友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6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读中培养能力,在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1.培养兴趣、语言主动性
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对儿童来说,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被动的学,虽然是不可能学好的。而学龄期儿童,学习的理智感一般比较差,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为明显。他们学习的动机更多的为感性所驱使。因此,我们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儿童刚入学时,他们对识字、读书、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的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都感到十分新鲜,然而并不是永恒的。在某种情况下,如单词重复的教学活动,过难成过易的作业,以及老师无意的训斥,都会压抑、挫伤学生这种习贵的心理,以至逐渐淡化 ,视学习为负担,严重的甚至想竭力地逃避、摆脱学习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这样即记得快,又记得牢。如:我在教"会"字时,给学生画了一个坐在云上,先让学生看图,再看字形来记。这样记人在云上就是会。
2.规范字词读音,快乐口语交际,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本身失去了它原本的韵意。
规范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小学作文。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用标注的音标规范字的写法和读法,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老师都要运用普通话教学,在与学生交谈的时候也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做起,规范自己的语文学习环境,针对很多常见易错的字,应该罗列出来。
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及时到位。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有质效地领略知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高段学习特点,推行自学提示,任务要明确,便于学生学习,引导并带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相互合作、探究,提出质疑并学会思考,更好地完成预习作业。预习要求具体如下:①认真初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批注词义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摘抄;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并概括课文大意;③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或是读后的初步感想和不懂的问题。(标在书上或者课文旁边);④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充分预习是一个好学生的普遍做法。预习能使你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课下你会觉得轻松愉快。合理按排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同学是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是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当然,预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哪种方法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4.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
首先是好读教科书,其次是好读各种各样的书。要使学生好读书,我认为必须做到:①老师好读书,打造"书香校园";②学生切实体验到读书的好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③有足够的适合学生读的书;④实践"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理念,如此,才能让学生都好起来。再说"读好书"。"读好书"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把书读好,提高学业成绩,即"读好书"的功利目的;其次,读好的书,提高阅读品位,即"读好书"的战略目的。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第一层面,把书读好。首先是把教科书读好。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读好教科书,就不成其为学校教育、不成其为课堂教学。编入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要默读,能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沉思默想、能圈画批注,不断提高默读的速度;要略读和浏览,快速地搜索、提取需要的信息。把书读好的标志是学业成绩,即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换言之,每一位学生都"达标",就是"把书读好"了。第二层面,读好的书,提高阅读品位。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此建议具有战略意义。
5.教学要注重张扬学生个性
现代教学论的真谛就是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语文教学应多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
5.1在生活实践中,张扬学生个性。学生的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者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如:在开学之初,让学生回忆起假期生活中一页页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断,让他们把在假期中的见闻和实践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一段段真实的经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句句实践后的感受……在这种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了解许多风土人情,有许多的感人的体验和收获。然后,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小故事再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达到了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5.2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教师要注重场景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引向学习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教学写景的文章后让学生做导游和写解说词,学了人物的文章后让学生当记者进行采访或与人物网上对话,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5.3在口语交际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口语交际课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二是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大脑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