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冬
摘 要: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这不利农业的发展。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而且人口众多,必须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这样才能满足需求。本文对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现状进行了探讨,还对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了介绍,希望对相关管理单位提供一定帮助,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改善耕地保护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现状
土地是我国重要的资源,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得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且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单位需要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耕地保护制度,还要对现行的耕地保护机制进行调整。下面笔者对耕地保护管理的新机制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对建设单位提供一定参考,在今后利用土地资源时,一定要避免对耕地进行开发,保证农业的产量。
1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
1.1 农民耕地保护意识淡薄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很多农民由于文化不高、素质较低,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在平时的耕作中,没有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农民为了保证收益,需要在土地上耕作、播种,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很多农民为了挣更多的钱,选择进城务工,这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而且对耕地的保护越来越不重视。在种地的过程中,有的农民产生了仇富的心理,觉得粮食安全是保证城里人的安全,自己耕作非常辛苦,所以在施肥时采用了农药。我国出台了很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但是很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政策的重要意义,对政府部门土地征用心有余悸,而且一些农民比较看重土地的补贴,并不关心对耕地的保护。在对农民进行采访后了解到,很多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土地被政府征用,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钱,可以改善生活状况,而且还可以用这笔前做买卖,或者自己创业。农民的这种心理不利于对耕地的保护,但是这些调查与采访并不代表所有农民的想法,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很多农民还是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多对农民进行教育,改变其错误的想法,这有利于保证粮食的安全,还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2 村集体组织对土地保护意识虚化
我国相关部门对土地保护制定了相关准则,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且是由村集体组织统一管理的。据调查很多村集体组织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是名存实亡,所以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执行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土地管理方面更是缺乏实际意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一般都掌握在村干部手里,这是一种只维护个人利益,以权谋私的行为,将集体所有土地转为个人财产,而且收敛钱财对土地进行转让,这种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这无法实现对耕地的保护,而且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3 地方政府征地
为了发展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很多政府开始向农民征地,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地方政府的运转,我国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分税制,这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励地方政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纵容了地方政府通过收取土地使用权来谋取收益的行为。有的地区政府部门是通过有偿使用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这一收入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0%,所以,当地方政府的财政陷入危机后,就会利用这种方式增加收益。政府没有站在耕地保护的角度看待问题,二是借地生财,这违背了土地管理的准则。有的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通过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外来的企业,而且降低了成本,有的还实行了零地价,在对土地进行大规模圈占的同时,缺乏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一现象不利于完善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机制发挥效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2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
在对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农民也缺乏土地管理意识,这使得我国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土地的利用率也越来越低,不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耕地保护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农民错误的想法,还要对地方政府的官员加强约束,使其更好的实行土地管理制度。
2.1 将土地日常管理工作重心转向城镇规划区:不同的省份,平地与山地所占的比例的不一样的,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这些土地基本都处于城镇周围,在进行建设方面,基本使用土地都是在6%的平地内,而94%的山地的耕地面积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后,没有发生耕地面积的变化,这样就合理的保护了耕地。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将土地的管理工作重点转向城镇规划区,以城镇为中心进行区域管理,这样将各个区域所划分的土地管理好,整体在土地保护上就会提升一个台阶。
2.2 国家规范土地管理模式: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对土地不合法的转让,避免一些政府人员由于私欲而导致土地管理失效。所以,国家应该建设金字塔式的分级规划管理。并针对我国的国土进行统一的规划划定城市规划管理区,这样,国家监管省级城市的规划管理区,省级管理监管省内地级市的规划管理区,市级管理监管管辖内的县级规划管理区,县级管理监管乡镇管理规划区,这样组成一个管理网络,相互牵制,并针对重大项目的工程建设,做好征用土地的报告工作。
2.3 对各级土地管理的详细信息进行分级监测:由于是进行分层式的管理,所以各个阶层的管理面积在管理上存在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别,这样对于在土地管理信息图件数据库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根据不同的比例尺来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但是,现如今科技发达,这样在建立底图资料时可以通过卫星或者航测正射影像为底图,将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规划等管理信息为一体的全数字化基础性土地管理信息资料,为宏观调控及土地的保护,提供准确的管理信息,并保证资料的客观性进而直观性,为规划管理区的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分级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的实行现状进行了分析,由于农民缺乏保护意识,村集体组织对土地保护虚化,而且政府征地缺乏合理的计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耕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土地管理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做好调节工作。为了建立完善健全的土地管理机制,应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城镇,还要加强对土地管理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本文所介绍的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经证实具有可行性,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冰玉.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3).
[2]李科威.论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与策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黄炜琦.浅谈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5(12).
[4]罗仁斌,韩学坤,侯开雄,甘爱国.楚雄州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