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容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阅读能力的强弱能够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由于教学方式不当,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此,教育学者开始研究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以期改变现状。模块教学法就是教育学者研究的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模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就对该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模块教学法已经逐步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有整体感知、立体拓展等几个教学环节组成。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为阅读教学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模块教学法要想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改善自身的教学思路,真正的接受模块教学法,并有将其付诸实践的能力,只有如此,模块教学法才可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1 小学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模块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整合、高效,将整个大单元体系有效的组织起来,真正的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而且还利于学生实现广泛阅读。基于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模块教学模式主要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也可以将其称之为预习反馈。教师可以借助到导读单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相互之间交流预习的内容,适当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对重点片段进行反复朗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概括内容,以此找出模块主题,找出疑难问题,由此形成教学预案,以此激发学生研读文章的兴趣。
第二部分:组合研读。模块教学背景下,研读注重的是教材重组、强调的是整体推进,因此被称之为组合研读。组合研读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把握文本,学会微观阅读。教师要想实现组合研读目标,必须要找到建构模块,以此找到切入教学的重点。因为好的切入点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做好文本整合工作,进一步推进板块教学,还利于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更能够掌握训练方法,由此进入到阅读情境中。重构课堂时要注意审美的表达,该浓烈的时候要浓烈,要淡的时候要淡,切记要适宜。
第三部分:立体扩展,即以模块主题为点进行扩展,由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从而有效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某些文章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点面结合等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找一个与该文章写作手法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并且进行小组内分享,对好的片段进行仿写,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语言应用能力。
第四部分:特色分享。正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一个单元大约需要10个课时,而若应用模块教学法只需要应用7课时就可以全部完成教学内容,而剩余的3个课时则用来进行个性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这三个课时进行阅读指导,阅读欣赏、绘本赏读等,这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2 模块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
2.1 导读
导读是整体感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对导读进行单分层设计,依照教学现实情况来自主选择,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相互合作扫清所有的文字障碍,将文章大致脉络理清,找到模块主题,以文章主题为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基本的知识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预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组合研读阶段。
2.2 聊读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循序善诱,能够与学生边读边聊,通过聊天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文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直觉与深入,使儿童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文本形式、情感与价值观中,达成个性认知、理解与体悟,提升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聊读教学中,教师设置童趣化聊点,师生对话轻松不深沉、聊谈少精讲、网状不线性,在模块式聊谈中渐渐感悟、在感悟中个性朗读、在朗读中逐渐理解、在理解中有所发现,以亲近方式渐达文本深处,实现语用默会、智慧生成。聊读方式在模块教学组合研读课研究中产生发展,其立场是聊出童真,其艺术是聊活思维,其本质是聊化智慧。它的操作强调主题统领、模块推进。因此在聊读过程中,可优化模块设计,实现模块教学与改革阅读教学方式辩证统一。五年级下册《水》,通过聊苦掌握数量词使用,通过聊乐体会动词短语与白描运用,通过聊精神感受反衬妙处。在聊与读过程中确保儿童“在学”。
2.3 比较读
组合研读课中,教学具有表达共同点模块时,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思路组织阅读,经历品词析句、朗读体悟、表达比较等集约语文活动而内化文本表达,深化情感体验。五年级下册《天火之谜》与《诺贝尔》组成百折不挠模块,通过比较阅读两文中的人物遭遇、实验场景,掌握表达科学家不同品质的方式。
2.4 赏读
组合研读课中,面对模块中经典文本,以咬文嚼字、初感深入等方式悉心揣摩,共探语言力量。课例“读演水浒打斗”,整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与“武松打虎”中打斗场面,组成模块赏读,印证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赏读绘本,读图画,猜情节,悟精神,师生经历曼妙阅读过程,沉浸在文本所含的无穷精神力量之中。
2.5 群文跳读
立体拓展课中,依据模块主题,组合多篇课内外文本形成新模块,开展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阅读,深化组合研读,广化语用积累,固化价值体验,内化文学表达。跳读选文来自《亲近母语》《小学语文同步阅读》等读物,一般为聊主要内容、读关键段落、绘阅读生长树、提炼文本主题、归纳写作技巧,课外阅读由弥散变集中、由可能变实在。课例“走进民间故事”从《牛郎织女》的研读入手,跳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解译民间文学的密码,使课堂教学充满文学的味道。
2.6 吟诵读
充满个性的特色分享阅读课中,以吟诵方法教学古诗模块,读悟唱演,最大程度还原诗歌本身意境;引导学生诵读儿童诗模块,品味浅语艺术。诵读是个性化阅读课中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共读、猜读、推介读等方式,使阅读课与生活阅读相连,使阅读量增加、质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模块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更佳,但是对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比如教师必须预先做好备课工作,对文章有整体把握能力,对课堂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总之,模块教学法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应用的价值,教师的素质能力必须过硬,在此基础上,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
[2]柳化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2(8).
[3]肖雪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2(7).
[4]张艳慧.对当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
[5]张进,韩丽.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