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定量测度与分类评价

2016-05-12 07:03:18程叶青
关键词:三亚市海南省城镇

杜 娜,王 平,程叶青

(海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定量测度与分类评价

杜 娜,王 平*,程叶青

(海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基于旅游竞争力的科学内涵,文章从城镇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条件等5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城镇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度及分类评价,提出差异化提升建议.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南强于北,东强于中西,沿海强于内陆”的空间格局特征.三亚市旅游市场独树一帜,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市县.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省各市县城镇应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促进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等级评价

自2009年国务院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但也加剧了地区间旅游竞争态势.因此,旅游竞争力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技术路径也日益成熟.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提升策略及文献综述等方面.如刘素平等学者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和量化评价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回顾,进而分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不足[1];温碧燕等学者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2-4];丁蕾等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5];董锁成等学者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

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学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分为4个层面:1)从国家层面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如王琪延等学者对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7]等.2)从大区域层面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如汪德根等学者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8-9];黄耀丽等学者对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初探[10];武传表等学者对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比较[11]等.3)从省域层面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如部分学者对吉林省[12]、广东省[13]、山东省[14]、甘肃省[15]、河南省[16]等省域内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4)单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评价,如周常春对肇庆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17],牛洪霞以福建沙县为例对小城镇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等[18].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旅游竞争力的研究逐步从定性转向定量,且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评价上.温碧燕等学者认为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竞争力量化测评方法[19].

1 研究区域与评价方法

1.1 研究区域

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特别是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海南省旅游经济获得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在此背景下,海南省各市县政府都把旅游业列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海南省各市县旅游产品的趋同性,客源市场的一致性,市场管理的无序性,加剧了各市县城镇旅游的竞争态势.因此,对各市县城镇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明确城镇旅游发展的区域地位及发展差异,提高旅游整体竞争力,促进城镇间旅游业的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中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进行旅游竞争力水平定量测度及等级分类评价.

1.2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借鉴汪德根等学者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镇旅游资源条件、城镇旅游经济条件、城镇旅游设施条件、城镇社会经济条件和城镇旅游环境条件5个方面构建包括3个层次、5大要素、27个指标的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数据来源于《海南2014年统计年鉴》或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表1 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Tab.1The index system of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ainan Province

1)城镇旅游资源条件反映各城镇旅游竞争潜力的大小.往往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品味度和垄断度越高,旅游开发则越有潜力.该指标主要通过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资源品味度、资源垄断度和资源丰度4个指标体现,其中X1以《海南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准,X2、X3、X4指标数据通过模糊评价获得.

资源品味度(X2):分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分)、国家自然保护区(3分)、国家森林公园(2分)和其他(0分)6个等级,取值为城镇旅游资源品味度的最高得分项.

资源垄断度(X3):分为世界罕见(10分)、国内罕见(5分)、省内罕见(2分)和其他(0分)4个层级,取值为城镇所有的垄断度最高的旅游资源的分值.垄断度越高越有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

资源丰度(X4):取城镇所有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总数(遇到重复则计算1项).旅游资源丰度反映了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

2)城镇旅游经济条件决定城镇旅游发展规模、旅游发展经济效应及旅游业地位.该指标主要通过国内过夜旅游接待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4个指标体现.

3)城镇旅游设施条件是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城镇旅游接待设施越健全,旅游经济效益也越好.该指标主要通过旅行社数量、旅游饭店数、客房数、星级饭店数量、星级饭店客房间数、住宿及餐饮业从业人员数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个指标体现.

4)城镇社会经济条件是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保障.发达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城镇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客源市场的保障.该指标主要通过年末总人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和旅客周转量等8个指标体现.

5)城镇旅游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的可进入性及游客对城镇的第一印象及感知度,也是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该指标主要通过公路里程、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4个指标体现.

1.3 评价方法

基于SPSS19.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进行竞争力评价和比较分析.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由于评价体系内各项指标量纲不同,各个指标度量单位差异较大,为了能够将指标参与评价计算,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各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式中,Zij为无量纲化后的Cij标准值,Cij为第i类指标中的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k为主成分取值(k=18),μj为第j个指标18个城市的均值,σj为第j个指标数据的标准差.

2)提取公因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将已标准化的各项指标通过线性变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即主成分.这些主成分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每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反映了因子包含原始数据信息量的多少.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标准选择公因子个数,提取各项指标在所选取的公因子上的得分.

3)确定权重.根据主成分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确定公因子的权重,权重公式如下:

式中:Wj为第j个主成分的权重,λi为第i个样本的特征根.

4)计算竞争力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公因子,并以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的比重作为权重,以各公因子的得分加权求和作为综合竞争力的得分.

其中:B为旅游竞争力得分,Wk为第k个主成分公因子权重,Fk为第k个主成分公因子得分.

2 结果分析

2.1 城镇旅游要素竞争力

1)城镇旅游资源条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两个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分别是3.027和0.490,贡献率分别是75.667%和12.241%,累计贡献率为87.908%,因此,可以选取前两个公因子来反映原始4个数据,以各因子的初始特征值确定权重分别为W1为0.86,W2为0.14,加权各公因子计算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B1j值,计算公式如下:B1j=0.86F1j+0.14F2j,计算得分排名见表2.排名结果显示(见表2):三亚市排名第一,其次为海口市,这两个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水平均大于1,且远高于其他城市水平,说明三亚市和海口市是海南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旅游资源品味度最高,同时也是海南旅游开发最具潜力的两大城市;陵水县、琼中县、保亭县、白沙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和乐东县的城镇旅游资源竞争力得分在0~1之间,城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品味度和垄断度也较高,旅游资源较具特色,城镇旅游开发较具潜力;剩下的8个市县是竞争力得分小于0的城镇,这8个城镇A级以上旅游景区较少,旅游资源丰度、品质和垄断度均较低.

2)城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海南省18个市县的城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得分结果显示(见表3):三亚市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得分3.59851,远高于其他城镇水平,这说明三亚市在海南旅游经济地位十分凸显;其次为海口市、万宁市和琼海市,这3个城市均位于海南东部地区,属于海南旅游开发热点区域,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开发较早,旅游设施相对较健全,旅游经济效益较好;保亭县、陵水县和五指山市是琼南地区城镇,主要受到三亚旅游圈的辐射作用,旅游经济效益也较好,分别排在第5、第6和第9位;澄迈县和文昌市是琼北地区的城镇,由于临近省会海口市,旅游经济效益也可以;城镇旅游经济较差的是中西部城市,这些城镇无论是接待过夜游客量还是旅游收入水平在全省排名均靠后.

3)城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海南省18个市县的城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计算得分结果表明(见表4):三亚市和海口市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位,远高于其他城市得分水平.资料显示海南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星级饭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主要集中于三亚市和海口市,而且这两个城市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数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数也是排在前两位,健全的城市旅游接待设施为三亚市和海口市旅游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万宁市和琼海市得分也大于0,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说明这两个城市旅游接待设施也较为健全.其余市县得分均小于0,其中白沙、屯昌和临高排在末位,可见这3个城镇旅游接待设施量最少,接待设施最为缺乏,这无形中也影响了这些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4)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海南省18个市县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表明(见表5):海口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得分3.34916,位于第一位,远高于其他城镇的水平;三亚位于第二位;五指山、儋州市、乐东县、万宁市和琼海市分别位于第三至七位.总体来看,海南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表现出东部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的特点.

表2 海南省城镇旅游资源条件竞争力得分排名表Tab.2 Scor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of city tourism resources in Hainan Province

表3 海南省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得分排名表Tab.3 Scor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ity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nce

表4 海南省城镇旅游接待设施竞争力得分排名表Tab.4 Scor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ity tourism facilities in Hainan Province

表5 海南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竞争力得分排名Tab.5 Score ranking of the city's competitiven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nce

5)城镇旅游环境条件.海南省18个市县的城镇旅游环境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见表6):三亚市城市旅游环境最好,排名第一;其次为海口市;排在第三位的是保亭县,总体上看,海南省18个市县城镇旅游环境水平均较好,差别不是特别大.

2.2 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

海南省18个市县的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见表7):得分大于0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三亚市、海口市、万宁市、琼海市和保亭县.其中,三亚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2.80872,是排在第二位海口市的4倍,说明三亚市城市旅游在海南占有绝对优势.海口市是琼北旅游核心城市,近几年带动琼北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南热北冷”的旅游发展困境.万宁市和琼海市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也是海南热点开发的两个市县,旅游经济也较为发达.保亭县近几年在三亚旅游的带动下,旅游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海南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小于0的城市有13个,主要分布于海南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沿海(儋州、昌江、东方等)旅游经济又较中部内陆地区(白沙、琼中、屯昌、定安等)好一些.总体上看,海南省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呈现“南强于北,东强于中西,沿海强于内陆”的旅游空间格局特点.

表6 海南省城镇旅游环境条件要素竞争力得分排名Tab.6 Scor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ity tourism environment in Hainan Province

3 城镇旅游竞争力等级分类评价

根据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得分情况,将海南省18个市县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分为“最强、较强、一般和较弱”4个等级(见图1).

3.1 旅游竞争力最强的城镇

三亚市和海口市无论是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还是旅游要素竞争力水平均排在前两位,各项得分均远高于其他市县,旅游竞争力最强.2014年,三亚市旅游收入占全省的50%,旅游接待过夜人数占全省的33%,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高达62.51%,远高于全省其他市县,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得分是海口市的4倍.以上数据表明三亚市是海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旅游发展在海南省地位凸显.海口市作为海南省会城市,也是琼北旅游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要素竞争力水平仅次于三亚市,排在第二位,这说明海口市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旅游接待设施较为健全,城市旅游环境较好.

表7 海南省城镇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排名表Tab.7Score rank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city tourism in Hainan Province

3.2 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城镇

万宁市、琼海市和保亭县城镇旅游经济较为发达,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均大于0,得分排名分别位于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五位,仅次于三亚市和海口市,在海南处于上等水平.从要素竞争力评价来看,万宁市和琼海市要素竞争力水平较为一致,除了城镇旅游资源条件排名较为靠后外,其他要素竞争力水平均排在中上水平.万宁市和琼海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山水特色明显,热带滨海风情浓郁,但是由于缺乏具有世界级或国家级的罕见的旅游资源要素,导致排名较靠后,由于其位于海南传统旅游热点区域——海南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受到区位条件及资源要素的影响,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均排在前列,旅游经济效益较好.特别是琼海市,近几年在“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城市发展定位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再加上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旅游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保亭县位于琼南地区,临近三亚,由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旅游特色较为明显,再加上近几年受到三亚旅游经济辐射较为明显,旅游经济效益也较好,目前,已经成为海南中南部地区旅游强县.但是从要素竞争力水平来看,保亭县城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相对靠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亭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3.3 旅游竞争力一般的城镇

五指山市、儋州市、陵水县和文昌市旅游资源也较丰富,但是由于受到旅游区位交通条件的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旅游竞争力水平在海南处于中等地位.五指山市城镇环境条件较好,但是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儋州市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接待设施较为健全,城镇总体环境水平较好,但由于其远离南部的三亚市和北部的海口市,也远离海南东部的热点旅游区域,因此,旅游发展较为落后,旅游经济效益一般.陵水县虽然是海南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但是城镇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在三亚市的辐射带动下,旅游经济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建设,陵水县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文昌市旅游接待设施相对健全,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经济较为发达,客源以海口市民为主,但是近20年,由于东线高速公路的开通,旅游经济受到明显影响;可是这两年在建设国家卫星发射基地的带动效应下,旅游开发前景较好.

3.4 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城镇

昌江县、东方市、白沙县、琼中县、定安县、乐东县、澄迈县、屯昌县、临高县等中西部城镇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环境较好,但是由于受到海南旅游开发“重东部,轻中西部,重沿海,轻内陆”的传统旅游开发格局的影响,中西部城市旅游经济较为落后.随着“全岛同城,陆海联动”战略的实施,再加上西线高铁、中线高速公路和万洋高速公路等路网结构的完善,中西部旅游发展也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图1 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等级分类图Fig.1 Classification of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level in Hainan Province

4 基于评价结果的差异化提升建议

在“全岛同城、陆海联动”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下,海南旅游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开发热潮.各市县只有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培育具有强大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龙头景区,加强城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及加强旅游对外宣传力度,才能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

4.1 三亚市与海口市应加强区域旅游联动

三亚市应加强与周边陵水、保亭、乐东、五指山等市县的旅游联动,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力度,为国内外游客营造健康的国际度假旅游天堂形象.海口市应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主题旅游、会展会议旅游、时尚购物旅游和健康休闲旅游产品,改变海口市作为海南旅游过道的尴尬地位.

4.2 其他城镇应明确差异化旅游定位

1)万宁市应重点打造滨海高端度假、温泉养生度假、热带农业观光和购物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加强与琼南旅游城市的联动,特别是与三亚的旅游联动开发.琼海市应继续打造“田园城市,幸福琼海”品牌,积极发展会议会展、滨海度假和乡村旅游,同时努力建设并完善风情小镇.

2)五指山市应重点打造山地度假、山地探险和黎苗风情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对“翡翠之城”旅游形象的营销.儋州市应继续打造文化品牌,突出建设东坡文化、雪茄文化、火山盐田文化和乡村生态文化等文化旅游项目.陵水县应依托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建设及临近三亚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吊罗山等山地度假、南湾猴岛生态休闲、分界洲岛海岛度假等品牌.文昌市应借助航天卫星基地建设契机,结合临近海口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航天主题、乡村生态主题,努力建成海口市民的后花园.

3)海南中西部城市,如定安县、琼中县、白沙县、临高县、澄迈县、昌江县、乐东县和东方市等,旅游开发重点在于通过招商引资,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努力打造城镇品牌景区,通过以线窜点,以点线带面战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5 结语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进行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省城镇旅游竞争力呈现出“东强于中西,南强于北,沿海强于内陆”的旅游空间格局特征.三亚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在第一位,竞争力水平远远高于其他17个市县;海口市作为海南省会城市,竞争力水平排在第二位,但是与三亚市差距较大;万宁市和琼海市处于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竞争力水平也较高;保亭县近几年受到三亚旅游辐射较为明显,旅游竞争力水平排在第五位,旅游经济效益也较好;此外,海南西部沿海(澄迈、儋州、昌江、东方等)旅游经济又较中部内陆地区(白沙、琼中、屯昌、定安等)发达一些.

[1]刘素平,邱扶东,冯学钢.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8,28(5):867-871.

[2]温碧燕,梁明珠.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2):18-22.

[3]邱瑛,谢春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5):83-86.

[4]徐淑梅,陈才.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42-648.

[5]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26(3):511-515.

[6]董锁成,李雪,张广海,等.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J].旅游学刊,2009,24(2):30-36.

[7]王琪延,罗栋.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9,26(7):49-54.

[8]汪德根.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14-418.

[9]方法林,尹立杰,张郴.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92-97.

[10]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

[11]武传表,王辉.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13-19.

[12]徐喆,刘吉平,梁雨华.吉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0):191-196.

[13]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3-15.

[14]吴军,赵岩.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山东省17市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33(4):117-120.

[15]王生鹏,杨莎莎,曾鹏.甘肃旅游竞争力空间维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2):193-200.

[16]王淑华.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88-92.

[17]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18]牛洪霞,甘萌雨.基于“钻石模型”的小城镇旅游竞争力研究——以福建沙县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7(4):28-33.

[19]温碧燕,张子澎.基于元分析的国内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2):40-48.

责任编辑:黄 澜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of Hainan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DU Na,WANG Ping*,CHENG Yeqi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construct an index system of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including the 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ourism facilities condition,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ourism environment,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types of the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18 cities in Hainan provin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We find that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 Hainan has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the south citi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north cities,the east citi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cities,and the coastal citi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inland cities. Moreover,Sanya has the highest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mong the cities.Under the micro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the cities in Hainan Province should exploit the potentialities of tourism resources,construct better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service consciousness,and build distinctive tourism spots taking account the local conditions of the cities,aiming at improving the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inan Province;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F 061.5

A

1674-4942(2016)02-0219-07

2016-03-02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189);海南省高校科研项目(HNKY2014-43);海南省重点培育学科地理学学科资助项目;海南师范大学拟建地理学博士点学科建设项目(00302010104#-00302010104030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三亚市海南省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海南省肿瘤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0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三亚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优化
樱桃萝卜在三亚市试种试验
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在三亚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