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银苹(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以西部地区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宁银苹(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生态文明作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产业结构有着新的特殊要求。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体系出发,对武威市产业结构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武威市生态文明水平逐年提高,即生态持续好转。这在于武威市用生态文明新理念和科学发展为指导探索出的一种更优化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了新的阶段,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首次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意味着文明形态的制度变迁,为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1.武威市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武威地处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交汇地带,生态极度脆弱。南部祁连山林区水源涵养林功能脆弱,浅山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川区绿洲平原生态负荷过重,北部沙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猖獗,沙漠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全国出名的生态环境恶化、脆弱区。
(1)水资源严重紧缺
武威因常年干旱少雨,资源性缺水问题相当严重。人均水资源仅550立方米,是甘肃省的1/2、全国的1/4;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220立方米,仅为甘肃省的1/2、全国的1/8。同时年水资源总量为16.59亿立方米,而实际用水量28.4亿立方米;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为200毫米,而蒸发量为260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3倍。
(2)土地沙化严重
水资源的短缺使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天然植被大面积枯死,土地沙漠化加快。武威市作为石羊河流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荒漠化和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全市荒漠和沙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66.5%,风沙线长达654公里。由于土地的荒漠化日益加剧,沙尘暴则越演越烈,严重威胁着武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和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3)生态系统退化
因石羊河水的补给来源为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然而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近50年河西平均气温上升了1.4℃,造成了雪山冰川加速融化,水循环处于严重的负平衡。近10年来,雪线以年均2米速度上升,有的地区竟达到12.5米到22.5米。按这样的速度持续融化,再过三、四十年,石羊河上游、祁连山东段的冰川将不复存在,石羊河流域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将会消失。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大批天然植被枯死衰亡,绿洲面积锐减。
2.武威市产业结构现状
“十二五”期间,武威市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14年武威的GDP总值达到405.97亿元,同比增长9.1%(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71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172.89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38.37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3.4:43.6:33调整为23.3:42.6:34.1。可以看出武威市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是,呈现出的特点为一产所占比重较高,二产比重偏高,三产相对滞后。
纵向分析,2014年武威市第二产业的GDP比重高达42.6%,与2010年的二产比重相比增加了2.59%,这说明第一产业产值占总GDP比重的减少伴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为34.1%,比2010年的33.56%增长了0.54%,与2010年相比,武威市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较大。可以说,武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且成效显著。
横向分析,武威市一产比重趋于下降,但是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产比重略有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呈缓慢增长态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性较高,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第二产业的产值明显要高于第三产业的产值。
通过上述分析,一方面说明武威市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目前武威市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仍然过重。第三产业占GDP比例随国民经济增长呈波动增长趋势,但增长较为缓慢。另一方面说明武威市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较大,对武威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大。依据美国城市学家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规律,对比工业化各阶段的产业结构,武威市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即一产占比<二产占比,且一产比重>20%,也就是说,武威当前经济的发展是由第二产业推动的,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演进,直接带动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盲目减小第二产业的投资比例并不利于武威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武威市地域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从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同时加快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打造“武威国际陆港”,使之发挥商贸物流枢纽的作用。
1.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试图研究武威2010—2014年生态文明水平,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根据武威2010—2014年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根据武威市生态文明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杨三变,2011郇恒飞,2013李懿洋,2011),通过提取部分最被公认、自选部分最具代表的指标而最终建立的。选取18个指标进行计算。
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选取了人均水资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等四项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选取了恩格尔系数、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社会保障覆盖率、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六项指标;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选取了人均GDP、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贸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八项指标。
2.武威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通过测算得出武威市生态文明水平在不断提高,从2010年0.18、2011年0.35、2012年0.61、2013年0.93、2014年1.28。这说明武威市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为基石,谋划布局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力实施生态移民“下山入川”工程等做法,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生态持续好转。
鉴于武威严峻的生态形势,在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的过程中,武威市进行了实践性探路。在探索的过程中,面对既要改善生态环境,又要实现经济发展,既要实现农民增收、又要调整结构压减用水量,在这一系列矛盾中,武威市以生态文明新理念和科学发展指导实践,走出了一条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协调之路。一方面与十八大所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又回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文明新形态。
1.“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
为了解破结构性缺问题,武威市探索建立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现代农业新模式,着力壮大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红枣、酿造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和节水高效的大田农业,开创了集中连片、规模化、集约化、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随着主体生产模式的推进,目前,武威市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逐步形成了高效、节水、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2.“麦草沙障+梭梭”的治沙造林模式
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恶化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武威人民与风沙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并且探索出了“麦草沙障+梭梭”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治沙模式。“麦草沙障+梭梭”的治沙模式,就是在这些麦草方格里种上梭梭、沙枣、花棒等沙生植物药材等作物,然后把梭梭林承包给群众管护,既可以增加群众收入,又保护了治沙成果,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下山如川”的生态移民模式
武威市作为甘肃省农业大市,辖三县一区,其中,民勤县是典型的生态恶化沙区,古浪县属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天祝县是高寒藏区,也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凉州区是农村人口密集区。全市有贫困人口47.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5.9%。鉴于武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贫困面大的问题,武威市从可适宜居住的地区、产业集聚状况、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优越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启动实施了生态移民“下山入川”工程。随着“下山入川”工程的实施,在地域上实现了相对集中定居和城镇化;产业上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为主导,劳务输转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进而缓解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了人口、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4.“生态园区”拉动新兴产业的模式
武威市作为河西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风能和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在努力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目前,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构建“4+3+2”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以常规装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循环产业链,配套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加强水资源、工业废弃物、废气、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系统构建,引入先进的清洁生产模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体系,形成了“一轴、一核、五片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1]何天祥,廖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
[2]刘伟杰.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东北林业大学,2011.
[3]张灿.天津产业结构现状评价[J].发展战略.2007.
[4]王维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北省产业结构战略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05.
[5]王鹏远.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2006.
[6]杨三变.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D].2010.
[7]王贵明.产业生态问题初探[D].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8.
[8]吉小燕.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D].河北:河海大学.2006(12).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05
宁银苹(1983、10---)女,甘肃天祝人,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