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年实践谈反腐报道“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密集反腐报道带来的启示

2016-05-12 08:29胡锦武
中国记者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江西腐败关键

□ 文/胡锦武

从多年实践谈反腐报道“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密集反腐报道带来的启示

□ 文/胡锦武

本文作者多年从事反腐报道,认为反腐报道的关键是,既要在典型案例采访中挖掘独家素材寻找“爆破点”,又要注重积累调研、突出反思警示,避免停留于表象的“揭黑式”报道,力求从反面典型报道中发掘其社会“正向力”。

反腐报道 典型案例 正向力

“打虎”“拍蝇”“猎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推进反腐。随着一大批腐败官员落马,尤其是曾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案发后,江西成为全国瞩目的“腐败重灾区”。而这也为新华社驻地分社开展反腐领域的报道提供了契机。

作为长期分工从事反腐败领域报道的记者,面对强力反腐的时代大背景,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笔者采写刊发的反腐题材深度稿件数十篇,其中仅在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栏目发稿就有14篇。

多年从事反腐报道的经验带来诸多启示。其中的一大关键是,既要在典型案例采访中挖掘独家素材寻找“爆破点”,又要注重积累调研、突出反思警示,避免停留于表象的“揭黑式”报道,力求从反面典型报道中发掘其社会“正向力”。

一、寻找“爆破热点”,从个案中点燃“震憾力”

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实践告诉我们,反腐大业往往就是从查处一起起大大小小的案件着手,有腐必反、除恶务尽,最终积小胜为大胜。

因此,反腐报道的基础也在于案件报道。但随着反腐成果的不断显现,屡见不鲜的腐败案例已经让受众产生“审丑疲劳”。如何做到既找到新闻“关注点”,又发现采访“突破点”,并将二者结合,形成稿件的“爆破点”,这成为摆在记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可以说,每个贪腐案件必有其“独特”之处,能否被发掘出来,首先考验的是记者的洞察力。例如,笔者曾先后关注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江西新余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华等3起典型腐败案件。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从办案部门获得的案情进行披露,稿件必然乏善可陈。

为此,笔者先是对3起案件进行梳理分析,从涉案人员身份、从政履历、腐败轨迹、犯罪手法到心理剖析,寻找每个人最典型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报道的主线。如王国炎的“边腐边升”、周文斌从“最年轻校长”沦为“腐败能人”,周建华临退休前利用官场人脉滋生的“影子腐败”大肆牟利。

□ 本文作者(右)在井冈山神山村采访。

基于这些“新闻点”,上述3起典型案件分别以《一路升迁一路腐败——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腐败案调查》《“学术达人”的堡垒失陷——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腐败案调查》《临退官员如何堕入“影子腐败”?——江西新余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华腐败案追踪》为题,在“新华视点”栏目播发,受到媒体广泛采用,社会影响很大。

相对于打“死老虎”而言,在反腐报道中如何抓“活鱼”,则不仅要考验记者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更考验着记者对新闻报道“时、度、效”的把控力。

2014年上半年,江西鹰潭市原团市委书记徐楷涉嫌档案造假、违规提拔的新闻线索引起了分社关注。而徐楷的另一个身份是时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的女婿。如何履行职责调查真相,也考验着媒体和记者的智慧。

在新华社江西分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调查悄然展开。经调查核实,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此外,他在8年时间内,历经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就完成了从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向正处级团市委书记的“华丽转身”,还戴上了省政协委员的光环。

2014年6月,中央纪委宣布,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与苏荣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许爱民也岌岌可危。

2014年11月,稿件《8年8岗横跨两省5地

“曲线提拔”缘何一路“绿灯”?——揭开干部档案造假背后的猫腻》在“新华视点”栏目播发后,被《人民日报》等全国二百多家媒体采用,产生了强烈反响。

稿件播发后,不仅没有遭遇“反弹”,反而受到江西省委有关领导的肯定。而这一稿件,或许也成为了压垮许爱民的“最后一根稻草”。2015年2月,中纪委对许爱民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其中,查明其为女儿、女婿在公务员录用和职务晋升方面谋取利益。中纪委同时宣布,决定给予许爱民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

二、探寻“共性病灶”,从苗头中透视“潜规律”

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举世闻名,大意是指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有苗头,苗头背后又有隐患。这一法则在新闻报道中同样适用,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种意识,即前瞻性意识,懂得抓苗头、看趋势。

具体到反腐报道而言,就是在大量个案报道过程中多个“心眼”,多想想事件背后的各种诱因,尤其要善于透过个案洞察到背后的现象,通过调研,发掘其本质因素,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今年6月中旬,我们梳理发现,在江西,从曾任江西省委书记的苏荣,到一些地方县(市、区)一级官员,都能找到“雅腐”的踪迹。在长期积累调查基础上,一组关于江西官员雅腐现象的调查稿件很快在新华社下属的《经济参考报》上刊发,引起较大关注与反响。

将雅好异化为“雅腐”,行贿者和受贿者为此煞费苦心,甚至有“高明”的腐败官员干脆将自己包装成“大师”,通过高价出售作品来敛财……雅腐现象,仅仅是笔者近年来透视腐败“潜规律”、探寻“共性病灶”时关注的“症状”之一。

既有行业内的高发式腐败,又有地区性的塌方式腐败。只有透过五花八门的腐败案件,探寻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为寻求反腐“良方”提供路径,使反腐报道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意义。

针对不同的腐败类型,如何做好新闻报道,笔者进行了长期探索。

2014年,江西安远县原县委书记邝光华因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此案也揭开了当地稀土腐败黑幕的“冰山一角”。我们调查发现,当地至少有20余名官员因为涉及稀土腐败而落马。

由于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性,稀土腐败备受关注。调查稿件《“国家战略资源”如何成为敛财“金山”?——江西安远涉20余名官员稀土腐败案透视》播发后,社会反响强烈。

不难发现,上述反腐报道取得成功的“诀窍”,在于能在摸准不同案件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了腐败领域的共性规律。即:资源垄断为腐败提供了土壤,权力集中为贪腐创造了空间、政治生态恶化又导致“共腐现象”频发,尤其是官场上行下效的腐败风气一旦形成,必然在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内形成“溃烂式”腐败。

三、跳出“揭黑窠臼”,从警示中激发“正向力”

反腐报道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遏制腐败提供正能量,实现正向发力。然而笔者发现,有的媒体出于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的考虑,往往热衷于对腐败案件的“揭黑式”报道,甚至反复炒作一些低俗的细节。这种一味追求“卖点”不顾负面影响的做法,让此类媒体的反腐报道走入歧途。

这就要求,有责任担当的记者在从事此类报道时,在摸准腐败现象的共性规律后,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满足公众猎奇心理的“揭黑式”报道层面。笔者认为,找寻治理腐败顽疾的有效路径,提供惩治预防腐败的可行性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社会公序良俗提供舆论支持,才是反腐报道的“正向力”所在。

由此可见,反腐报道的“正向力”至少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凸显警示作用,通过舆论导向达到“不敢腐”震慑。

这就要求,在报道素材的选择中,不应过分渲染腐败分子的犯罪“技巧”和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方式,甚至让极少数人产生“心向往之”的错误心态。反之,媒体应充分报道落马官员为腐败所付出的自由、亲情、前途等方面的巨大代价,通过披露其贪腐导致的“个人悲剧”,起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二是要寻求制度反腐路径,通过建言献策推动“不能腐”机制。

通过大量采访专家,为反腐工作提供有益的体制机制建议,是笔者在稿件中最常采用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跳出个案本身的束缚,从综观甚至宏观的层面提供对策建议,为防堵漏洞、约束权力、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提供方案。

三是要注重报道细节的挖掘,通过“现身说法”形成“不想腐”氛围。

深入采访,挖掘细节,是报道的“不二法门”。在注重生动事例选取的同时,笔者在稿件中,常常引用办案部门提供的腐败分子的“忏悔录”,这一做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忏悔录”为官员落马后的“肺腑之言”,真情实感,细节生动,跃然纸上,所以既能警示在位者“惜福”,避免重蹈覆辙,又能引导社会形成“不想腐”氛围的内生动力。

(作者为新华社江西分社总编室编委、政文采访部主任)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江西腐败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江西银行
高考考好是关键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爱江西奶奶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