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阿丽腾
摘 要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拥有率也在稳步提升,道路安全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如何有效避免道路安全事故的频发,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是我们关心的要点。根据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结合我国道路安全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国内外交通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美国作者乔治·维纶曾说过:“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最大问题之一,比火灾更严重,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火灾更大。比犯罪问题还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只要他们在公里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可能死在交通事故的可能。”
我国交通还存在很多落后与不平衡性,道路普及率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覆盖道路,例如贵州,西藏等不发达地区。而道路管理方面落后性体现在大多数城市道路仍处在人工管理水平,并没有跟上信息化机械化的步伐,由于缺乏先进现代化交通控制手段和安全管理,事故检测等,故而不能起到实时检测,动态调度等作用。道路安全形势也堪忧,每年的道路安全事故中死伤达二十余万人。据预测报道,我国仍处在事故上升期,主要是由于道路大环境基本不会发生改变。这使得道路安全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道路交通质量问题决定了道路安全问题,与基础设施投资中的环境、费用、服务水平等同样重要。
1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比对
1.1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情况
国外道路宣传方面:有专属部门负责教育宣传。美国警察局有特定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者,面向公众宣传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安全意识,禁止酒驾等观念。日本定期召开“交通安全国民运动中央大会”,创建机动车驾驶教育培训基地,给学员灌输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提高驾驶技能,创建多家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瑞典交通安全教育实现多部门配合,合力抓安全管理。多数国家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平台向公众灌输交通安全常识。通过恶性交通事故播放,专家演讲等,让公众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例如日本补办的交通安全活动,首相亲自出席;澳大利亚则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有管交通安全的口号,提高公众意识。多数国家还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灌输交通安全常识。例如瑞典在孩子两岁时便进行交通安全观念灌输;日本儿童每月有交通安全指导日等。
安全管理方面:例如新加坡的道路上基本靠现代化设备来达到道路管理,路口配备监视器,高速干道按照照相监控设备,信号灯和路牌完成交通疏导工作;路口标识制止车辆不良行为。对乱穿行马路的行人进行现金处罚,甚至刑事拘留,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在重要路段设置限速标识,在高速高路,省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上设有电子眼,并对超速者罚款。举办大量的交通安全活动,宣传到位。规定大型客货车司机不得疲劳驾驶,违反者按规定受到处罚。驾车途中不得拨打电话,儿童乘车必须乘坐专门儿童座椅等。发布实时交通信息,为驾驶人提供便利,发布道路车量预测,供驾驶人选择道路。完善道路设施,花巨资完善路面情况,增设现代化设备。
1.2国内道路安全情况
自建国以来,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我国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也十分重视。在六十年代,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机构,主要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八十年代,进一步确立宣传主体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200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道路安全教育写入法律中。交通局公安机关部门人员实行任务时,应加强对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媒体社交网络应加强对道路安全意识宣传。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宣传工作流于表面,宣传不彻底,只是在工作范围内的研究,专门研究的很少。宣传队伍薄弱,专门负责宣传工作的很少,很多只是流于把宣传工作传达到各部门,无法保证宣传到位。宣传主体过于统一,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目前都是由公安部门负责,缺乏其他部门配合,即使借用广播电视等,也由于人力资源有限,难以起到宣传作用。宣传方式单一,我们普遍知道的宣传工作仅是在大街上贴标语,发传单,办讲座等,很少利用电视媒体做访谈节目等,宣传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道路安全管理现状:道路等级低,质量不过关。在偏远地区道路覆盖率低,通车里程短,有些地方没有国道,省道较少,多为乡级道路,受气候地理资源影响,道路弯曲不平,多陡峭,交通标识少,安全设施差等。存在法律监管不到位现象,在偏远地区,存在无牌无照驾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现象仍然存在。农村车辆性能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例如用摩托车改装的三轮车等易造成事故。二手车经营使用较多,但二手车存在很多问题,也造成了很多安全问题。交通违法现象较多,超重超载,非法载客,套牌车等。道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道路面广,警务人员十分不足,难以做到及时到位的监管。
2总结
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也需要很大的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配合。结合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适当推广道路交通安全新技术,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Z].2007.
[2] 宁乐然.道路交通安全通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
[3] 李瑞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
[4] 邱安邦.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5] 窦亚春.我国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