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物理是一门即科学又理性的学科,一切的知识点都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所以说开展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物理理论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和思考,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验也能够有效的改善课堂氛围,充实课堂内容.做好课堂实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体会到物理的神奇,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真相的认识,同时开展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下面就我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1 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有很多学生提到物理都是望而却步,认为物理学习中除了公式就是复杂的推理运算,不仅难学而且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都会在课堂上抓紧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使得学生对物理课堂的期待得不到满足,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降低.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应该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形式高度重视起来,融入更多的教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不仅从听觉的角度来学习,而且还能够从视觉的角度进行观察.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些课堂实验的准备以及演示,将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形式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步骤以及内容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演示,能让学生极大的迸发出学习物理的热情,充满对物理学习的渴望,能非常期待我们的物理课堂.
比如,在学习“完全失重”的时候,教材上说“如果物体正[JP3]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那么a=-g,m(g+a)=0, 这时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这种状态是完全失重状态”,仅仅是一带而过,没有能够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完全失重”现象,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计实验,通过课堂实验的演示来让学生有切实的亲身体会,实验器材可以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简单的一些东西来进行设计.
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个矿泉水瓶,在瓶的下面戳一个小孔,然后用手指按住小孔向瓶中注满水,将瓶举高,然后迅速移开手指,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水从小孔射出,然后可以再次按住小孔,将瓶中注满水,把手举得更高(老师可以站到凳子上),这时学生都在非常认真的观察水还会不会射流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迅速移开手指,同时让水瓶自由下落,这时学生会很惊奇的发现水没有从小孔射出来,如图2所示.当然由于此实验中瓶子下落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让一学生辅助拍摄一段视频,再用多媒体慢放给学生看.此实验非常形象生动的展示了何为“完全失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亲身感受到了“完全失重”现象,进一步的感受到了物理实验的有趣,感受到了物理世界的神奇,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 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高中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主要是认为一些知识点是比较复杂抽象的,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这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多阻碍,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因为一些物理知识涉及到的内容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只能完全依靠想象来进行分析理解,缺乏生活经验和认知是导致了解出错的主要原因,另外就是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讲解的比较生硬,并没有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讲解,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对物理产生了排斥感,所以说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物理教学实验,利用实验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楞次定律”的时候,好些学生都很难去判断电流的方向,不知道该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和方式来进行判断,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总感觉对知识的把握是非常模糊的,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概念.特别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根本摸不清解题的规律,对于电流的变化始终判断不清楚,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开展教学实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圆形硬纸板以及带[TP4GW102.TIF,Y#]柄圆形铝板来进行模拟实验,画几个同心圆来代表磁感线,在硬纸板当中放入铝板,以直柄作为直径转动铝板,进而演示磁通量的变化,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电流判断和观察,正确的判断出磁通量的大小以及电流的方向变化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这一知识点,模拟的图形如图3所示.
3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参与热情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依然沿用着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多数的实验操作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的参与机会非常少,甚至是没有,课堂依然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实验教学出现了问题,一些教师都是先完成实验内容,然后再开始讲解原理,要不就是先对实验步骤以及原理进行讲解,然后快速的完成实验,这样的分步进行的方法,使得实验和讲解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换汤不换药”,失去了实验教学本身的作用.真正的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不要急于完成实验,而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边做一边讲解,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当出现疑惑的时候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来解决,并且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极大的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实验内容来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寻求更好的实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拿来实验演示所需要的器材,先让学生观察一下实验器材,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来预测一下将要进行的实验步骤以及采取的主要实验方法,接下来教师先进行实验演示和讲解,先用手拉动弹簧秤,随着拉力的逐渐增大,木块开始发生移动,但是木块的运动速度是很难控制的,所以说弹簧秤的示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不能形成一定的概念认知.学生看到这一现象之后也想要自己动手来进行实验,改进一下实验的方法,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实验,有的学生想到将整个装置放置在一个薄木板上,如图4所示.
然后先让木块保持静止不动,接下来逐渐的反向加力来拉动木块下的木板,使之处于匀速运动的状态,这样一来弹簧秤的示数就更加稳定,可以有效的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这样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每个学生都可以尝试一下,感受动手参与实验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
4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一节课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与课堂安排的合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搞清楚教学的主体,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学生.如果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讲解知识,机械的重复实验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会失去趣味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和主体位置.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需要将课堂安排的更加科学合理,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全面的进行考虑和分析,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来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想办法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使之既能够保持物理这一学科的严谨性又不失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探索学习能力.
比如,在进行鸡蛋落地的实验时,通过将一个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放下,然后落在一个泡沫塑料上,观察一下鸡蛋会不会破掉.当鸡蛋掉落在泡沫板上的时候鸡蛋会发生弹跳,几次后便会滚落到地面上,随之发生碰撞最终鸡蛋破碎.虽然实验完成,但是想要让学生重复感受就需要浪费大量的鸡蛋,并且每次实验完成后都会一片狼藉,既不环保又不美观,所以说教师需要让学生想一些办法来改善这样的状况.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和探索,会想出在实验地周围铺设沙子的办法,这样[JP3]一来鸡蛋就算是弹落在地上也不会碎了,既能够重复操作又环保.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感受物理这一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