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生本教育理念

2016-05-11 14:44沈喜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沈喜瑞

【摘 要】多媒体和互联网在教学中已经被普遍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普及也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有必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乐于接受、容易接受的教学环境,化枯燥为精彩,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把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普及。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本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41-02

新课改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践行,并不断得到理解与诠释。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本教育”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生本”理念,因此,让“生本”理念回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有侧重点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以实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普及。

一、生本教育的定义

生本教育,即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生本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普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协作化和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如果能在数学课堂上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就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优化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难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最终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广阔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机会,对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生本教学策略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探索一条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兴趣的路径,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呢?

1. 巧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课本身就是一个经由观察——研究——分析——认知到开展建模活动的过程。学习数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教师必须讲究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统计”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手段,录制了十字路口5分钟内大小汽车通过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看视频帮助交通警察叔叔统计大小汽车的数量。这就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为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利用信息技术,巧妙突破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已有基础和认知特点,在制作课件时,把深奥的数学道理巧妙地融入大量色彩鲜明、生动逼真的动画中,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抽屉原理”等课中,学生理解较难,对此,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分组摆放,通过直观呈现,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道理,突破了学习难点。

3. 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

新课改背景下的生本教育数学课堂,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拓宽了知识面,它包括代数、空间图形、数学思考等多方面的知识,一节课的容量相当大,教师们要“多、快、好、省”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找到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时,教师就可利用动画演示割补过程,让学生通过直观观看,再一次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常清晰地理解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课堂容量,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4.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从一定的目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六年级“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呈现,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以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例如,在观察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就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一个圆柱沿着直径切割成16等份或32等份,然后拼成长方体,由此,学生就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利用动画进行割补就非常形象,这样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从而降低空间图形的抽象性。

(2)通过呈现大量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统计与概率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许多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资料,如图片、文字、故事、音像资料等,让学生理解“公平”与“不公平”的关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后再出示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材料后分析、归纳概率的形成过程。由此,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得知识的技能,培养他们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乐于接受、容易接受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广阔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朱泽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