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功能、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2016-05-11 07:08龚肖丽吕新湖米杰薛铮张月茹
河北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替罗非班心肌梗死急性

龚肖丽 吕新湖 米杰 薛铮 张月茹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论著·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功能、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龚肖丽吕新湖米杰薛铮张月茹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CI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MPA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心肌梗死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效果,并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罗非班;心肌梗死,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心肌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引起患者的心脏骤停,临床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则主要是使应冠状动脉闭塞造成的心肌缺血组织早期得到再灌注[2]。临床上比较重视此病的治疗,一般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对患者实施治疗,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3,4]。但是这种手术疗法容易形成微血栓,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预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灌注不良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并对PCI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急性心肌梗死采用PCI术治疗并进行心肌灌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5]。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在PCI术治疗前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进一步探究替罗非班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及治疗标准,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排除血压>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有凝血功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病史、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引发的血糖升高等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8例。术前Killip分级方面,试验组患者中,Ⅰ级15例,Ⅱ级22例,Ⅲ级11例。对照组中,Ⅰ级13例,Ⅱ级16例,Ⅲ级18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合并症、术前Killip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患者入院时开始给予皮下注射0.4 ml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2次/d,5~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在PCI术前2 h内均服用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00 mg、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300 mg,为了避免术后出现应急性溃疡,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泮托拉唑(无锡凯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 mg,2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行PCI术治疗。试验组:术前30 min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10 μg/kg,2组患者均在PCI术中给予8 000~10 000 U 肝素治疗,并在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联合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1)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抽取2 ml治疗前后的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 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及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结合Cell Quest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的阳性表达率。(2)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鼻黏膜出血、呼吸困难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INOVA2000心血管造影机由美国GE公司生产,由我院心内科专业医师对PCI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进行判定;测量2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

2结果

2.1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CD62P、CD63、MPA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阳性表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比较试验组患者的TIMI分级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比较 例(%)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面积比较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2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主要发病机制是炎性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发展,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引发心肌梗死[6]。急性心肌梗死的致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形成闭塞及相应的持续血栓,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无疑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得凝血反应激活,造成了血小板黏附与聚集的情况,并最终形成血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当前最有效的方法是PCI,在对其使用环节,会阻塞血管,造成“慢血流”现象。当阻塞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导致远端血管完全再阻塞,形成“无复流”现象。无复流产生机制包括了微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微栓子栓塞、微血管痉挛、血小板激活及白细胞聚集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实现冠脉再灌注,是冠脉再灌注的最有效办法,对于预后改善显著,但是由于急诊PCI手术很容易导致患者形成血栓,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抗血小板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聚集、黏附是血栓形成中的关键因素,PCI手术治疗对血小板活化功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PCI术中纤维蛋白血栓及血小板血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堵塞现象具有密切联系[7,8]。PCI可有效疏通冠状动脉,但是对微小血管形成的血栓症状无法及时消除,所以临床上常在PCI手术前增加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主要是为了避免PCI术中出现微小血管血栓等急性事件[9]。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短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通过占据血小板 GPⅡb/Ⅲa 的交联位点,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 GPⅡb/Ⅲa 受体结合,阻断血小板凝聚,减少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微血管痉挛,减少远端微血栓形成,改善循环血流,增加梗死相关区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冠脉内应用药物具有给药准确、药物达病变处速度快、浓度高且起效快等优势,且在冠脉局部给药不经过体循环与肝脏代谢,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抑制炎性反应发生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血栓形成,增加微循环的血流灌注。临床药理学表明,替罗非班对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存在严格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受体结合将引起机体发生血小板凝集,而临床上将替罗非班称为非肽类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够阻止机体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并起到彻底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0]。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替罗非班对临床上顽固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11-1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氯吡格雷、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对急性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的血栓事件进行预防处理,但是术后的TIMI血流发生率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4]。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也有效降低了缺血事件发生几率。临床研究发现,那些在急诊PCI 术前服用替罗非班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保证了药物的有效吸收,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及疾病出现几率,也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15,16],这表明替罗非班能够作为日常临床的常规使用药物。孟帅等[17]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TIMI血流分级,早期恢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减少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肌梗死面积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试验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及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单纯PCI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术后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鼻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王巧敏等[18]研究结果表明,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结合PCI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在PCI术前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小板凝集及PCI术中急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了PCI手术治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立强,张红雨,曹艳君,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中无复流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143-4145.

2陈春望,程勇,张荣林,等.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95-598.

3Gibson CM,Murphy SA,Morrow DA,et al.Angiographic perfusion score: An angiographic variable that integrates both epicardial and tissue level perfusion before and after facilitat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erican Heart Journal,2004,148:336-340.

4靳志涛,邢新博,潘晶晶,等.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813-818.

5马颖艳,韩雅玲,刘亚斌,等.冠状动脉内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5062-5066.

6王文广,任琳,张晶,等.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13-314.

7巫颖,黄桂忠,刘华勇,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26-2128.

8靳志涛,刘宏斌,胡莉华,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153-156.

9马先林,乔瑞省.冠脉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山东医药,2015,12:64-66.

10张战文,陶贵周,陈晖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早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预后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920-924.

11Khan MF.Effects of percutaneous revascularization of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successful versus failed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total occlusion.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3,82: 95-107.

12尤威,叶飞,陈绍良,等.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治疗疗效的研究.安徽医药,2013,17:1209-1211.

13张奇,张瑞岩,胡健,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单纯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10:483-487.

14Klingenberg R,Lüscher TF.Inflamma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the stage set for novel therapies.Curr Pharm Des,2012,18:4358-4369.

15陈晖,余淑华,刘毓,等.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刊,2015,42:91-92.

16马国平,籍振国,郭军,等.替罗非班应用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94-1497.

17孟帅,李红,金泽宁,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评价.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253-257.

18王巧敏,李勇.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9-41.

(收稿日期:2015-12-27)

【中图分类号】R 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09-1330-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9.015

猜你喜欢
替罗非班心肌梗死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