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①

2016-05-11 01:42郑秋琼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分娩结局抑郁焦虑

郑秋琼

(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03)



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①

郑秋琼

(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 -04~2014-04共收治的88例孕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盆底肌锻炼指导,对比两组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持续指导应用于待分娩产妇,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分结局,效果显著。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焦虑;抑郁;分娩结局

妊娠是女性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是产科医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有文献[1]报道,专业的盆底肌肉锻炼有利于盆底肌肉收缩力的提高,对阴道分娩有重要作用。我院对本次收治的部分孕妇给予了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在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结局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2-04~2014-04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88例孕妇中,年龄22~37岁,平均(28.2±1.1)岁;体质量42~75kg,平均(52.3 ±2.1) kg;孕周12~14周,平均(12.8±0.5)周;文化程度: 25例初中,33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不显著,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盆底肌锻炼指导,观察组实施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1.2.1对照组

为孕妇讲解盆底肌锻炼的相关知识,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女性盆底肌群、哪些因素会导致女性盆底肌张力减退、盆底肌锻炼的具体方式及对分娩结局造成的影响等。同时,指导孕妇进行盆底肌锻炼:孕妇可自行选择盆底肌锻炼的时间,锻炼时体位不限,如可结合孕妇喜好选择仰卧、站立或者坐位。训练之前,叮嘱孕妇现将膀胱排空,并进行收紧肛门与阴道的工作;训练时,先持续收缩会阴,持续3秒后放松,将上述动作重复5次,接着快速收缩会阴再放松,然后重复收缩会阴。持续时间增至5秒后接着放松,循环往复进行15min左右,循序渐进。训练期间,若孕妇出现不适,则立即停止锻炼。孕妇自首诊直到分娩,锻炼时间至少为6~8周。课后,孕妇未接受专职人员指导,自行锻炼。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以电话随访形式继续进行盆底肌锻炼指导练习,对孕妇的妊娠及产后疑难问题进行解答。电话随访1次/周,并一对一指导产妇进行产后锻炼。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与抑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分值越大,焦虑、抑郁情绪则更严重[2]。另外,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评定两组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SAS和SDS评分对比

指导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 ;指导之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的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对比(±s)

组别SAS SDS指导前  指导后 指导前  指导后观察组 49.62±3.35 41.25±2.87 50.62±3.61 42.25±2.72对照组 49.48±3.39 46.24±2.78 50.31±3.53 47.15±2.82 t值 0.08 3.336 0.1647 3.4412 P >0.05  <0.01  >0.05  <0.01

表2 两组的分娩方式对比[n =44,(%)]

2.3两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共3例发生并发症,1例会阴裂伤,2例会阴切口感染,约占6.62%。对照组共10例出现并发症,2例产后出血,3例会阴裂伤,2例会阴切口感染,3例胎盘胎膜遗留,约占22.7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两组的新生儿情况对比

观察组2例早期流产,1例新生儿窒息,1例围生儿死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09%。对照组4例早期流产,3例新生儿窒息,2例围生儿死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0.45%。两组比较,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 2.256,P>0.05)。

3 讨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下,对妊娠结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都是医学者及产科医师关注的重点。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妊娠期与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是一种主要的解决方法,但在具体开展方面仍未达成共识[3,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给予了电话随访形式进行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一对一指导产妇进行产后锻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盆底肌锻炼指导,未随访及继续指导。对于孕妇而言,通过进行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意识、节律地收缩阴道、尿道口与肛门周围肌肉,从而有利于提高盆底肌紧张度与收缩力,对促进产后盆底肌肌力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5]。从表1中可看出,经过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从表2中则发现,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人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人数较少。两组在围生儿结局方面差异不明显,说明两种指导方式在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中仍有待改进。这说明通过实施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孕妇能够有意识、有节律地收缩尿道口、阴道与肛门周围肌肉,大大增强了盆底肌紧张度与收缩力,有效调节了孕妇的心态,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进行自然分娩,大大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盆底肌血液循环,能够有效预防阴道松弛及压力性尿失禁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孕妇的抑郁情绪。

盆底肌锻炼可根据孕妇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体位,也不受地点及时间限制。不足之处是,由于锻炼方式及动作相对单调,且练习模式不固定,许多孕产妇很难长时间坚持,甚至停止锻炼。为此,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孕妇进行鼓励、指导,督促孕妇积极进行锻炼,并一对一指导产妇产后锻炼,这些做法对于保持孕妇锻炼的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应用于孕妇中,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大大减少了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等难产情况的发生,还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结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蔚萍.出院后电话随访对产妇行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的效果[J].现代医学,2014,42(7) : 818-820

[2]王新,邓美莲,李桂友.围生期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锻炼依从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 : 51-53

[3]胡峥,齐国华,吴燕华.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初产妇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09) : 1351-1352

[4]吕静.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 : 215-216

[5]王新,李桂友,邓美莲.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及盆底肌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 : 308-310

(收稿日期:2015-09-20)

作者简介:①郑秋琼(1969~)女,广西罗城人,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方向。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 02-0065-02

猜你喜欢
分娩结局抑郁焦虑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