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红
摘要: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改革的反思,提出了一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使德育从德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育 改革 发展
从事思想品德课十几年,我想对我所教的科目发表点观点。勿庸置疑,旧的应试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向着明清之际的“八股文”方向发展。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情感。所以有人提出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变。方向当然没问题,可是关键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摸索、探讨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开放性、情感性、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改革有以下可圈点的:
首先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由以前远离生活的、枯燥乏味的、假大空的纯理论向现实生活走来。现在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变得通俗、有趣。初一教材的内容解决的是“我与自己”的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如教会学生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怎么学会学习,如何看待生命,轻松渡过青春判逆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控制情绪,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初二的内容是“我与他人”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像在家和父母的相处,在校与老师、同学的相处,在社会上与外国朋友的相处,和在网络上的一些交往。初三教材内容是“我与社会”。给学生讲讲社会,讲讲国情,讲讲国家的大政方针。以适应即将进入社会中的学生。所以现在的教材首先很实用。
其次,政治课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教士在那里简单、机械的照本宣科或是圈点重点、猜测考题,而是大力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再者随着网络的普级、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增添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实验心理学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具有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再加上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的运用,如启发式教学、探究性教学、讨论式教学。这些方式更便于学生参与学习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想学习,而不是传统的被迫学习,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敏捷,更利于学生接受新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把课本上所要求的他律内化为行为上的自律。
国家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水平,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所以做为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的目的、终结点也在于此。我们思想品德这一科的改革是否成功,也应用这一标准来衡量的。学生通过对这一科目的学习是否在实际行动中提高了道德水准。而考试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能否成功转变的一个瓶颈,所以考试它的作用非常的关键。我们必须利用好它。什么样切实可行的德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品德被应试教育严重异化,思想被抽空,品德被淡化,变成了简单而单纯的理论考试。这种状态造成了许多学生知识与行为的严重脱节,德育的功能和价值何在?所以我们应该反思了。北京、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已经不再把思想品德考查的分数记录在中考的成绩中,换句话说,就是思想品德没有中考这一硬性要求,那么这些地方的孩子们的道德素质、文明程度就低于其他地方的孩子了吗?显然不是。而我们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参加中考的学生却出现了5+2=0的效果。在学校5天的教育抵不住回家2天的教育。德育教育并非只是课堂上的说教,也并非只是简单的考试,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社会的风气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时候,分数显得是多么苍白无力。有时,我们觉得还不如直接建立学生档案,具体要求哪怕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得实用。思想品德课不再参加中考之变革,是发挥学科教育功能的本真性回归,它将摆脱应试教育对的知识的简单圈点,回归到对人性的真切关怀。
参考文献
1. 孙彩平等.思想品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贵鹏等.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报·教育研究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