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糖尿病老人生活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2016-05-10 22:14邱爱萍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

邱爱萍

【摘要】目的:调查空巢糖尿病老人生活状况,探讨对空巢糖尿病老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地区患有糖尿病的空巢老人112例,通过详细了解空巢糖尿病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护理前后老人的生活各状态指标变化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老人的生活各状态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83.04%。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老人病情的控制,增强老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且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空巢老人;护理干预;生活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发病率高,且一旦诊断出糖尿病,患者须终生面对,难以治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等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把控,稍有差池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在物欲膨胀的现实社会中,空巢老人比例加大,即使患有糖尿病,也远离亲人,不能很好的得到子女的照顾,缺乏医护人员的督导,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发展。为探讨空巢糖尿病老人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特选取某地区112例患有糖尿病的空巢老人进行护理干预,寻找更利于空巢糖尿病老人生活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地区患有糖尿病的空巢老人112例,其中男57例,女5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05±5.83)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80岁。②独居或与老伴同住的空巢老人。③患者均知情,自愿签署研究知情书。④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患者。②言辞表达不清、不能有效沟通者。④不愿配合护理者。

1.3护理方法

①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病情、家庭情况、生活习惯、正常用药、血糖、血压、运动、心理、情绪等情况,将详细资料录入电脑备份,对患者的生活状况有一个动态、直观的了解,对健康状况的改变能够及时发现。②科普健康知识。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让人们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知道患病期间该注意什么,多吃对病情有益的食物,适当进行锻炼缓解病情。③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在患者饮食中,遇到老年人挑食,饮食偏咸或者偏甜、多酸多辣,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进行干预,耐心讲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为患者制定有营养、助消化的饮食套餐。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养成规律的作休时间。④心理行为干预。老人的亲人不在身边,大多都比较孤独,再加上疾病缠身,心理不免难受,易产生烦闷、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老人的情绪表达,掌握老人心理变化,对有不良情绪的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引导老人在闲暇时听喜欢的戏曲,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

1.4观察指标

观察老人护理前后生活状态各指标的变化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束后,将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护理前后生活状态各指标调查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 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及护理前后生活状况各指标比较

护理后,患者正常用药、坚持良好饮食习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坚持适当运动、血糖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节奏规律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使用一切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其中很满意52例,较满意41例,不满意13例,其满意度为83.04%。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影响正常代谢,并发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等,是患者终身的疾病,只能靠良好控制代谢,来延迟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制定合理饮食,科学营养搭配,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入量,可以有效改善高血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空巢老人”在老年群体中空前增多,据报道,在某些发展城市中,老年家庭近乎1/3是空巢老人,现如今,家庭多为独身子女,在父母步入老年化之时空巢老人将成为主流形式,所占比例会大幅度上升[3]。在众多空巢老人中,有很多患有糖尿病,治疗后他们远离了医院,没有医护人员指导,在术后护理中,没有子女帮助,因而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在护理中存在错误的认知,忽视一些必要的保健措施,不能自觉遵守医护人员的嘱托[4]。 金山卫镇患糖尿病的1973人,老年人70岁以上的难得265人,女的410人

本研究通过实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为老人科普健康知识、进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及心理行为干预等措施展开护理,能够动态、直观的了解老人的病情和生理状况变化,方便及时进行防控或治疗,而且健康知识的普及能够提高老人对健康的认识,自觉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规范日常行为。同时有效的心理督导能够为老人解答疑惑,解开心结,缓解不良情绪,让老人时刻绽放笑容,放松心情。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后空巢糖尿病老人正常用药、

坚持良好饮食习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坚持适当运动、血糖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节奏规律等生活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老人病情的控制,增强老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且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9(05):617-620.

[2]于冬妮,郭立新.糖尿病诊断标准变迁及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思考[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8(09):

805-807.

[3]程丽丽.城市空巢老人多元化养老服务及其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刁小梅.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02):169-170.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