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彤
A“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
空降到报社的总编巴伦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没有结婚,没有家庭,他一到波士顿就关注到一宗雪藏多年的性侵案——牧师吉欧根性侵社区的男孩。他要“焦点”的调查小组跟踪这个案子。
报社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很担心,因为订户中55%是信天主教的居民。巴伦说:“正因为如此,他们肯定会对此感兴趣。”
栏目组的编辑很兴奋。
但是,一介入就发现,很不好搞。因为法律规定:强奸未成年人的起诉时限只有3年。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或者因为自责不敢告诉家长,或者因为耻辱,压根儿就不敢吱声。到他们成年之后再起诉,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当年,这个案子的索赔金额只有2万元。
教会势力太强大了。
编辑找到当年的上诉律师,得知,当年有80个原告,性侵男孩的牧师远不止吉欧根这一个,又发现了一个叫巴雷特的,甚至不止这两个人。
总编巴伦与波士顿区主教哈佛毕业生劳是朋友,劳告诫巴伦,一份地方报要靠各种势力的协调,才可以生存。巴伦则认为,报纸的生存原则是“独立性”。
B通过律师协助,记者得知,有一个叫SNAP的组织,他们是当年性侵案的幸存者。调查组找到了当年被伤害的男孩,现在,他们已经是成年人。那些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一个12岁时遭到性侵的男人说:“如果你是穷人家的孩子,宗教对这样的人家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一个牧师注意到你时,那可是件大事,因为会让你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尽管只是帮着收收捐款,倒倒垃圾,但小孩子会将此视为,主在请求你帮助,是多么荣耀的事儿。
“他先是给你讲黄段子,你会觉得有点古怪,毕竟他是牧师啊,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现在有了共同的秘密了,是不是觉得不拿你当外人呢,关系亲啊!于是,对黄段子,你默许了。然后,他给你看色情杂志,你继续默许了——你默许这样或者那样,就这么默许下去,直到有一天,他让你帮他做那种事……于是你还是默许了,因为你觉得无法自拔(也真不是一个孩子可以自己拔出来的事情啊)。他一手调教了你,很难拒绝天主,对吧!这么说吧,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对肉体的侵害,而且也是对心理的侵害。
“当一个牧师对你犯下这种事,就剥夺了你的信仰。于是,你成了借酒精或毒品麻痹自己的人。如果这也无法解脱,只好跳河自杀,这就是我们自称是幸存者的原因。”
到这里,这个成年男人说不下去了,去了洗手间。
另一位受害者是个胖子,他只有12岁时,爸爸刚刚自杀,妈妈疯了。他和姐姐去买甜甜圈时,见到吉欧根,姐姐跟这个牧师说了爸爸自杀的事,希望得到帮助。
吉欧根和男孩单独在一起时,给他看裸体扑克,后来就……胖胖的男人突然哭泣起来,他说:“如果你是用这种耻辱的方式了解到性,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可以想象,他成年之后对于性的态度,该是多么恐惧和厌恶)他说这话时,教堂就在前面。
一个胳膊上扎满了吸毒针眼儿的男人说,“吉欧根到我家时,我妈只当是主教大驾光临一样,荣耀极了。
“吉欧根提出带我去吃冰激凌,在送我回家的路上,他把手伸到了我的大腿——我僵住了,惊呆得一动也不能动。
“我根本没有碰我的冰激凌,化了我一手。”
说这话时,这个男人下意识地挡住了自己胳膊上吸毒的针眼儿。
一旁的律师说:“他是幸存者之一,他还活着。”
记者问,那时你妈在干什么?一个受过伤害的男人说:“吉欧根到我家的时候,我妈在干什么?她请客人吃蛋糕。因为那是牧师啊!”
C一直关注性侵案的精神治疗师告诉记者:
吉欧根下手的男孩有类似的特点,他们来自低收入家庭。吉欧根常常会选没有父亲的男孩(那样的孩子叫牧师“父亲”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把他真的当成父亲了吧?),这些男孩大多内向、窘迫,说出来遭性侵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个精神治疗师治疗过实施性侵的牧师,他说:“那些牧师在情感层面的心理,相当于12?13岁的孩子。”
也就是说:这些牧师本身的心理就是病人。可怕的是,这些病人的身份是:他人的精神导师。
女记者敲开了一个当年被起诉性侵的退休牧师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个看起来好脾气的老头。
“你是否当年性侵过男童?”记者开门见山地说。
老头十分轻松地回答:“是,我干过蠢事。”
这么爽快的回答把记者惊住了。
老头继续说:“可从来不是为了满足我自己。”
记者无语。难不成强奸者成了施福者。
“我从来没强奸过谁!”老头振振有词。后面跟上的一句话让人百感交集:“因为我被强奸过。”
悲剧的轮回。只有强奸和诱奸的差别。
记者转身离开时,眼前街道上就是骑着小自行车欢笑的男孩。
没有边界。
D一个做了父亲的记者在拿到了法院解冻的卷宗时,吃惊地发现,其中一个被诉性侵的牧师就住在自己的这条街上,他放下文件就冲出了家,找到那个牧师的家。
暗夜里,那幢房子看起来普通极了。
他想象着从这里每天进出着一个人模人样、夹着包上班的猥琐牧师,不禁怒火中烧。
但是,法律没有对这个牧师做任何事情,被起诉后,只是换了一个教区而已。
记者回到家里,写了一张警示,贴到冰箱上:
“孩子们,别接近佩尔顿街276号的房子,也别靠近住在那儿的人!”
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
他决心完成报道,把牧师的名字登到报纸上!让整个街道,整个城市的人知道。
E当年的起诉,教会请了辩护律师,找到80个受害者,说服他们接受赔偿金,(只有3万,但他们是穷人,而且,声张出去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撤销起诉,闭口。会议私下和解。受害者必须签一份保密协议才能获赔偿(区区3万元),律师收1/3的钱。
没走法律程序,无疑助长了性侵案的频发。
当年,只有为数不多的父亲提出刑事诉讼。
律师曾把一份牧师的名单寄到《波士顿环球报》,但是,石沉大海。
1982年的那次投诉,显然,孩子们被再次伤害了。
当年的起诉律师对记者说:“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
精神治疗师的来电,让调查组的人沉默了。
“有90个牧师实施了性侵。”“只吉欧根一人就性侵了100多个孩子。”
F记者找到主审法官,要求解冻案卷。法官是这个记者的小学同学,在他们上学的学校,有一个被性侵的男孩,是当年学校的冰球队员。
冰球队员已经有了家,有了妻子和孩子,是受害者中生活得还不错的。但在接受采访不到十分钟,整个人崩溃了。
记者告诉法官:“冰球队员想不通牧师为什么会对自己干这种事。”牧师是冰球队的教练,记者盯着法官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所以,我们只是运气好而已。你和我!”
法官认为公布卷宗会危及人们的信仰。他说:“公布这样的材料,编辑部承担什么责任?”
记者反问:“不公布这样的材料,编辑部承担什么责任?”
调查中发现,主教劳从始至终都知道性侵在他的教区发生。
G调查组的编辑十分清楚这个报道出来,意味着什么。
女记者说:“我已经不陪我奶奶去教堂了,这对于我是难以忍受的,我一在教堂坐下来,就会想到吉欧根,就怒不可遏。”
男记者说:“我小时候很喜欢去教堂的,后来长大和别人一样,不去了。可是心里想着,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去,看了那些材料,内心崩溃了。”
2001年平安夜到了,孩子们在教堂唱着圣歌。正在调查的记者在教堂注视着天真的孩子,一脸的忧虑。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系列报道开始出街。
女记者的奶奶看着报纸,太痛苦了,满眼是泪。她的信仰,她的主!
连上帝都会流泪。
那个做了父亲的记者把报纸扔到了猥琐牧师的门口。
编辑部电话响个不停,更多受害者打来电话要说说他们当年被性侵的故事。
调查组总共发表了600篇报道。
波士顿大区249个牧师被公开指控。受害者超过千人。
“聚焦”的报道引爆了全球各地的对儿童性侵案的起诉。
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聚焦》。超长系列报道从2002年1月6日,持续到12月14日。最后一篇的标题是《罗马教皇接受劳辞呈》,获当年普利策奖。
豆瓣的一个评论说:假若有上帝,牧师也不是天使。只有孩子,才是这个世界最美的天使。(该片获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