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劲松
摘 要:从传统高校教学存在的弊端、新课改下高中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教学管理;改革;成才
中图分类号:G423.07;G473;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31-01
新课改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作出了以下决定:首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两基”目标;最后,优化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初中与高中的教学统一归为中学教育,不同的是初中属于奠基阶段,而高中属于冲刺阶段,在高中的这个学习时间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成熟的时候。正是在高中这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实行新课改后,学校原来纯粹应试的教育模式渐渐过渡到了素质教育。相对而言,素质教育模式则更注重于“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这一改变,需要针对传统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弊端加以分析和研究,找出在实际教学中能与新课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始实行新课改。
一、传统高校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讲究的是硬性管理,也就是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强制性管理,连教师也不例外。硬性教学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存在并实行了几十年,对此谁也无法片面去评定它的优或劣。相对而言,硬性管理模式不仅仅局限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对于学历较高而又有能力去自主教学的教师来说势必会成为他们创造力的限制性因素,也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在这种硬性教育管理的模式下,常常会造成只凭借分数、升学率就草率地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或者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并不公平。传统学校几乎全部都采用了封闭式的管理,学生在与外界的一切都是缺乏沟通的,造成了学生无法及时向外界汲取知识,相当于将这一块的资源浪费了。还有就是以往学校教育的模式将管理和被管理严格分层,从而造成了彼此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更是没有发展自我兴趣的空间,所有的爱好兴趣都被学校这种硬性的管理模式所扼杀。因此,学生通常只是机械化地去学、去听、去做,一切都只是为了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新课改下高中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1)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以人为本”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下的管理方针,普通学校在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发展为目的去大力实施的。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奉行的是柔性的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指要求比较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数上,还要求学生培养丰富的精神世界,学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学校则更多的是让教师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我提升的学习方法,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下,各个学校为了突出教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以人为本”彻底贯彻与实行。但是传统学校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因而新课改下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彻底实行起来收效甚微。素质教育若是不落到实处,学校的教学模式就无法响应新课改的方针。虽说是相对柔性的教学模式,但是其中是具有硬性的考核指标的,那是新课改实行不可缺少的衡量标准,教师只有将这些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加以正确引领,在新课改硬性政策提供的柔性教学模式下将素质教育逐步贯彻、正确诱导,才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进步。
(2)提高教师教学综合素质。顺应新课改,首先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方面着手,将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凸显出来。也有不少学校的教师将新课改教育管理模式和要求加以认真研习,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下,学校一般制定的教学评价标准分为:一是将教学评价标准与日常教学相融合。教师在教学评价标准中要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模式,认识自我教学的不足与劣势,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做好调整,做到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二是坚持以全面性评价为主。大多数新课改下的学校都是以问卷调查为主的,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新课改的接受程度,又可以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将符合新课改的观点或方法加以利用,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在新课改实施后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在考试和考勤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另外,教师也会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更具人性化的奖惩制度,将以往只以分数为标准的考核标准抛弃,成绩只作为众多考核中的一项。若是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可以将其单独进行辅导;若是学生成绩优异,教师则及时给予鼓励,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结束语
新课改下,各个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为突出全面素质教育理念而奋进,致力于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并实时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共同追求师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益明.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7).
[2]刘万海.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历史经验与未来选择[J].全球教育展望,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