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怀
对于数学教材可否预习,曾经有过不同的意见。持反对意见者认为数学教材逻辑性强,不适合自学,应该走老师先讲学生后学后练的路径;也有人担心学生在预习中会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后果;更有人感觉学生看过了例题似懂非懂,老师讲课时就不注意听了。可能还有其他各种理由。我想,无论哪种理由,肯定背后都有经验支撑或教训汲取。此处不做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在践行《数学课程标准(2014年版)》的过程中针对上边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比如数学教材的预习是否属于“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尝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经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现在,有更多的老师对数学教材预习的意义有了肯定的态度。
在这样一个发展节点上,要引导数学教材的预习活动落到实处,需要从策略与方法的层面上寻求突破,用事实来改变持反对意见者的固守和担忧,证明肯定性观点的智慧与可行。我近期参加了一次以“自学数学教材能力培养”为主题的研讨会,大家的观点交锋比较激烈,而且各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在大家畅所欲言之后,结合具体的案例,讲了自己的想法。欣慰的是,一番结合案例的分析和阐释,给了对预习持有异议的同志一个全新的思路,也给了支持预习者一个策略的高度。
我认为,教师讲例题,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例题,这个理解,是靠“讲”实现的。若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真正搞明白了例题的设题用意、解题思路的来龙去脉,这种理解,则是靠“悟”实现的。而实践证明,学生“悟”会的效果要比“听”会的效果好,因为他自己经历了一番学习体验的过程。当然,不是所有的例题学生都能够靠自学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靠自学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这属于正常的学情,只要老师对此有充分的估计和及时的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调拨指导,问题都能够解决。这样做的好处是给了学生充分尝试的时间和空间,为发挥学生的自学潜力搭建了平台。在这个基础上的讲课就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专门针对学生困惑加以点拨及示范,从而彰显出少教多学的效果。
如果学生全都通过自悟理解或基本弄懂了例题,老师也不是无所作为,恰好在这个学情基础上引领着学生经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更加丰富的学习过程。如针对八年级数学下册第 57页 例1: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 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 )与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 m2 ,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问题?
2.题目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3.教材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分几步解决的?关键的步骤在哪里?
4.题目的信息与解题方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5.该方法运用的条件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6.解决这类问题有什么规律可循?
7.除了教材的方法,你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吗?
8.可否对这个例题进行变式?
9.学过这个例题,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等等。
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学教材时不去考虑或考虑不到的。他们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例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上,看到的是编者一步步的解题过程,是不同组合的数字符号,但看不到编者解题过程中内隐的数学思维,这就难免流于肤浅。老师在他们已涉浅水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用上边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着他们逐渐潜入更深的水域,领略全新的数学风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的有效训练,学生自学教材的能力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对老师指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学相长的效果也会日益凸显。当然,预习基础上的问题引领要因题而设,问题的质量是关键。这有赖于老师对课标要求的准确把握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有赖于老师自身深厚的学术、较高的艺术和娴熟的技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