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组织血管生成拟态观察及其意义

2016-05-10 06:27:58叶浩昕范绍翀潘永钟晓声李江戴智梅严睿成
山东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拟态鼻咽癌染色

叶浩昕,范绍翀,潘永,钟晓声,李江,戴智梅,严睿成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州511300)

鼻咽癌组织血管生成拟态观察及其意义

叶浩昕,范绍翀,潘永,钟晓声,李江,戴智梅,严睿成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州511300)

目的 观察鼻咽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鼻咽癌组织(鼻咽癌组)82例份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炎症组)30例份,采用CD31和PAS双重染色检测VM情况,并分析其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23例份(28.05%)存在VM,炎症组不存在VM,两组VM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VM与鼻咽癌患者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均无关(P均>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M阳性率与鼻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02,P<0.01)。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VM,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鼻咽癌;血管生成拟态;淋巴结转移;预后

恶性肿瘤需要获得足够血供,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1]。经典观点认为,只有内皮细胞才能形成血管,但是当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不能满足快速生长的肿瘤组织时,非内皮细胞的血管性结构会出现在恶性肿瘤组织中,以满足其生长需要,这一现象被称为血管生成拟态(VM)[2]。研究发现,在宫颈癌[3]、黑色素瘤[4]、卵巢癌[5]、前列腺癌[6]、恶性胶质瘤[7]、骨肉瘤[8]、肺癌[9]组织中均存在VM,但目前关于鼻咽癌组织是否存在VM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病理科存档的鼻咽癌组织82例份(鼻咽癌组),均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男58例、女24例,年龄29~78岁、平均46.2岁;伴颈部淋巴结转移32例,不伴转移50例;组织类型分化型非角化性57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25例。另选同期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20例份(炎症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25~71岁、平均44.1岁。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VM观察 两组组织均由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后进行VM观察。①HE染色:石蜡组织3 μm厚度切片,常规脱蜡至水。苏木素染色2 min,自来水洗2~3 min,1%盐酸乙醇分化6 s,自来水返蓝20 min,伊红染色5 min。常规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干片后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400倍下由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观察。②免疫组化CD31联合PAS双重染色:石蜡组织3 μm厚度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加入柠檬酸盐抗原修复液,高压锅加热修复3 min。自然冷却后PBS洗5 min×3次,3%H2O2室温孵育10 min,PBS洗3 min×3次。加入CD31即用型抗体37 ℃孵育1 h,PBS洗3 min×3次;加入快捷型酶标羊抗鼠/兔IgG聚合物20 min,PBS洗3 min×3次。DAB显色试剂盒显色,显微镜下控色,蒸馏水终止染色,0.5%高碘酸氧化10 min;蒸馏水稍洗,Schiff氏液避光染色20 min,0.5%偏重亚硫酸钠滴洗2 min×2次;蒸馏水稍洗,苏木素复染细胞核,常规中性树胶封片,400倍光学显微镜下由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观察。VM判断标准:VM为CD31阴性的鼻咽癌细胞围成的管腔样结构,一些管腔内可见红细胞,其外层被PAS阳性物质(紫红色)围绕[10]。如管壁有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且PAS染色阳性,则判定为内皮依赖性血管;PAS阳性而CD31阴性则判定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即VM。

1.3 鼻咽癌组织VM阳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收集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并分析其与VM阳性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M情况 ①HE染色:部分鼻咽癌组织中存在有癌细胞围绕的呈管腔样、网格样结构,内无血管内皮细胞被覆(见插页Ⅲ图5A)。②CD31和PAS双重染色:鼻咽癌组织中血管表现为CD31及PAS阳性;管腔样、网格样结构PAS阳性、CD31阴性,符合VM的染色表现,且存在VM的肿瘤区域很少出现坏死;一些CD31和PAS均阴性的网格样及管道样结构既不是血管也不属于VM表现(见插页Ⅲ图5B)。观察组中23例份(28.05%)存在VM,对照组中不存在VM,两组VM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2.2 VM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VM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均无关(P均>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见表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M阳性率与鼻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02,P<0.01)。

表1 VM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 讨论

鼻咽癌早期不具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确诊时患者往往处于中晚期。临床上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以颈部肿大结节就诊,其特点是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0]。研究表明,VM在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存在VM者生存期更短,并且比无VM者更容易发生转移;VM还能降低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效果[11]。因此,VM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有23例伤符合VM表现的管腔样、网格样结构,证实鼻咽癌组织中存在VM,且存在VM的肿瘤区域很少出现坏死,间接证实了VM是一种功能性循环结构。研究表明,VM不仅是肿瘤获得血供的一种方式,而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和肿瘤的转移、预后等均有一定相关性[5,7,9]。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有直接关系[12]。本研究结果显示,VM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均无关(本研究未探讨VM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原因为Ⅲ期以上患者例数过少)。既往研究表明,鼻咽癌临床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患者VM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患者预后基本相同[12]。因此推测, VM现象的存在可能提示更高的鼻咽癌临床分期以及更差的预后,但尚待长期的随访及更大样本资料的支持。

综上所述,鼻咽癌组织中存在VM,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不足以形成足够的证据证明VM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但多项研究表明,VM主要存在于高度恶性和高转移能力的恶性肿瘤中[4~9]。因此,我们推测鼻咽癌组织中存在VM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预后更差。

[1] Hanahan D, Folkman J. Patterns and emerging mechanisms of the angiogenic switch during tumorigenesis[J]. Cell, 1996,86(3):353-364.

[2] Qiao L, Liang N, Zhang J, et al. Advanced research on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cancer[J]. J Cell Mol Med, 2015,19(2):315-326.

[3] 王蓓蓓,武世伍,承泽农,等.宫颈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9):3111-3113.

[4] Maniotis AJ, Folberg R, Hess A, et al. Vascular channel formation by human melanoma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 vasculogenic mimicry[J]. Am J Pathol, 1999,155(3):739-752.

[5] Millimaggi D, Mari MD, Ascenzo S, et al. Vasculogenic mimicry of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role of CD147[J]. Int J Oncol, 2009,35(6):1423-1428.

[6] Liu R, Yang K, Meng C, et al. Vasculogenic mimicry is a 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prostate cancer[J]. Cancer Biol Ther, 2012,13(7):527-533.

[7] Liu XM, Zhang QP, Mu YG,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ogenic mimicry in human gliomas[J]. J Neurooncol, 2011,105(2):173-179.

[8] Ren K, Yao N, Wang G, et al. Vasculogenic mimicry: a new prognostic sign of human osteosarcoma[J]. Hum Pathol, 2014,45(10):2120-2129.

[9] Wu S, Yu L, Cheng Z, et al. Expression of maspi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vasculogenic mimicry[J].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012,32(3):346-352.

[10] Folberg R, Maniotis J. Vasculogenic mimicry[J]. Apmis, 2004,112(7-8):508-525.

[11] Chen W, Hu GH. Biomarkers for enhancing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ancer Biol Med, 2015,12(1):23-32.

[12]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鼻咽癌92分期修订工作报告[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1):2-6.

范绍翀(E-mail: fansc32@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0.036

R766.3

B

1002-266X(2016)20-0091-02

2015-08-03)

猜你喜欢
拟态鼻咽癌染色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中韩拟声词拟态词形态上的特征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北方文学(2018年2期)2018-01-27 13:51:33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简单图mC4的点可区别V-全染色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0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