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星,郭 依
(1.河南大学 欧亚国际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基于PSR模型的实证研究
任 星1,郭 依2
(1.河南大学 欧亚国际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威胁,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瓶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的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运用协调度分析法对2006—2014年中原城市群所辖9个中心城市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计算和评价,以此来分析我国城市群面临的发展问题。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9个地区性中心城市2006—2014年各市协调程度处于中度协调、初等协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各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2006—2009年各市基本上处于中度失调、濒临失调与初等协调状态,总体发展协调程度不高,还未能达到协同发展的状态,而洛阳、焦作、许昌、漯河协调发展情况较差,已达到中度失调状态;2010年开始出现转折点,各市均已脱离中度失调状态;(3)2010—2014年各市处于濒临失调、初等协调和中度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状况有所改善。
经济发展;资源环境;PSR模型;协调度;中原城市群
3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城市群的建设是国家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地域的新地域单元[1][2]。在全球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交通快速化环境下发育起来的中国城市群呈现出高密度集聚、高速度成长、高强度运转的“三高”特点[3],然而中国城市群在高强度的运转下,不仅释放了巨大能量,而且还释放了大量污染物,加剧了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因为城市群内部城市密集,空气流动性差,所形成的污染是相互的,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系统的压力要比单一的或者较小区域范围的影响更大[4]。因此,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的资源环境协调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还是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下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从最初的规划机制转变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5]。新技术的发展也为城市群的研究带来了多样化选择[6]。国外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于多学科交叉,加上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涌现,有关城市群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7]。国外学者所提出的Megalopolis城市群体概念[8]、“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9]、现代空间扩散理论[10]、城乡融合区(Desakota)的概念[11]等都推动了关于城市群的深入研究。
戈德曼的大都市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从此,有关城市群理论与实证的研究逐渐在国内兴盛起来,并取得了一些较为有借鉴意义的成果。但是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仍不容乐观。由于研究的相关论文较少、时间较短,所以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对中国城市群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起到了警示作用,以及对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选择起到了借鉴作用[12]。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阶段,一方面集中在定性分析城市群合理发展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上[13],另一方面集中在定量分析研究上,如PREE发展协调度模型、系统动力学协调发展度模型、发展研究模型,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基于GIS技术的相对生态适宜度指数计算等对资源环境协调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奠定了研究城市群发展的基础[14][15]。
本文主要通过采用PSR模型及其扩展模型为指导的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9个地区性中心城市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测定,最终对其协调性加以评价,针对协调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数据结果分析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6]。研究区位如图1所示。
(一)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一个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将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质量。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尼克斯(Allen V Ayres)和德阿芝(Ralph C d’Arge)著作的《经济学与环境》中,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物质平衡模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本质[17]。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的,二者只有处于和谐共处状态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图1 研究区位图
本文主要运用PSR概念模型,即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考虑到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结合中原城市群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将各项指标运用加权函数法进行协调度的计算。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4)、研究区各市统计年鉴(2006—2014)、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环境统计年报、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统计公报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正确选取研究资源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基础,由于其复杂性和时序性,在设置指标时所遵循的原则如下:(1)全面性原则。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是对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必须全面反映这一系统各个方面的运行状况,既要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各个方面进行准确度量,又要进行综合评价。(2)动态变异性原则。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其应有的动态变化特征,时间是评价指标在选择时应该考虑的概念,反映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3)科学性与数据获得的可能性原则。所选指标需反映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演变规律又要易于收集和计算,要立足于指标数据可得到性或可操作性,注重数据获得的客观性,力求通过简洁清晰的指标体系涵盖较全面的信息。
2.指标体系的确立
本文对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采用的是多目标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人口和环境承载力等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18]。“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是选取指标的依据,其中压力指标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威胁,状态指标反映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变化及结果,响应指标反映了社会或个人为减轻或预防人类活动给资源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其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3.计算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各指标所赋予的权重值大小将反映该指标对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主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对各层级中各指标进行上下层的两两比较,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根据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评分的方法,评定9个评分数值,如表2所示。
(2)AHP法计算的过程如下:
(3)AHP法主要是一种在简化主观作用下的客观描述方法。客观分析是否足够合理是AHP法能否正确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影响的重要一环,由于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性,加上决策者认识的主观性,需要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为。
引入RI值可以衡量不同阶数是否具有一致性。1-15阶判断矩阵的RI值如表3所示,更高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可参见文献。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CI/RI<0.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是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以调整指标使之到达满意的一致性结果。
表1 中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表2 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指标
(4)计算结果见表4—表8。
由上述结果可知,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满意的。
4.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正指标与逆指标等不同量纲对指标会产生影响,需要先对数据指标进行一下标准化处理,正逆指标分别采用以下公式。
Xij'为处理后的数值;xij为第i项指标第j个或第j年的原始数值;为第i项指标第j个或第j年的原始数值得最小值;为第i项指标第j个或第j年的原始数值的最大值。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无纲量化,得到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标准化数据。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表4 目标层与准则层的比较矩阵及权重
表5 压力比较矩阵及权重
表6 状态比较矩阵及权重
表7 响应比较矩阵及权重
表8 中原城市群协调度评价各级指标权重
5.计算资源环境协调度
由于资源环境评价系统的复杂性与层析性,各单项指标只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其发展情况,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加权函数法,即:
式中Xij为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ij为单项指标相对应的权重;Ri为分类指标的权重;为各分类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
C为协调性指数,显然C值介于0—1且越大越意味着协调情况越好,参考以往的研究经验,确定了6种不同协调程度及其协调度取值区间,如表9所示。
表9 协调度等级及其划分标准
通过运算得出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漯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济源9个中心城市的2006—2014年9年间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情况,协调度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资源环境协调度
(一)结果分析
由表10中数据及协调度区间值状态可分析各市2006—2014年协调发展程度空间分布如图2,各市协调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分析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漯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济源9市在2006—2014年间协调程度处于中度协调、初等协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各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011—2014年除济源、漯河有小幅度变化外,其他7个城市的资源环境协调程度总体上呈改善趋势。
2006—2009年各市基本上处于中度失调、濒临失调与初等协调之间,总体发展协调程度不高,还未能达到协同发展的状态,而洛阳、焦作、许昌、漯河协调发展情况较差,已达到中度失调状态;随着环保法制建设、环境经济政策及生态省建设工作的实施,2010年开始出现转折点,各市已脱离中度失调状态;但是2011年除洛阳、漯河和济源外,其他6市的协调度又出现较差状态,这是由于有关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放松了对污染企业的监察力度,导致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随后几年,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度又出现较好状态。2010—2014年各城市总体上处于濒临失调、初等协调和中度协调状态,其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污染防治、水源保护、环保科研政策的大力实施,漯河、洛阳协调发展状况良好,5年间均处于中度协调状态。
(二)发展对策
1.培养全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人口素质
改善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态,应注重提高公民素质,注重公民参与治理,培育新时代的生态公民,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中,生态公民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公民权利与义务,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并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诸多途径以促进生态公民的形成,这有利于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从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图2 2006-2014年9市协调度空间分布分析
图3 各市2006—2014年协调度变化情况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群在群内的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十分密切,它也是城市群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也是其不断壮大与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城市群中心城市应具有创新能力与视角转换能力,注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与关联性,在空间层面上形成产业间的密集区。近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迅猛的,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从目前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此,应鼓励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企业整合,重视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利用各企业的优势,弥补不足,使城市群区域之间的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充分体现城市群的优势。
3.构建发达有序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达有序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仅是城市地区之间协作分工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引导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完善城市群城市之间与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与通信网络体系,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交通对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往往直接影响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其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对提升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协调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建立与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点、轴、面城镇空间架构的进一步完善,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交流,加快中原城市群带状城市连绵区形成步伐,在郑汴一体化推动下,加快建设郑州到洛阳、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快速通道,形成1小时里程圈,同时逐步加快各城市间的通信网络建设,使之交流更加便捷与及时。
4.构建区域资源环境协调机制,促进一体化进程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引起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广泛关注。中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问题往往涉及跨地区、跨城市的难题,需要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与治理环境方面注重协调与合作,以整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根据各城市的情况和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策略,要注重合理分工,明确各个城市的作用与定位,促进其协调发展与一体化进程。中原城市群应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统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以及时预防与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本文基于PSR的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1.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郑州、开封、洛阳、漯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济源9市在2006—2014年协调程度处于中度协调、初等协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
2.2006—2009年各市基本上处于中度失调、濒临失调与初等协调状态,总体发展协调程度不高,还未能达到协同发展的状态,而洛阳、焦作、许昌、漯河协调发展情况较差,已达到中度失调状态。这说明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土地、水资源承载力较弱。2010年开始出现转折点,各市均已脱离中度失调状态。
3.2010—2014年各城市处于濒临失调、初等协调和中度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状况有所改善趋势。漯河、洛阳协调发展状况良好,5年间均处于中度协调状态,作为河南省著名食品名城的漯河市主要得益于大力利用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河开发建设,加速推进新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漯河赢得了外来投资者的青睐。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在加强重工业发展的同时重视科技创新,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结果可知,二者协调度处于中低水平,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注重二者的协同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辐射周边其他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一体化进程建设,努力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促进中部崛起的核心力量。
[1]彭建,魏海,李贵才,等.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15,(1):3—14.
[2]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等.中国城市群基本概念的再认知[J].城市观察,2015,(1):73—82.
[3]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9):1025—1034.
[4]王西琴,邢思齐,张远,等.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生态经济,2008,(2):45—49.
[5]Peña S.Recent Developments in Urban Marginality Along Mexico’s Northern Border[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5,(2):285—301.
[6]Waele J D,Gregorio F D,Wartiti M E,et al. Geo-environmental Risk in the Upper Valley of the Oued Sebou(Fès,Central Morocco):A Preliminary Approach[J].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2013,(3):491—500.
[7]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771—784.
[8]黄征学.城市群的概念及特征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4,(4):141—146.
[9]黄俊.城市群发展历程对比研究分析——以成渝城市群和国内外发达城市群对比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经论文,2011.
[10]沈惊宏,余兆旺.基于扩散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以安徽省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5,(1):60—66.
[11]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1):171—180.
[12]杜忠潮,黄波,陈佳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5,(1):135—147.
[13]方创琳,毛其智,倪鹏飞.中国城市群科学选择与分级发展的争鸣及探索[J].地理学报,2015,(4):515—527.
[14]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7):2244—2254.
[15]张改素,丁志伟,赵威.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整合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70—174.
[16]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7):72—78.
[17]马源,马珊珊.中原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20—123.
[18]宋建波,武春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2):78—87.
责任编辑 凌 澜
F12
:A
:1007-905X(2016)08-0051-09
2016-06-05
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项目(2015B20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JJ016);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5230041006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230)
任星,女,江苏靖江人,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