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屈原一生不离开楚国的原因

2016-05-09 17:25潘天罡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5期
关键词:血统屈原爱国

潘天罡

摘 要: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也曾得到重用过,但在人生的中后期,却遭到小人的陷害与排挤,长期被流放在外,郁郁不得志。然而,他却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知识分子那样,离开故国,投奔他邦,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屈原没有离开故国以投奔他邦,应该是他自身高贵的血统、执着的爱国、强烈的自恋以及当时混乱的“国际”形势等因素所致。

关键词:屈原;血统;爱国;自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2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楚才晋用的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或怀才不遇,或受到排挤和打击,在自己的国家得不到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便离开本国,转而求仕他邦。商鞅本来是卫国人,却事秦,范睢是魏国人,也事秦,张仪是魏国人,亦事秦,白起的祖上是楚国人,他仍事秦,还曾带领秦军攻破过郢都;吴起是卫国人,但却先后事鲁、魏、楚;乐毅是魏国人,却先后事燕、赵;廉颇是赵国名将,晚年却事魏、楚。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可胜计。这些求仕他邦的知识分子,大多都因才而得到重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也是怀才不遇,在人生的中后期,遭到险恶的小人谗害和排挤,长期被流放在外,离开了朝廷,离开了君王身边。那么,屈原为什么不效仿其他的知识分子离开故国那样,也离开楚国呢?屈原曾两度出使齐国,这说明,他若欲离开楚国,那是易如反掌的事。以屈原的才华,不管在哪里,谋一官半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终其一生,他始终都没有离开楚国。致使他始终没有离开楚国的因素,笔者认为可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高贵的血统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黄帝是一位圣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每位中华民族的成员都是这位圣人的后代,即炎黄子孙。随着历史的演变,黄帝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强的文化心理符号,是每一位中华民族成员心灵共同的根。若谁人的祖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作为这位圣人的后裔,那将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楚人的祖上,就可以追溯到黄帝那里。《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道:“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1]楚灵王自己也曾说过:“昔我皇祖伯父昆吾。”[2]昆吾即陆终之子、吴回之孙。司马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在作《史记》时,他还常亲临很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再者,司马迁时代离楚国时代还不算很远,所以,他所记的史事,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从祝融开始,再经过一系列地往下推,就推到了楚国的第一代国君熊绎。于是,熊绎开始建立了国祚历时八百年的楚国。

在《离骚》中,屈原开篇第一句就是在追溯自己的身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作为黄帝的后裔,对于自己的这个身世,屈原应该是一生都怀着自豪感的。如此算来,屈原与楚国王室是同宗。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屈原的祖上就是楚国的国君楚武王熊通,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与楚王是本家,这使得他与楚国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根据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看,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产生于商代后期,在西周时,宗法制正式得到确立。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来维护宗族团结的,十分强调共同的祖宗,同时也十分敬重共同的祖宗。对于祖上遗留下来的基业,子孙应当要倍加珍惜,甚至不惜用性命来维护,否则,就是不肖子孙,不仅在世时为时人所唾骂,就是将来去世后,也会觉得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宗法制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文化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屈原是否为儒家人物,我们姑且勿论,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过尧、舜、禹、汤、文王等儒家所崇敬的圣人,这说明他对儒家的文化是非常推崇的,对儒家的理念应该也是有相当程度的赞成,不然,他应不会多次提到儒家的圣人。

作为黄帝的后裔,同时又与楚王是本家,同宗同族,屈原将自己也视作楚国王室的一员。身为王室的一员,同时又是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知识分子,屈原很珍视自己的身份。他不想背叛宗庙,不想背叛王室,不想背叛楚国,这应该是致使他至死都不肯离开楚国的因素之一。

二、执着的爱国

战国时期,周朝的中央政府已经非常衰弱,周天子称王,各诸侯国的国君也称王,尤其是到了屈原所生活的时期时,周朝的中央政府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当时的人们,虽然生活在名义上的周朝的天下,但是,对自己所在的诸侯国的向心力却要远远大于对周天子的向心力。想求仕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会到周天子那里去求职,而主要是奔波于各诸侯国之间。屈原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楚国。在仕途上,他也曾得志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3]屈原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兼管内政外交等大事。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在外交方面,他支持合纵,连齐抗秦。这符合当时楚国的国家利益。屈原所做的一切,最有力地表明了他对自己的祖国怀有一种深沉的热爱。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离开本国而在国外出仕的人,归根结底,他们并不是将所在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将自己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若得志时,他们就尽职尽责地做事;如失意时,他们就远走他乡。去留之间,主要取决于自己个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甚至有不少在自己国家出仕的人,也是如此,不得志时,就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他国。更有甚者,有的人还带领所事之国的军队来攻打自己的祖国,如伍子胥、范睢等人,就是如此。屈原曾先后两次被流放在外,第二次被流放时,他一直在期待国君有朝一日能醒悟过来,再次重用自己。但遗憾的是,直到到去世,他都再也没有被楚王召回朝廷。此期间,屈原完全可以像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那样,离开故国,远游他邦,凭他的能力与才华,求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他并没有离开楚国。这些事实都在说明,屈原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在屈原的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体现他忧国忧民与眷恋故土的爱国诗句,光是《离骚》中就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等句,表明他非常忧国忧民,《九章·哀郢》中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表明他十分留恋故土。忧国忧民与留恋故土,都是他爱国的表现。正因为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使他至死都不愿意离开楚国。

三、强烈的自恋

屈原在《渔父》中曾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就是他认为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屈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举世”已“皆浊”,“众人”已“皆醉”,而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这说明屈原不肯与小人们同流合污,显示了他高洁的人格品质。但这也显示出了屈原强烈自恋的一面。

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重复出现“我”、“予”、“吾”、“余”、“朕”等第一人称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突出地体现了屈原的自我意识,所表达的寓意,常带有十分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这种自我表现常常是强调美化自己,而贬斥他人。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喂余以善淫”等句,都是屈原在进行自我标榜,自我表扬,而同时又在奚落他人,讽刺他人。

屈原常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楚王或自己,而用污草秽物来比喻小人或政敌。“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他痛恨那些钻营国家利益的势利小人,自己是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但是,他又无法铲除这些势利小人,因此,心里十分痛苦。然而,心里愈加痛苦,他就会愈加孤高,孤芳自赏。这就导致了在政治上,他完全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德。其实,政治是一个多方利益互相妥协的产物,需要有进有退,能柔能刚,才能成功。

由于过分的自恋,过于的孤芳自赏,以及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认识下,很显然,在政治上,屈原是一个非常“不合群”的人物,这就注定了他无法找到一位欣赏自己的伯乐。在楚国是这样,即便是去其他国家,也仍将是这样,每个国家的官场都差不多。这一点,屈原应该也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所以,最终他没有离开楚国。

四、混乱的“国际”形式

屈原一生都没有离开楚国,大概也还与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认识有关。当时的七国,虽说是七雄,但实际上,最强大的国家却只有两个,即秦国和楚国。秦国的军事实力最强大,楚国的国土面积最辽阔,同时,楚国也是一个带甲百万的大国,与秦国一样,楚国也同样具备统一天下的硬实力。因此,故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4]之说。而其他五国中,齐国与赵国的国力大概处在中等水平,而魏国、燕国与韩国,国力则最小,在当时“国际”间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当时,楚国的国力与秦国不相上下,且两国又是死对头,秦国对楚国狡诈无常,楚国累遭秦国暗算,连楚怀王都中秦相张仪之计,最终客死于秦,故秦国被屈原斥为“虎狼之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就算屈原要离开楚国,那按常理,他也应该是要投奔一个大国而事,才有实现他理想的可能。而当时的大国,就只有楚国与秦国,但他又不可能会投奔被自己斥为“虎狼之国”的秦国的,其他国家又常常是成为秦国和楚国争取与拉拢的对象,国家政策也是朝秦暮楚,摇摆不定,很不可靠。因此,屈原无国可去,最终,还不如留在楚国。若楚国的国君有朝一日能醒悟过来,再励精图治的话,楚国仍然是大有希望的。所以,屈原抱着某种冥冥之中的希望,最终没有离开楚国。

结语:

屈原一生都没有离开楚国,这固然有他自身的因素,但也有外部的因素,原因非常复杂。后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每一种说法,也都有它的依据。希望各位高贤再继续探索,以便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真实的屈原的形象来。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89页.

[2]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昭公十二年》,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927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1页.

[4]刘向:《战国策·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7页.

参考文献:

[1]金开诚.屈原辞研究[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黄崇浩.屈子阳秋[M].湖北:湖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陈平原.屈原研究[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彭红卫.屈原的文化人格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血统屈原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锲而不舍
简单、好用、承传贵族血统 SUMIKO S.9超低音音箱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屈原送米
信鸽是这样练成的
有牛的血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