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

2016-05-09 16:49陆遇川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到灯塔去拉姆齐莉莉

陆遇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01

弗吉尼亚·吴尔夫创作的《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中塑造了莉莉·布里斯科这个另类的女性形象。小说文本描述了莉莉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从对自我的困惑、到对男性原则的否定直至对两性主义的感悟。这一过程表明了莉莉女性主义主张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她就是以吴尔夫本人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吴尔夫完成《到灯塔去的》草稿时是44岁,恰好是小说中莉莉的年纪),通过她,吴尔夫实现了记忆的再现和心灵的升华。所以,“莉莉应该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在吴尔夫的女性主义主张中,莉莉正是她自己的化身。

一、莉莉对自我追求的困惑

莉莉的困惑主要来自于男权社会和传统妇女两个方面。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莉莉缺乏美丽的外貌,连拉姆齐夫人都认为“她有那么一双中国式的小眼睛,那么一张皱巴巴的脸蛋,看来是永远嫁不出去了”,而莉莉却还离经叛道,从事当时属于男性特权的绘画艺术,小说中查尔斯·坦斯利的观点“女人不能绘画,女人不能写作”。这也是当时男性社会的普遍看法。这些来自男权社会的原则困扰着她。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性别要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她。

其次,拉姆齐夫人作为传统妇女的代表,对莉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莉莉欣赏拉姆齐夫人的人格魅力,对拉姆齐夫人充满敬意,另一方面,莉莉却对拉姆齐夫人自觉接受男人强于女性的传统观念产生质疑。这些也深深地使莉莉产生了困惑。拉姆齐夫人认为女性就应该依附于男人,所以她一直认为“莉莉和班克斯应该结婚”。而莉莉一直没有选择结婚,在婚姻问题上莉莉也存在着很大的困惑。

二、莉莉对男性原则的否定

在莉莉看来,拉姆齐先生身上有着消极的男性原则:“他琐碎,自私,虚荣,自高自大,是个暴君,把拉姆齐夫人折磨得要死。”在莉莉眼中,经常去拉姆齐夫人那里寻求精神慰藉的拉姆齐先生,那种男性的脆弱无法引起她的同情而会激起她的厌恶。莉莉对这种男性原则持批判的态度。

拉姆齐夫人代表的传统妇女,并不是女艺术家莉莉的人生理想。而她在这男权统治的社会中,绘画是她唯一能够实现自我追求的方式,不论人们如何评价,绘画是其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就像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子》的最后写道“而这番努力,不管身处怎样的贫困和寂寞,都是值得的”。莉莉为了否定男性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歧视,莉莉选择不婚,追寻自身价值的实现,她不愿终日与琐碎的家务劳动为伴,成为男权社会中的“家庭天使”。

三、莉莉对两性主义的感悟

吴尔夫在塑造莉莉的形象时,在赋予她女性的感性的同时,又展现了其男性理性的一面。这符合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讲到的雌雄同体概念。但是一开始,莉莉对自我追求的困惑,对男性原则的怀疑甚至彻底否定,都说明莉莉起初在两性原则的认识上是不成熟的。

而在十年后。一方面,莉莉发现了拉姆齐先生在性格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使莉莉重新认识拉姆齐先生以及他所代表的男性原则。她以一种委婉的方式,通过赞美拉姆齐先生的鞋来赞美拉姆齐先生,想要以此来给予拉姆齐先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这时的拉姆齐先生似乎摆脱了一切烦恼和非分之想,超越了对怜悯和赞美的渴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拉姆齐先生从冷漠专横到热情亲切的转变,引发了莉莉对男性原则的重新审视。

另一方面,虽然拉姆齐夫人逝世了,莉莉通过回忆追寻,发现了拉姆齐夫人的伟大,莉莉意识到拉姆齐夫人达到了女性价值自我实现。因为拉姆齐夫人所追求的就是家庭的和谐,而拉姆齐夫人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实现了。拉姆齐夫人通过美好的女性人格使家庭成员还有朋友们和谐地相聚在一起,使生活中的男女两性和谐。莉莉从拉姆齐夫人身上看到,女性原则在男权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给了莉莉很大的启发。

因此,莉莉渐渐发现男性原则和女性原则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小说最后:

“她看着台阶,空空荡荡;她看着画布,一片模糊。她一阵冲动,好像刹那间终于看清了它,她在画的中央添了一笔。完成了;结束了。是的,他筋疲力尽地放下画笔,想到:我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幻想。”

在经历了自我追求困惑和对男性原则否定之后,莉莉在拉姆齐先生抵达灯塔的那一刻,终于懂得了绘画艺术的真谛,创作出了杰出的作品,她在画布上的那一笔,标志着她超越了自身的性别,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女艺术家,达到了两性和谐的境界。

总结

由于外界男权社会对女性独立意识的歧视和女性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莉莉对自我的追求产生了困惑, 并逐渐开始否定男性原则,最后终于明白真正的艺术最高境界不是男女二元对立的状态,而是两性的和谐,只有两性和谐,才能创造出非凡的艺术作品。作为吴尔夫化身的莉莉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强烈女性主义意识的形象,尽管是处于边缘地位的、不彻底的女性主义拥护者,但她穷其一生寻找两性和谐的社会模式并为之奋斗终生。而作者本身在继《到灯塔去》后不久,吴尔夫写成了《一间自己的房间》,正式宣告了她自身的女性主义主张。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吴尔夫. 《到灯塔去》[M].马爱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

[2]弗吉尼亚·吴尔夫.《一间自己的房子及其他》[M]. 贾辉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

[3]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4]段艳丽.《构筑心中的灯塔——<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心路历程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4(1):P84-88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拉姆齐莉莉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不倒自行车
Look from the Anglo—American jury system of jury system in our country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到灯塔去》中的莉丽·布里斯科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